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美文」好好活着,别生气

「夜听美文」好好活着,别生气

佛家有言:”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必为小事小非斤斤计较,不要被小事气的怒火冲天。

方知,气大容易伤身,气来容易伤心,话多了伤人,计较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心平气和度过每一天,切莫让人生太累。

「夜听美文」好好活着,别生气

三月,阳光正好

少生气,修一颗静心,是一种大智慧

所罗门曾有言:”不轻易发怒,胜于勇士。”

深有体会,人这一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

无妨想开点儿,看远点儿,简单点儿,糊涂点儿,开心快乐,快乐健康地活着。

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高瞻远瞩,活得轻松自在的人,往往都不与人私,不斤斤计较,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为他人的过错买单。

正如康德所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人活在世上,可谓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而心情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若是心胸狭窄事事放心上,整日为不值得的人生气,为不值得的事烦恼,最后心累的只会是自己,折磨的是自己。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世间之事,大的小的都会过去,倒不如看开那些琐事,一笑而过,做个快乐宽容的人。

愚蠢的人才会生气,而那些有大智慧的人,面对难忍之事,更多的是忍耐,真正懂得去化干戈为玉帛。

为人,若是学着去修一颗静心,懂得去敛一下脾气,少生气,少大动干戈,也是人生中难得的一大智慧。

做人须有雅量,宽和方能成事

古希腊一位先哲曾说过:”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对于他人的过错,不要太过于较真,要明白,人非圣贤,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宽恕。

宽恕别人,也是放过自己。宽恕,是慈悲。以出世心,为入世事。

首富李嘉诚接到来自美国商人的订货单,可就在他完成订货后,美商却突然出事不要了,他只好解除订单。按照合同,违约方必须作出巨额赔偿。

可是,当美商试探地问李嘉诚需要多少赔偿金时,李嘉诚却说:“生意场上的事,变幻莫测,换了我发生这种事情也自然。

虽然你不要了,但我这批产品还未受到损失,所以就不必赔偿了。

中国有句话:“生意不成情意在嘛!“

美商千恩万谢而去。

时间久了,李嘉诚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

「夜听美文」好好活着,别生气

新鲜的迷迭香饮料

两年后,美国来了另一个商人,专找李嘉诚要买他的塑料花,一下子让他赚了一大笔。

事成之后,李嘉诚问道:“先生为什么专门要我的产品?"

对方回答:"我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经常谈到你,说你这个人不错,待人仁厚,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可以打交道,所以我就找上门来喽。"

正是因为李嘉诚先生懂得宽容他人的失误,胸襟宽广,才得以后来这么顺利就赚了一大笔。

屠格涅夫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方知,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琐事,若是以平和的态度来摆事实、讲道理,远比大喊大叫更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而宽恕和谅解有时比伤害、侮辱更能震撼人心。

生活中,只要我们以宽容豁达之心去待人,他人肯定会对我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理智、大度出自内心的佩服。

人这一生,心胸狭窄,计较的越多,快乐就会越少。

与人相处,倘若能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宽恕他人,不计较太多,让自己生气难受,于人于己都是百利无一害的双赢,生活自然也会舒服自在很多!

「夜听美文」好好活着,别生气

focus on foreground in Sydney

凡事让三分,做人多包容

富兰克林说:“对于所受的伤害,宽容比复仇更高大得多。”

相传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豌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豌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豌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豌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豌“宰相肚里能撑船”。

方知,尺有所短寸有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性,倘若事事去计较,去在乎、攀比,那最后心累的只会是自己。

正所谓:小事小非常常有,不必去锱铢必较。

人与人相处,多些换位思考,凡事让三分,做人多包容,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谁的人生都不欠谁的,不必去事事计较,更不拿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小事伤心,大气伤身,不如一笑而过,宽恕他人,善待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为难自己,为人处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愧于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