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舞臺“跑龍套”成長為一線的著名錶演藝術家,身段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答案是很大!任何一位戲曲演員,都要緊緊圍繞自己的角色定位,演繹出精彩的身段來,才能博得觀眾的廣泛認可。


所以今天小編就把自己學習到的,有關戲曲演員身段的內容展現出來。既是自己熱愛戲曲學習戲曲的“證明”,也是一次傳統戲曲專業知識的分享,請大家多多指正哦!

在中國的戲曲表演中,唱、念、做、打是基本功,也是最基礎的表現手段。作為表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戲曲角色不同,身段表演方式不同。僅從臺步來說,青衣,老旦,老生和武生的臺步就完全不同。


為了更好地塑造戲曲形象,身段中還會配合水袖,手帕,頭飾等各類戲曲表演道具來表演。可以說,戲曲的藝術價值如果脫離了身段表演,不僅舞臺表現力會大為削弱,甚至也會降低戲曲藝術的魅力。


戲曲表演是以人的行為來完成整個演出的表演形式。今天小編從身段動作是什麼、身段動作的作用、這兩個大方面帶大家瞭解戲曲身段,看完保證讓大家有所收穫!

身段是什麼


戲曲的表演緊緊圍繞情節這一核心進行,身段動作的創作都是為了配合與推動戲曲情節的發展。要想身段的動作節奏感更強,表演的過程會配合唱腔,韻白以及鑼鼓等。形體表演過程中,要求身段動作自然流暢,比如在《卷席筒》中蒼娃兒和《櫃中緣》中淘氣兒等這些生活化的唸白,其身段動作生活感強,形體動作的象徵意義更深遠。


當然,在戲曲表演中,身段的表演形式取材於生活,經過藝術的提煉後,身段動作優美誇張,能很好地表現人物角色的情感。戲曲表演過程中,演員根據不同角色的定位,會適當調整身段動作的表演方式。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作用一:營造情境


戲曲身段的表演形式可以營造舞臺的情景。戲曲藝術的表演在舞臺上,但戲曲藝術的表演範圍卻包羅了生活中的各種場景。


在看花的情境裡,演員的身段表演分為幾個階段。在傳統豫劇《蓮花庵》(又名《坐觀》)中有經典的看花身段的描寫——先是手提裙邊,緩緩走向花朵所在的地方。然後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輕移蓮步身體下傾,探身去扶住花莖,再緩緩拉直花莖,把花朵向自己鼻尖湊,做出誇張而細膩的聞花動作。整個表演中,舞臺上沒有花,都是依靠戲曲演員的身段來表演出舞臺的花朵花香。這樣的身段表演塑造了戲曲情景,豐富了戲劇的演出形式。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 《秋江》劇照


在《秋江》這部戲裡,舞臺上要演出身處江中船上的情景,只能依靠戲曲演員的身段來演。為了表示江中一片舟的感覺,戲曲演員各站船頭船尾,上下高低傾斜,表現出身處江舟波濤不定的形態。陳妙常與老艄公兩個人還要展示出身段的互動,加強船上的顛簸之感,營造出更寫實的情境。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 《拾玉鐲》劇照


比如在《拾玉鐲》裡,角色看到玉鐲後想拾起卻又放下的矛盾心情,看著玉鐲難以離去的糾結心理,以及角色所具有的鮮明人物性格,都要通過演員的身段表演達成。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作用二:點明主題


對於戲曲表演來說,戲曲身段的表演可以有效地點出戲曲主題。


比如在《十五貫》中,為了表現婁阿鼠的狡詐,其身段表演中會模擬老鼠的形態神情來刻畫,眼珠四處亂轉,彎腰下傾,其油滑與詭詐展露無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身段表演中的金雞獨立也是一種通過人物身手充分展現角色定位的身段動作。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 《十五貫》


比如在演繹《扈家莊》中扈三娘這個人物時,戲曲藝術吸收了舞蹈動作設計的精髓,用身段妖嬈體現扈三孃的美與媚,而快準狠的身段表演則點出了扈三娘性格上的本質。身段動作已經把扈三娘整個人的狀態全部演活,發揮出了戲曲藝術的魅力。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 《扈家莊》裡的扈三娘


當然,戲曲身段的創作表演必須建立在戲曲情節的主題基礎上,以強化角色形象,豐富角色內涵為原則進行設計。


從龍套到一線,身段演繹究竟有多重要?


好啦!今天小編關於戲曲身段知識的學習就此告一段落啦!不知大家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或者不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和小編互動哦!咱們下期再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