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乖孩子,熊孩子們“逆商”更高

相比乖孩子,熊孩子們“逆商”更高

很多教師朋友都曾提到過這種情況:就是那些當年上學的時候特別淘氣、成績不好的熊孩子,在多年後碰到他們的老師還特別親熱,愛打招呼;而那些當年老師眼中的聽話的、成績好的乖孩子,在踏入社會之後反而對教他們的老師沒多少感情,有的甚至當面碰到也假裝不認識,也不打招呼。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確實大多數情況如此。出現這樣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呢?以下是一些個人觀點與大家分享:

對於那些當年教師重視的、聽話的好孩子,他們當初之所以成績好,大部分原因還是要歸功於遺傳基因,歸功於學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對於這一點,學生自己和家長心裡都明鏡兒似的。所以,這部分學生打心眼裡不會感恩老師的教育。

相比乖孩子,熊孩子們“逆商”更高

別外,有一部分學生成績好,也僅僅侷限於學習成績。他們只知道埋頭學習,取得高分,對於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與人相處等方面還有所欠缺。他們不是不熱情、不禮貌,而是不知道如何處置。

對於那些當年上學時特別淘氣的熊孩子,他們因為成績不理想,又愛違反紀律,他們肯定是沒少挨批評,甚至是捱打。老師在這一部分的孩子身上操的心肯定比那些乖學生多。“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一部分孩子心裡記得老師的好也是符合這一定律的(雖然他們當時不能理解老師對他們的嚴苛)。

別一方面,當年在班上很“皮”的孩子挨批評、甚至捱打的時候肯定比別人多,這也無形中練就了他們頑強不屈、寬容大度性格,他們擁有更高的“逆商”。所以在後來的生活中,當年那些很淘的孩子,他們的生命力更加的頑強,對生活更樂觀,更懂得感恩。

相比乖孩子,熊孩子們“逆商”更高

很多家長,為孩子的成績操碎了心。小編竊以為:孩子成績好當然值得高興,但如果孩子太淘,成績實在“好不了”的話,也不必太絕望。

退一萬步講,我們的孩子長大以後,大概率和我們一樣——也是一枚平凡人。做個快樂健康的平凡人沒什麼不好!況且,每個人作為在校學生只是一個階段,在上學這個階段衝在前面的人未必一輩子都能衝在前面!那些“皮”點的孩子更有人生贏家的潛質,因為他們更能對抗人生的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