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你這不是做飯是燒錢!下廚前先築牢經濟基礎—BJ宅家日記(13)

在這個特殊假期裡,有無數宅人們將自己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做飯這項大工程上去,在自家廚房裡利用各種食材盡情的揮灑著自己旺盛的時間與精力,也為自家樓下的垃圾車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原因無他,失敗的作品太多了。

面對此情此景,宅人我忍不住要說一句,如此這般,簡直名曰做飯,實為燒錢!各位野生大廚請先給自己的行為藝術按下暫停鍵吧。

我們在財經報道中經常會看到,那些後來取得成功的創業公司,創業初期都很懂得把錢花在刀刃上,比如他們通常在居民樓裡租個辦公室,將有限的資金用在購買必需的儀器設備,而非跑去國貿、金融街租寫字樓。

同樣的,每個宅在家裡,有一顆成為名廚的宅人們,在剛開始嘗試做飯時,也應該儘量秉持由儉入奢的過程。

更確切一點說,我們首先要對自己從零起步的渣廚藝有充分認識。

住手!你這不是做飯是燒錢!下廚前先築牢經濟基礎—BJ宅家日記(13)

比如說,在打算拿自家出品挑戰周黑鴨之前,我們可以先拿滷豆乾、花生米試練,待到手法熟練一點了,再去滷雞爪、滷牛肉、滷鮑魚。

比如說,要做出媲美餐廳出品的紅燒牛肉,在挑戰上百一斤的澳洲牛肉之前,不妨先用超市裡特價三十多塊一斤的國產牛腩練手。

比如說,在做麵包初期,大可先從兩三塊錢一斤的普通國產麵包粉用起,不要一上手動輒就是十幾塊一斤的進口金橡粉。

比如說,在同樣兩個號稱零基礎就能搞定的麵包方子面前,選擇那個用料比較節儉,酵母、麵包粉、水、糖、鹽就能搞定的。而一定不要選那個要投入大量動物黃油、黑巧克力、各式堅果、果乾的方子。

這樣,萬一做壞掉,當你面對著烤箱裡、或電飯鍋裡、或麵包機裡那團人類無法食用的焦碳,扔起來心痛的程度會低好多。

住手!你這不是做飯是燒錢!下廚前先築牢經濟基礎—BJ宅家日記(13)

如果要扯一些高大上的藉口,我們要知道,就算是法國藍帶畢業的高材生,剛進後廚的時候也只能給大廚們打下手。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中記錄了自己在大名鼎鼎的劍橋廚藝學校畢業後在多家高端餐廳的工作經歷。

確切說是作者在多家高端餐廳後廚摘菜、打下手、當小工的經歷。

是劍橋廚藝學校畢業生手藝不佳,水平不夠?當然不,而是因為這條進階之路是所有大廚都要經歷的。

我們來看下《愛上中餐廳》中林大廚林述巍的簡歷,更能清楚說明這一點。林大廚15歲開始到酒店後廚當學徒,憑著自己的不斷努力,在24歲那年成為酒店的行政主廚。

當然,扯了這麼多,都是為了說一句,學廚之路漫漫,浪費食材可恥,而且還會造成全家的經濟損失。

畢竟,因為不上班,大家的收入都會銳減,如此種種折騰的目的只有一條,那就是一切都是為了省錢。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更決定家庭和睦。生活不易,業餘大廚們一定要且做且珍惜。

住手!你這不是做飯是燒錢!下廚前先築牢經濟基礎—BJ宅家日記(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