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哈佛訓言說:“人生是旅途,也許終點和起點會重合,但我們如果一開始就站在起點等待人生的完結,那人生就會是一片蒼白,其中沒有美麗的風景和令人難忘的過往。當我們告別人生的時候,也不知道生命的色彩和意義。”

而在澳大利亞,有位名叫布羅妮·瓦爾的護士,多年來一直從事舒緩療法護理工作,照顧生命僅剩12周的病人。

她將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寫成了一本書,名為《人在彌留之際的五大憾事》:

1、一生都在按別人的期望生活,沒有勇氣活出真正的自己;

2、過於拼命工作、掙錢,錯過了陪伴家人;

3 、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4、 沒有和朋友保持聯絡;

5、 沒能讓自己活得開心點;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①我們忙碌一生,或艱難潦倒,或追名逐利,卻忘了初心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遺願清單》中卡特年輕時夢想是成為歷史教授,他博文強識,知識淵傅的程度讓同事直呼變態,連無線電兩位發明者之間恩怨爭鬥都講得頭頭是道!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開始追夢之旅,生活就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此時女朋友懷孕了,他被糟糕的現狀推著為一家人的生計奔波。

之後,孩子們陸續出生,夢想已被現實雪藏,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我一個黑人,年紀輕輕,一貧如洗還拖家帶口,能有份待遇不錯的工作,還不趕緊接了?”

以至於接到醫院電話,癌症被確診時,他還在引擎蓋下持續他45年的忙碌,為生存而堅持。

是啊,年輕時的我們也曾滿懷夢想,也曾堅定地相信只要步履不停,我們終能在持續的努力後,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是後來的我們,在現實面前選擇走了一條看似容易的道路,低下了理想高貴的頭顱,完全融入了身處環境,得過且過,就此終其一生!

一如為生計掙扎的卡特,一如忙碌無力的你、我、他,無一倖免,走著走著,來不及看一看當日的誓言,背上是未來,腳底是泥濘,似乎怎麼走都是絕境!

也有人在日復一日的追名逐利中失了初心,捨棄了當日的堅持,從此熬成了生活的提線木偶。

有人掙扎過後,偏離了最初的軌跡,誤將名利當抱負,就像老富翁愛德華,他將公立醫院私有化進程當成圈錢的逐利場。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為節省成本,他規定病房一房兩床,面對爭議,他一意孤行,獨裁專斷,在董事會討論的過程中,他飛揚跋扈的性子並未有半分收斂。

電影裡,愛德華的第一次出場是在集團召開的會議上,董事會正等待他的提案,而他卻旁若無人地和助手分享稀罕的魯瓦克咖啡。

更在之後對醫院投入產出的分析中,完全忽略人手不足,接收病患過多,配備短缺的現狀,囂張地表

態:“我開的是醫院,不是溫泉療養院,一房兩床,無一例外!”

諷刺的是就在這次會議期間,助理接到了愛德華罹患癌症的消息,不得已入院治療,那是他自己的醫院,他原本想入住單間,卻迫於壓力,住了雙人病房。

一切就像因果循環的註定,愛德華得到了一切,除了愛—他結婚4次,老來生病卻無親人陪護,他吃的都是高級餐,卻在化療後盡數吐入馬桶,他愛女兒,卻將女兒越推越遠,他曾擁有一切,卻最終又成竹籃打水的迷路人!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相似的是,金庸武俠裡,“東邪”黃藥師原本擁有幸福的家庭,嬌妻馮衡聰慧靈敏,兩人談詩論詞,好不愜意,很快就要迎接他們愛情的結晶了,一切都看似異常完美。

然而,第一次華山論劍後,江湖勢力重新整合,黃藥師成了極大的受益者,迅速脫穎而出。

當然,驕傲的他仍舊遺憾稍遜於“中神通”王重陽!對於武學奇才黃藥師而言,武功精進於他就有了致命的誘惑力!

於是,黃藥師盯上了手握《九陰真經》卻單純的周伯通,以打石彈比賽贏得了真經下卷。

可惜,還未過足眼癮,其徒弟陳玄風、梅超風二人便偷了《九陰真經》雙宿雙飛去了。

黃藥師的這種得而復失的痛苦及失落感被慧質蘭心的馮衡察覺,過目不忘的她在孕中身體狀況極不佳的情況下堅持默寫完《九陰真經》下卷。

其實,精通醫術的黃藥師不可能沒察覺黃夫人糟糕的身體狀況,然而他以僥倖心理選擇了重新擁有《九陰真經》,最終他的人生豪賭失敗,他得了真經失了夫人。

至此,他一生孤苦,成了憂鬱無依的單身父親。

失去夫人後,他明白於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卻已於事無補!

②只要是夢想,多晚都值得開始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在病床上,卡特向愛德華倘露心聲時說:“一直想回去,但45年一晃就過去了!”

卡特是幸運的的,在與愛德華成為病友後,他的遺願清單偶然間被愛德華得知:

“出於善意,幫助一個陌生人。

大笑到流淚。親眼目睹神蹟。

開一次野馬跑車。”

愛德華對此嗤之以鼻,然後自顧自地添加了“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紋身”、“跳傘”等願望,最後還說服卡特做出一個決定:趁還活著,一起跑遍全世界,來實現清單上所有的願望。

倘若不是愛德華屢次相勸,卡特的清單不過就是紙上的文字罷了,他也許會遵照常理化療,嘔吐,全身插滿管子,大小便失禁,意識混亂,依靠機器的運轉來獲得生存,被動地接受一切安排!

然而,他迎來了轉機,擁有了重活一次的暢快感!

卡特試圖說服妻子去完成遺願,然而妻子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對他放棄治療,跟一個陌生人去冒險的做法極其反對。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死之將至的卡特終於堅持了自我,他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為這個家、為孩子已經犧牲太多了,親手埋藏了夢想。時至今日,生命中最後的時光裡,他該為自己活一次,一步步將僅有的心願完成!

他們在高空跳傘;陪伴愛德華紋身;肆意的飆車、漂移、碰撞;去法國;去埃塞俄比亞看野生動物;去埃及看金字塔;去印度看泰姬陵;去中國看萬里長城;去香港,他們將願望清單一一踐行。只有喜馬拉雅山則由於天氣原因未能前行。

但是總算,他們在最後的時光開始找到心中的夢想,並願意嘗試!

而絕大多數麻木的我們卻早已沒有了試一試的勇氣!一心只等生命之籤從竹筒裡跳出來,帶我們到無法逃脫的彼岸。

《入殮師》中說:“活著買的最後一樣東西(棺材)是由他人決的。”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有的人活著時因為畏懼改變而放棄追逐夢想,卻白日裡做著心願達成的美夢,裹足不前地控訴世事不公。

明明極度不滿足於現狀,卻往往不願意從頭開始,生怕一不小心錯失手中緊握的那一丁點擁有,反而期待旁人能拉自己出泥潭!

終其一生都不曾真正做過自己的主!

其實,如果當前已是最糟糕的境遇,本就一無所有,又何必擔心失去呢?

趁著還有時間,趁著夢想還有餘溫,奮力夠一夠,哪怕餘日無多,哪怕夢想有多遙遠,歲月已然無情,又何需畏懼失去。

面對困局,懦弱者龜縮不前,陷入死局;勇敢的人迎難而上,撥開雲霧見光明。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黃公望就是這樣一位勇敢者,45歲那年,科舉屢試不中的黃公望才當了一名書吏。

然而沒當幾天,就被上司牽連有了牢獄之災,出獄時已過50歲,他看破世事,決定浪跡天涯做道士。

之後又以半百之身拜大畫家王蒙為師,專注學畫。

某日,79歲的黃公望遊歷到富春江岸被震撼,就留下來觀察,80歲正式動筆。

4年後,《富春山居圖》全部完成,驚豔了整個時代。


真正的夢想不因事態變化而易,不為艱難而毀,只要想出發,怎麼走都能到達光明。

③死不是活的對立面,而是活的另一種方式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入殮師》的主角小林是一名大提琴手,加入送別死者的行業,原本不過是迫於生計罷了,於他自己而言都羞於啟齒,加入初期,他瞞著妻子及親朋好友在工作。

小林的第一位客人是死去兩週的獨居老太太,全身腐爛,慘不忍睹,他忍不住乾嘔起來,備受打擊,在小時候常去的浴池裡拼命清洗自己。

之後,他的客人陸續上場:生前不被重視的家庭婦女,經他之手妙筆生花,讓死者丈夫感動落淚。

裝扮死去的老爺爺,讓親人重拾愛意,笑著一遍遍親吻他的臉頰。

每一次,小林都莊重而溫柔,傾注心血讓活著的人,面對屍體沒有了往日的嫌惡,逝者得以被尊重,終於死而平等。

然而死亡於國人來講,一直是誨莫如深的,不經意間提到都恨不得立馬“呸呸”吐掉,生怕一不小心沾染了誨氣!

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勝過了失去生命本身,更驚恐於未知的不安全感。


關於死亡,愛德華說,每個人聽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後,都會出現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妥協,沮喪,接受。

然而,生活中許多人前一刻還精神抖擻,容光煥發,一旦確診不治之症,瞬間便如被吸盡精元的枯骨,只勝恐懼!

還沒來得及被病魔帶走,就已經死在恐懼的心魔之下,毫無還手之力!

④生活從未完美,我們能做的是珍惜當下,踐行諾言

觀《遺願清單》和《入殮師》,我們一生就為了活出自我,少留遺憾


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曾說:“每天都想像是最後一天,你不昐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

深以為然,我們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生活是有極度不滿的,我們羨慕別人名利雙收,隨心所欲,報怨自己擁有太少!

倘若這種現狀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便會自暴自棄,將自己摔成破罐子企圖消除心底的不安,或者乾脆遷怒於親人!

然而,這隻會讓生活變得更糟糕,無論怎樣推卸責任,或遲或早,我們便會被命運趕到同一個終點,起手無回!

若不是這場癌症的意外來襲,愛德華一定覺得他是幸福的,他擁有無盡的財富,卻並未意識到除了錢他已經一無所有。

若不是恰巧在病房遇上同樣身患重病的卡特,愛德華不會明白多稀有的咖啡,垂死之際也無法喝下,再多財富依然孤獨,落寞!

在卡特與助手安排之下,愛德華被帶至女兒家時,他憤怒無比,不過是近鄉情怯的恐懼罷了!

他擔心女兒依舊不懇原諒自己,怕再碰釘子,臉面全無,不想以重病來演苦肉計換得親情!

他的惱羞成怒不過是求而不得的假裝不在乎罷了。


正因為他深愛女兒,才在得知女兒被家暴時失去理智,用過激的行為來維護女兒,哪一個孩子不是父親的軟肋呢!

然而因他處理方式不當被女兒誤解,艾米麗不僅用最難聽的話咒罵他的名字,更沒想到的是她還說自己的爸爸已經死了。

自此,父女關係成了僵局,無人能破!

幸好卡特進手術室前,留給愛德華一封信,在信中他希望愛德華能和女兒和好,去尋找生命中的快樂。

於是,愛德華打著為了完成朋友遺願的幌子,找到藉口和女兒和好,其實是完成了他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卡特的葬禮上,愛德華哽咽著說:“人生真的很奇妙,因為就在三個月之前,我們還是陌生人,他生命中最後的幾個月,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幾個月。他拯救了我的生活!”

卡特一生為家人奔波,冷落了自己,卻在最後的光陰重新再活了一世,也溫暖了別人。

他們相互拯救了對方,於生命的最後明白了活著的意義,他們無疑是幸運的,卡特雖未完成當歷史教授的夢想,臨終前也已經儘可能地達成了當下能完成的願望!

愛德華不再是那個冰冷、勢利的老富翁,他學會了感恩,也學會了合理地表達愛,終與自己和解,與女兒和好,吻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他們的生命歷程結束之後,愛德華的助手湯姆把他們的骨灰按照他們生前的願望裝在“巧福豆”咖啡罐頭盒裡埋在喜馬拉雅山,最終完成了“親眼目睹奇蹟”的遺願。

《入殮師》中說:“活著買的最後一樣東西(棺材)是由他人決定的。我們奔波堅持,不過是多爭取點自己能決定的機會罷了。

小林在日復一日的入殮中完成了成長的蛻變,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他不僅是一個亡者的化妝師,更是靈魂的擺渡人,給死者以尊嚴,給生者添溫情。

而人世裡麻木不仁的我們該有什麼思考呢?

趁還活著,盡情去追逐夢想;趁親人還在,將“欲養”變成“在養”;趁陪你立黃昏的人未走,一起食溫粥;趁孩子沒長大,盡情陪伴!不必立誓言,就在想到的那一刻,馬上行動,別給生命留更多遺憾!

我們該懼怕的從來不是死亡,而是由生到死都乾癟的人生!回首往事,不要空留遺憾,我讓別人快樂過,也正緊握住美好生活的手!

但願我們生時暢快,死時從容,離世時閉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