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圍場“青山追夢人”40年堅守見證中國綠色鉅變

中新社石家莊3月12日電 題:木蘭圍場“青山追夢人”40年堅守見證中國綠色鉅變

中新社記者 魯達 李茜

曾是清代皇家獵苑的木蘭圍場,如今成為拱衛京津的綠色生態屏障。60歲的林業育種工人袁德水在這裡的深山區堅守40餘年,培育的種子播撒到“三北”防護林、國家儲備林建設區等重大項目工程,見證了中國從黃沙遮天日到綠水青山,成為林業產業大國。

袁德水所在的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龍頭山種苗場國家落葉松良種基地(以下簡稱“良種基地”)位於河北最北部,毗鄰塞罕壩機械林場,是國家重點落葉松良種基地。

1977年,剛到種苗場上班的袁德水被安排到深山區工作,這裡海拔平均在1200米到1500米,被稱為“苦寒之地”。袁德水說,當時他們吃的是玉米麵窩頭加菜湯,喝的是溜鍋水,住的是土坯房,點的是煤油燈,在零下30℃的嚴冬裡幹活,取暖設備也只有一個簡單的泥火盆。袁德水的右手食指在一次山中作業時凍傷,造成指甲全部脫落,至今仍有傷痕,活動不便。

據袁德水介紹,林木育種是一項週期長、見效慢的工作,有時一個品種選出來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見效,需要有耐心和預見性。但育種工作又講究時間性和季節性,特別是落葉松雜交育種授粉期只有兩三天的選配時間,一旦錯過最佳時期,可能會再等上一年。為此,一到育種授粉關鍵期,袁德水吃住全在山上,有時忙起來,兩三個月不回家。

1983年,袁德水被安排去山西恆山蒐集良種資源並採集優樹種條。當時,由於從山西省渾源縣城到恆山還未通汽車,山上又無地可住,他便在一天之內徒步往返60公里,完成採集任務。

據不完全統計,40餘年的時間裡,經袁德水記錄的基礎調查數據、文字檔案、配置圖等檔案材料達316卷計1.42萬頁420餘萬字,而這些寶貴的資料多是夜間整理。這位把大量時間獻給荒山深漠的男人,在妻子眼裡,卻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經常因為工作推遲迴家時間。而工作環境的艱苦,讓他的同行者越來越少。袁德水說,有時,也會感到孤獨。

袁德水稱,他參加工作之初正是中國大規模建設時期,需要大量木材。因此一段時間,中國的林業發展以增加木材產量、追求經濟效益為主。後來,隨著中國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林業發展方向轉變為追求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原來我們這個良種基地荒山禿嶺較多,春季沙塵暴嚴重。現在一畝的空閒地都找不出來了,全種上了樹。”

據袁德水回憶,在良種基地建設初期,林業專業人才極度匱乏,只有高中學歷的他只能在工作中學習,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如今,中國的很多知名院校和研究所開設林業專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林業人,袁德水也被跟他實習的碩士生、博士生親切地稱為“良種土專家”。

經多年大膽實踐和科學摸索,獲得20多項林業良種繁育科研成果的“土專家”袁德水,不但獲得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更在海外期刊發表論文。

截至2018年年底,良種基地共為京津周圍風沙源治理工程區、“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項目、“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及國家儲備林建設區提供3.92萬公斤落葉松良種。根據概算,這些良種可造林7.6萬公頃,產生的經濟效益逾15億元人民幣,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今年將退休的袁德水說,如今國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發展總體佈局,無疑給林木良種建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而國家提倡的“工匠精神”,也給了像他一樣紮根在基層的“土專家”施展自己的舞臺,“如果身體允許,將繼續堅守在這片林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