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運動,身體卻走“下坡路”?人過40,其實“這事”比運動重要

隨著“全民健身”口號的提出,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甚至是在校學生,都開始慢慢的注重運動養生。特別是人到中年,身體的各項機能慢慢下降,各個器官的功能也跟著衰退,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讓我們感覺壓力巨大,所以平時一定要抽出時間,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鍛鍊,通過長期堅持運動,我們會發現身體出現了這3種驚人的變化。

一,增強自身抵抗力

過了40歲,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就會逐年降低,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讓人體機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提高了我們的抵抗力。平時我們可以通過健身操,太極拳,快走,氣功等運動方式,每天養成規律,關鍵是要堅持下去。

經常運動,身體卻走“下坡路”?人過40,其實“這事”比運動重要

二.延緩衰老顯年輕

經常鍛鍊的人看上去會更加年輕有活力。這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可以增加我們身體的氧氣攝入量,促進新陳代謝,從這個角度來說,經常運動的人身體狀態會年輕10歲不止。同時不管是哪種運動,都需要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改善腦部氧氣的供應量,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當然也就延緩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衰老進程,讓人精力充沛,肢體靈活。

經常運動,身體卻走“下坡路”?人過40,其實“這事”比運動重要

三,增加骨密度,保護關節

人到中年之後,身體的吸收能力降低,特別是鈣元素,本身吸收的就少,但是鈣流失的速度加快,加上纖維素和膠原蛋白的丟失,這就是為什麼上了年紀之後容易骨質疏鬆的原因。運動過程中會增強肌力,增大骨骼的彈性及韌性,從而延緩骨骼的老化進程,同時還能防止骨質疏鬆,關節疼痛等問題。

經常運動,身體卻走“下坡路”?人過40,其實“這事”比運動重要

雖然鍛鍊身體有那麼多的好處,可還是有些人每天都堅持鍛鍊,小毛病還是不斷地來騷擾,或許是因為你忽略了這一個重要的運動前提——保證營養充足。

充足且均衡的營養應該是一些鍛鍊和工作的前提。當然我們說的補充營養不是毫無節制的大吃大喝,也不是每天雞鴨魚肉的過度補充,而是針對個人體質,做到有針對性、合理性、有計劃性的補充營養。

經常運動,身體卻走“下坡路”?人過40,其實“這事”比運動重要

到了中年,首先要保證血液的健康問題,那麼就要適當的少吃動物內臟和油膩食品;脾胃正常運行是健康的基礎,所以少吃刺激性食物,減少過量喝酒的幾率,多在家裡做飯吃,少吃外面的垃圾食品;隨著腸道蠕動的減緩,身體中堆積的垃圾毒素一定不少,很多中年人都有便秘的困擾,那麼就多吃粗糧,新鮮的蔬果,一定要戒菸,消化功能增強了,才能把體內的廢物順利地排出體外,身體也才能真正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