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發展史

電子科技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國高層次電子信息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立於1956年9月,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電訊工程系、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系和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的無線電系合併創建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學校成立以來,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進程,先後歸屬二機部、一機部、三機部、四機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負責管理。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黨組織向周恩來總理呈送《關於沿海城市高等學校1955年建設任務處理方案的報告》中提出:"將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交通大學等校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調出,在成都建立無線電工程學院。"5月,國務院同意高等教育部的報告,並決定由高等教育部和第二機械工業部共同負責籌建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

1955年7月21-28日,在北京第二機械工業部會議室,召開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的籌備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成都無線電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以及下屬秘書、基建、教務三個組,並從即日起開始辦公。

1955年9月19日,高等教育部以(55)工教字第1730號文通知三校及籌備委員會,業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校名定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簡稱"成電")。

1956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會議正式決定,學院院址設在成都市東北郊府青路以東、沙河以西的保和鄉地區。隨後開始大規模基建工作。截止1沙河校區電子通信大樓956年9月初,教學主樓兩翼和4幢教職工眷屬宿舍15639平方米、3幢教職工單身宿舍15505平方米,以及教職工食堂1329平方米,均以竣工。

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1961年劃歸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管理。

1970年劃歸四機部和解放軍總參通信兵部共同管理。

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

1997年首批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1998年,國家冶金部所屬成都冶金幹部管理學院併入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獨立建制劃歸教育部管理。

200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建校之初,學校定位為我國培養無線電工業幹部(人才)的主要基地,重點為我國無線電工業部門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1982年以來,學校先後增設了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等學科專業。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設,電子科技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國際合作、社會服務以及整體辦學條件等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電子科技大學設有24個學院(部),5個研究院,2個獨立學院,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已成為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