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年初,新見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5件墨跡,計有立軸一幀,扇面四幅,皆書於1964年春季,系溥儀的晚年之作。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其一為手書立軸,長70、寬24釐米,內容系錄王羲之《蘭亭序》句“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下款書“一九六四年,愛蘭妹倩鑑之。溥儀。”下鈴篆文硃紅印章二枚,一為“溥儀”,一為“愛新覺羅”。另外4件為扇面,皆楷體豎寫。扇面幅寬57、高21釐米。所書內容其一為:“鱗游鳳舞中天瑞,日朗風和大地春”,下款書“右對乃長春宮承禧殿檻聯,朕初入宮時,即住此殿,故書之。溥儀。”其二為:“煦日和風春淡蕩,花香鳥語日昭蘇”,下款書“右對乃高宗乾隆皇帝歸政後所書頤和軒者。寫於幽香館,溥儀。”其三為:“動靜得其宜,取義異它德壽;性情隨所適,循名同我清漪。”下款書“右對乃乾隆皇帝書樂壽堂後殿者,每恭臨之,不知能彷彿其萬一。溥儀。”其四為:“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下款落“書於幽香館,溥儀”。以上四件,下款各鈐篆刻朱文“溥儀”、“愛新覺羅”印章二枚。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新見溥儀晚年的五件墨跡


上述5件書法作品,是愛新覺羅·溥儀寫給他的妹夫(即立軸落款中所言“妹倩”)、著名畫家完顏愛蘭先生的。完顏先生今年74歲,滿族,是歷史上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二十九世孫。據史書記載,金滅亡之後,完顏氏一支東歸,在有清一代,十世為官,完顏愛蘭的曾祖麟慶、祖父崇厚、父親衡桂在清道光、同治、光緒年間不僅皆為朝廷重臣,官居一品,而且均學業有成,各有著述傳世,故其家素有“鐵券家聲,世守書香”之譽。完顏愛蘭早年就讀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1945年由溥儀的叔父載濤作媒,與清攝政王載灃之女、溥儀的六妹妹韞娛結為連理。韞娛也酷愛丹青,擅長沒骨花卉,夫妻二人,淡於名利,傾心於翰墨,便辟畫室曰幽香館,以書畫為寄。

據完顏先生講,1960年年初,溥儀被特赦從遼寧撫順回北京後,一時無處存身,便寄宿於完顏愛蘭家中。因郎舅二人都是書畫行家,每日談文論藝,品茗酌酒,常夜以繼日,快談不倦,甚是相契。其間,自然常有揮毫潑墨之時,所以 無意之間,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這5件作品,即是那時的“鴻爪”。據完顏先生講,溥儀寫那

幀立軸時,情緒非常好,運筆流暢,一口氣寫了三幅。

愛新覺羅·溥儀一生,藝術上的愛好比較廣泛,但推其首者,當屬書法。他幼小寫字,學歐陽修、虞世南。四歲時寫“正大光明”四個大字曾使左右近侍“鹹驚服不已”,六七歲時就採用漏筆描字的方式向臣下“頒賜御筆”。據說,溥儀最喜康熙、乾隆的御筆,他臨乾隆的字,維妙維肖,有人以其所臨與乾隆的字相較,上下文渾然一體,筆劃及大小都極其相似。沈瑞麟在《皇上乾德恭記》裡說溥儀:“善書法,日必臨摹古帖與列聖御筆,時寫擘窠榜書,龍翔鳳翥,筆勢飛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