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的“仁”與“德”應該如何理解?與《道德經》的“道”跟“德”相通嗎?

電源老李


你好筆者我是文化領域的創作者顛強時代

首先呢先了解下《論語》、《道德經》這兩部史書的來歷和創作者,就很容易來解答筆者心中的疑惑。

《論語》呢是孔子的鉅著,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呢提出了“仁”的學說,在歷代朝代的統治中,各朝代的君主都把儒家學派的學說作為自己治理國家的文化思想,由此呢儒家學派的學說也正式統治了中國近兩千年的文化思想,因為儒家學派的學說更加的符合統治者的利益,更利於統治者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而《論語》中的“仁”與“徳”,“仁”呢就是要求統治者實行“仁”政,對待百姓要愛護自己的國家的子民,對待自己的子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給他們幸福穩定的生活,不能隨意的發動戰亂,破壞人們的幸福生活,造成他們妻離子散,而作為國家的子民呢,人與人之間也要相互尊重,相互的愛戴,不能造成不和諧的因素,這樣生活才會美好,社會才會有良好的社會風氣,《論語》中的徳呢,在這裡指的是人的“徳行”和“品質”,作為統治者君主要品行兼修,注重自己內外本心的修養,不能慌亂朝政,淫亂國家的綱政紀律,在那個社會作為國家紀律的最高制定者,一定要言出必行,既然作為帶頭者就要以身作則,把控好自己嚴格執行好紀律。而要求國家的子民呢“品德端正”,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能丟失自己的本性,更加的強化自己內外的美,讓自己的精神層次邁向一個新的臺階,不能做一個品德敗壞危害社會的惡毒小人。

《道德經》呢是老子的鉅著,老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道德經》裡的“道”講的是“大道”,萬物的開始自然的規律法則,在《道德經》開篇就給我們直接挑明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講述了“道”的開始,自然規則的變化與開端,這裡的“道”是虛擬的,在自然中誰也琢磨不透的,而“徳”呢與《論語》中的“徳”有一點相同之意,指的是人的“本性”,從“人”本身來說的。

所以呢綜合以上這些《論語》中的“仁”與“徳”和《道德經》中的“道”與“徳”不是完全相同的,不過確實是存在一點聯繫的。

我是顛強時代,如果筆者和讀者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可以評論出來我們一塊討論,如果喜歡能否留個關注。






顛強時代


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是否相通呢? 可以說追尋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但思想境界的高度是不同的。

儒家的“仁”泛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儒家的“德”多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道家的“道”可以理解為不可見控制可見的形,或者不可見導致可見的事件發生,並控制它如何發生。不可見形成可見的現象形狀。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周易.繫辭傳.上》

比如“春夏秋冬”就是形而上的力量。人不能看見“春天”。人只能看見草木復甦、蛇蟲驚醒的現象,“春”它不是簡單的氣溫回升、晝長夜短的變化,人只能看見與描述春天的現象,但春天確是一種形而上的概念。四季以及其它諸如此類的概念都是如此:它不可被直接描述,所以只能勉強用語言為它取個“代號”。

“道”就是宇宙中最大的運行規律,道家思想中,“道”即形成萬物生息的形而上的終極力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吾不知其名,強謂之道。”——《道德經》

道教的“德”可以理解為以可見寓意不可見,以有形寓意無形。以行為寓意無為,以自然現象寓意不可見的規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德經·第四十三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經·第五十八章》

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老子·道經·第十九章》

可以說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跟“德”有相通但不近相同。[祈禱]



小易陽光生活


道是自然,德是道的體現。道是清靜虛無,法於自然,沒有思想感情,沒有後天意識,一切按照自然法則和規律,默默無聞,時時刻刻造福人類,滋潤萬物,卻從來不聲揚自己功勞和偉大,也不去索取任何的讚美和報答。

所以上德之人,已經把思想感情和自然融為一體,做到無心於萬物,一切善舉都是出於自然本性。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提出了把道、德、仁、義、禮分五個層次,還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道”為上德,“仁、義、禮”為下德,“仁”是和順的,接近於“上德”,而義則有決斷之義,因為義重則生剛,剛勝則必有果斷,果斷必有是非,換言之,義重則剛心生,心動則意馳,意馳必有為,而以有為之意為心之使,體現出來的完全是一派氣質殺伐之心。至於“禮”,有回敬的意思。知恩報恩,相互幫助,來而不往非禮也。屬於下德最後一層。然而,在今天的社會,雖為“下德”,如果能夠按照“仁、義、禮”的要求去做,都是難能可貴的。


紅塵指月


《道德經》一共是81章,分為《道經》和《德經》,我們一般都是將《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後來在馬王堆發現《老子》一書,卻是《德經》在前,所以也有說《道德經》本該是《德道經》。關於《道德經》中道與德的說法也都大抵相同。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如此看來,無論是由天及人的《道德經》,還是由人思道德《德道經》,都沒有妨礙我們去探究這本書的意義。我倒是有個想法,如果不是馬王堆發現了《老子》,人們就會一直按照先道後德的順序研讀,好像也沒什麼錯,這是不是很有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 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經》開篇第一章就講了“道”,道是不可言說的,無法定名的。天地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虛虛實實,都是出自於“道”。可以說是道生萬物。其實,通俗的來說,道就是“道路”,人有人的道路,動物有動物的道路,日月星辰有日月星辰的道路,生是道路,死也是道路……這一切,無論是否被人類已知,或者未知,都在按照自己的“道”運轉、興衰,而這大部分是不被人所知的——因為人只是無盡“道”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有句話叫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實放在天地大道來講是很有道理的。順道而為,那一切都是按其道,行其事,有因有果,循環往復;否則,就是失道,至於失道,那就不多說了,我想都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關於“德”,在《德經》也就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闡述的。“德”指的是人為,人道。其實《道德經》本身對於人間道是有批判的,這些批判也是著書《道德經》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德經》開篇中用到的一個句式“失……而後……”,《道德經》再如何將自己置於“上帝角度”都無法擺脫“人為”,畢竟經書本身也是出自人的手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德經》將德分為上德和下德。我們之前說人道也是道之一,德指的就是人道。上德指的是遵循人道者,按自然規律行為處事的人;下德也是有違人道,強逆大道自然的人,這種人也就“無德”了。

人間本有其道,人們遵循自然,遵循規律,按其道而行自然可得。現實卻是,因為下德、失德、無德等人的存在,所以人要設置法律、規定,要設置專門的禮教、規矩。這種設定本身就是“失德”的產物,這是道與德之外,人自己設定的、自然天道之外的存在。

《德經》的這段闡述本身就是一種很哲學的說法,其實換作我們通俗的理解可能會更簡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說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很多都是與“錢”相關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人心所向啊。同理,人們為什麼要設置法律法規,要普及仁義禮教,因為有人在違法,有人在違信違德。

生在人世間,無論是自然道,還是人間道,還是這個已經本人為刻意更改的世間,我們都要遵循其道,因為既來之,則安之,只有如此,才能“得道”。

人生即修行。


攀閱


說仁與德,就不能不說道了,因為這三者是一而三,三而一的關係,道是體,德是用,仁是相。道玄之又玄,人們難知,德也不太好懂,而仁則較容易體會,道德的相狀就是仁,做到了仁就近乎於道。

那麼,儒家的仁、德與道德經的道與德相不相通呢?當然相通,不相通還能稱之為道嗎?道就是通嘛,無處不通,通天通地,通陸通海,通人通鬼,通陰通陽,通石通木,通花通草,通屎通尿,處處可通,才稱得上是道。有堵塞就不通,不通就不是道。

那麼不道德不仁義幹壞事是不是道呢?當然不是,因為道起用就是仁慈,而這些勾當是與道背道而馳的。但雖不是道,也不離道。怎麼理解呢?以水比喻,一杯清水,怎麼搖晃攪動,這杯水都是清的,這就是道;一杯濁水,沉澱後看起來也清,但稍一晃動,水就變渾濁了,就不能說它是道,也不能說它離開了道,只要把水中的濁物沉澱清除掉,它就成一杯淸水,就是道了。修道就如渾水除濁變清一樣的道理,把貪嗔痴慢疑格除,道就顯現出來了。

兩者相通,是不是沒有差別呢?那也不是,同而不同,境界有高有低。同者,道還是這個道,德還是這個德;不同者,儒家說的德、仁即五常五倫八德等,做到了就好,其它不論。而道德經上的德、仁,做到了還不夠,應當做了就了,什麼事都沒有,叫清淨無為。


慧光2787


我是愛讀書的【十二十頁】我的理解:道為儒之本,儒為道之末,老子是三皇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周朝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也曾多次向老子問禮。中國所有的學問,都是同源異出,一道各用。我認為,二者雖然殊途同歸但有所不同,主要是思想觀念的不同。

《道德經》的“道”與“德”

1、老子的“道”

道教教義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 道教崇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又講自然無為、清靜寡欲、柔弱不爭,返璞歸真與萬法歸宗徹底展現了道教追求無上大道的心境。

從東漢末年起,道教出現過許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後來的上清派、靈寶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經文略有異同,科儀方術也各有側重,但是,信仰道,以道為教義的核心這一點卻均無差別。 “道”這個詞,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學中道作為哲學概念被提出來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

“道”字出現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靈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論。天地之道,指宇宙觀,特別是宇宙生成論。

2、老子的“德”

《道德經》中有“德”字41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觀念,但是對於德的含義卻沒有具體的解釋。 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見也”。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

【小結】

道家宣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張人以自然為本、天性為尊。道家思想的這種主張,在西方被稱為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道家強調人與自然的天性結合,注重個人的修身養性、避世修道,所謂“道散形為炁,聚形為太上老君”,道家教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俗人出世修道成為神人。

《論語》中的“仁”與"德”

1、儒家的“仁”

“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2、儒家的“德”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以及“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等等。

儒家的政治主張是提倡以德治國,以禮教化萬民。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只有通過禮制教化,人才能規矩做人。而統治者應該施仁政,善待天下百姓,這就是所謂的仁君愛民。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儒家宣揚的核心思想是仁愛,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認為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品德修養。後世儒家發展出的三綱五常等學說,更是教化人要做一個有德之人。所謂: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以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儒家思想最終目的,希望教化人入世成為君子。

【結語】

儒家和道家兩派的思想學術,是中國延續下來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傳統國學。其中儒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而道家思想卻成為本土道教的教義。

儒家文明在中華文化圈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而道家思想在西方卻得到了最大的認同。

道家學說龐雜而淵博,被稱為百家之源頭。後世的法家、陰陽家、方技家、數術家、墨家、兵家等都受道道家學說的啟迪。道家思想在西方學術界備受推崇,很多學者認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義的真正源頭。《道德經》被西方傳教士傳入西方後,成為西方最為暢銷的外來書種。

儒家佔據社會統治地位後,給中國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傳統道德體系和創造了豐富的儒家文化,在東亞建立了以儒家文明為主的中華文化圈。儒家和道家本應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雙引擎發動機,同為中華傳統的基石。


十二十頁


《論語》孔子的德和仁如何理解?與老子《道德經》的道和德是相通的嗎?

孔子的仁和德與老子的道和德

都是先賢對”社會道德與道德五行”的不同的解讀,即將殊途同歸,都統一到社會道德五行或董仲舒“三綱五常”上來。

什麼是仁、德與道?什麼是社會道德? 孔子的仁是 “仁者愛人”的意思, 德為”德性德行”的意思; 老子的道是 “有名(之道), 萬物之母” 《道德經1章》, 什麼才能是萬物之母?那只有客觀歷史規律的 新需要,才能產生出萬物,故道就是客觀歷史規律, 不是客觀歷史規律需要的 人和物就都不會產生,強生的也要被“適者生存與優勝劣汰 ”自然法則所選擇淘汰,故道就是客觀規律。 德是什麼? 老子給的 定義是 “孔德之容, 唯道是從” 《道德經21章》,指孔見德的容顏,就是隻服從天道法理支配。因還都不知天道規律到底是什麼樣的,所以對德的認識還都有些模糊補清。那麼,何為社會道德?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及其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行為規範的 總和。 它與法權不同,是民間議論研討自發形成的”社會主流道德意識”,如現在為什麼都討論“老子哲學道法?王陽明心學?”等,過去為什麼不提?這都代表社會正在呼喚中國哲學與社會科學的橫空出世,故也是天道主導支配社會主流意識升級發展的 ”一種重要” 方式,只能“因勢利導” 而不可壓制阻擋,或是 ”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基礎,不可小覷。

何為社會道德五行或”三綱五常”?孔子的道德五行是“仁義禮智信”,董仲舒三綱是“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 嚴格 等級觀念,與社會主義“道生命運”,只是分工不同,故都是同等同志關係;其“仁義禮智信” 道德五行,明確了 封建社會 精神道德意識 ”陰陽五行循環運動” 關係,老子對此也做了 明確概括闡述:”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 而愚 之始” 《道德經38章》。什麼意思? 可為:社會天道丟失之後而開始講德性;德性丟失之後而才又講仁愛;仁愛 丟掉之後而 大講義氣;義氣 丟失之後而 又講禮法;那禮法者,則是忠信變的 斐薄 而是禍亂之開始。能提前認識這些者,而又知將是 逆向提升 成為天道之光華,與若愚服從道法的開始。故在孔子社會道德“仁義禮智信” 或老子 “道德仁義禮”生克五行意識哲學循環中,禮法則為 ”道德五行生剋” 循環的主導。如社會有一段時間,只講哥們義氣或親情 仁愛,就可以都不要不顧天道王法,而隨便殺人放火、貪汙詐騙等都可以妄法或不被追究,而社會還在呼喚禮節法制,故這就是社會道德淪喪而生混亂之始;相反也是社會法權開始”講道德法制”開始的“轉變”點,故客觀上社會道德五行有”義禮向道德”的重生轉變,也有”道德向仁義”轉化的拐點;老子以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的客觀現象而提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 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 三者 以為文不足,故另有所屬”《道德經16、19章》。是說以眾生都有老而歸根,靜待之後,又能覆命的常理,而概括出社會能”絕棄虛聖假智、只講仁義、取巧奪利,則民利孝慈而無盜。對此三者文過飾非而不足治理,故恐王權會另有所屬,才是 老子 絕棄 聖智、仁義與巧利 而適度”重生拐點”的真實用義。中國 陰陽五行 學說 源自《黃帝內經》 對客觀自然天道 “天有四時五行”客觀觀察與概括,為什麼是春夏秋冬四時五行?是在夏秋之間又有一個 新老交替”長夏”節氣,從形成四時五行,而新老交的長夏節氣才是陰陽五行生剋的主導, 若其”生”為前進,“克”則可為剎車 , 能調控 ”適中”而行、而轉才能做到平穩安全前進與發展,是為”中庸之道”基礎理論依據。故孔子的仁德與老子道德都是中國陰陽五行完整哲學解讀而是相通的。


春臺96245986


簡單的說,在《論語》中,孔子以“仁”講“禮”,克己復禮為仁。“禮”就是要求人們遵守的行為規範,但“禮”要體現“仁”。“仁者愛人”,這種愛是從“親親”(愛親人)開始的,然後引申到政治秩序中,即所謂綱常倫理,符合這種倫理秩序,是為“德”,破壞秩序的就是“非德”。

《道德經》中,老子講究“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講在規律面前,只能無為,但是你順應了規律,就能無不為。道家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秩序,所謂“天地不仁”,符合規律秩序,就是“德”,不符合規律秩序,就是“非德”。

所以,雖然“德”都是符合秩序,但《論語》即儒家的秩序是社會秩序,政治秩序,《道德經》中的秩序是自然規律,自然秩序,兩者是有類別的不同的。




醉眠芳草


孔子的“仁”與“德”立足於社會學,著眼於人的品行。而老子的“德”則立足於對所從事工作的態度。所以與“道”孿生。老子的原始“道”即提倡對自然的深入認識。故有了認真的態度(即德)方能“順”。於是乎生成了“厚德載物”的結論。



守絀田園


《論語》的“仁”與“德”和《道德經》的“道”跟“德”是否相通呢? 可以說追尋的思想境界是想通的,但思想境界的高度是不同的。

要準確把握和理解《論語》中的“仁、德”思想,必須明確“仁、德”在孔子體系中的地位和特點,以便對《論語》中孔子的“以仁釋德”思想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仁”的含義可以歸納為:愛;心德;仁德;全德;德之總稱;一德之名等解釋,強調“仁”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見“仁”和“德”是密不可分的。對於個人的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它是一種絕對的道德律。在《論語》裡,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一種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在這種場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見“德”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孔子無論是“以禮釋仁”還是“以仁釋禮”以及對仁的各種闡釋和發揮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實現德、實踐德。

僅就仁的概念含義而言,孔子對仁的廣義解釋包含著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復禮為仁”,並進一步指出“為仁由己”不由人,具體方法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主張內在約束的思想,在這一層含義中,孔子強調了禮的重要性,同時主張外在的規範“禮”與內在的約束“克己”相結合以實現“天下歸仁”目標,其次是以禮待人,仁心愛人。

相對於德來講,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仁是德的內心道德情感,禮是外在行為規範;仁是德的基礎、靈魂,禮是德的體現、落實。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內心的約束和最終歸屬,那就是一心向善;有了禮,德就可以落實到具體行為上,就有了可以實際檢驗的德具體目標。

道家的“道”可以理解為不可見控制可見的形,或者不可見導致可見的事件發生,並控制它如何發生。不可見形成可見的現象形狀。

“道”就是宇宙中最大的運行規律,道家思想中,“道”即形成萬物生息的形而上的終極力量。

道教的“德”可以理解為以可見寓意不可見,以有形寓意無形。以行為寓意無為,以自然現象寓意不可見的規則。

可以說儒家的“仁”與“德”和道家的“道”與“德”相通但不相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