來,瞭解一下:印象筆記的昨天和今天

印象筆記在國內的發展,得益於忠實的個人用戶推廣。如今,印象筆記越來越重視自身的發展,而非提升個人用戶體驗。

印象筆記的前身

印象筆記,被忠實用戶稱為大象,這和其圖標有關。印象筆記的前身是Evernote,作為筆記類工具,剛剛興起的時候,風靡一時,但在國內的發展不溫不火。直到由獨立的中國區運營團隊,提供服務支持和市場影響。

筆記軟件當中,Evernote的口碑很好。如同當年的dropbox,相當有情懷,重節操。在商業化背景下,沒有忘記初心,不像國內的有些軟件,購買了VIP服務之後,依然會進行專門的廣告推送。Evernote的啟動過程中,沒有廣告,也不會在使用過程中,時常提醒你購買付費服務。不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都沒有在啟動、使用過程中,插入廣告。

工具 | 來,瞭解一下:印象筆記的昨天和今天


印象筆記所說的2.5億用戶,其實是全球用戶。

Evernote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出於本土化需要,取名為印象筆記。印象筆記,可以使用人民幣支付,但因為服務器在海外,筆記的同步速度飽受詬病。而本土化需求的出現,和總部協調效率不高,新功能的出現,遠遠趕不上後來居上的有道雲筆記、為知筆記。為了提高響應速度,後來在國內也有了服務器,但和國際版的賬號相互獨立,彼此無關,看似解決了問題,卻有了新的問題。印象筆記的服務器國內、海外獨立,有特殊的背景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問題。

工具 | 來,瞭解一下:印象筆記的昨天和今天


印象筆記本土化的產品

如此,PC、移動端上總有兩個登錄入口,直到印象筆記中國運營團隊,徹底從總部中獨立出來,成立了新的公司。

印象筆記如今的發展

當初人們以為印象筆記中國獨立出來是個福音,有了完全獨立於國際版的PC端、移動端推出,積極響應了國內用戶markdown功能寫作的需要……不過,印象筆記在普通用戶心中的地位下降了。

先是人們發現印象筆記在自己的客戶端使用過程中,發現官方時常提醒促銷活動,鼓勵繼續付費。特別是,近期印象筆記出了專業版用戶,讓很多標準版用戶心理落差很大。當初,標準版用戶可以使用官方推出的所有新功能,現在專業版才是超級VIP用戶。

工具 | 來,瞭解一下:印象筆記的昨天和今天


獨立於Evernote總部的印象筆記中國,在功能開發的速度方面,和過去相比,沒有比較大的提升,有不少用戶在酷安社區裡印象筆記下留言吐槽。最令它們難過的是,Evernote在商業化過程中,實現多元化策略——銷售T恤、馬克杯等周邊產品增加營收。而印象筆記中國,拓展出印象空間、印象閱讀等新功能,讓筆記為主的應用,走向多元化的同時,自稱“粉轉黑”的用戶認為偏離初心,倍感傷心。而Windows平臺的客戶端,一成不變的界面,簡陋而缺乏時代氣息。

新功能創新,認同度不高

2019年雙十一之前,印象筆記推出了自己的硬件產品:EverPen套裝(印象筆)。印象筆,讓書寫內容可以實時和網絡筆記同步,手稿文本智能轉換為電子版,方便編輯。和有道筆同的亮點在於手寫軌跡回放。官網上關於印象筆的介紹中,涉及的技術有硬件方面點陣識別技術,識別率95%以上,超過OCR技術。

相比一下,有道雲筆記在文字識別方面,採用了智能OCR技術。鑑於硬件設備技術一致,對於印象筆記超越OCR的說法,我始終難以理解,保留質疑的態度。

工具 | 來,瞭解一下:印象筆記的昨天和今天


官網展示的同步測試

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是指電子設備(例如掃描儀或數碼相機)檢查紙上打印的字符,通過檢測暗、亮的模式確定其形狀,然後用字符識別方法將形狀翻譯成計算機文字的過程;即,針對印刷體字符,採用光學的方式將紙質文檔中的文字轉換成為黑白點陣的圖像文件,並通過識別軟件將圖像中的文字轉換成文本格式,供文字處理軟件進一步編輯加工的技術。

在知網查詢過程中,對於印象筆的點陣識別技術,能夠查到的資料很少,所涉及的公司也和印象筆記沒有關係。

印象筆記當年的對手

當年,印象筆記的對手有很多,盛大筆記、為知筆記、有道雲筆記等都各有自己的支持者。在盛大遊戲黯淡的同時,盛大筆記關閉了服務,成了一段歷史;為知筆記後來被入股接盤之後全面收費,人氣衰落。

去年,為知筆記開源代碼,讓用戶可以自主佈局雲筆記,不過限制了可註冊的用戶數量,對於企業部署來說,諸多限制讓開源成了了噱頭。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要麼很少使用筆記類工具,要麼直接購買成熟可靠的平臺——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等。為知筆記提供的價格最低,但在酷安市場、微信公眾號中的口碑不佳,大抵和服務質量下降有關。

有道雲筆記的定位,如同今天的百度網盤,付費價格真高、提供的服務質量真好。但即便是免費用戶3GB的空間也綽綽有餘了,因此口碑最好。

今年疫情期間,有道雲筆記,贈送所有用戶1個月的VIP權限。印象筆記,贈送中小企業、團隊協同服務到2020年5月1日之前,個人用戶沒有贈送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