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近期,伴隨疫情的迅速蔓延,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尤其是美股,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與國際油價暴跌的雙重打擊,美股慘遭血洗並一度觸發熔斷機制,道瓊斯指數狂瀉逾2000點,甚至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單日點數跌幅。

這場突如其來的股災所造成的"華爾街風暴"無疑是2020年疫情之後迎來的第二個全球性難題。但伴隨著在這場災難來臨的同時,是給予華爾街濃濃的諷刺一筆,讓人不禁回憶起那部經典商戰老片——《華爾街》。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華爾街》是由導演奧利佛·斯通執導的商戰劇情片,於1987年在美國上映。該電影保留了當時經典的快速鏡頭和短暫的特寫鏡頭,在一開始就用幾秒鐘的簡潔鏡頭將那個年代美國最重要的金融樞紐勾勒出來。

影片由查理·辛和邁克爾·道格拉斯領銜主演,該片與眾多商戰片一樣,在緊張快速的劇情和專業的術語中博得觀影者的喜愛。

作為一部每一個商學院學生必看的教學作品,再沒有哪一部電影,能把"貪婪"這兩個字刻畫得如此入木三分,電影採用雙主角:初出茅廬的不甘心和小散戶混的股票交易員巴德和華爾街在股票市場翻雲覆雨的金融大亨戈登·蓋格,兩人的目的相同,但慾望卻不同,跟隨兩個主角的相遇,故事由此展開。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華爾街是紐約曼哈頓區的一條街道,它的全長也就五百多米,自從美國取代了大英帝國成為世界霸權後,華爾街就成為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這裡人們聊天的主題,永遠都是金錢和權力。

有錢的人說,你要變得富有,首先就是要對金錢充滿慾望。

巴德的慾望就非常足,他即使生活窘迫,還是照樣選擇了將收入支付給身上的西裝行頭,而身為華爾街金融大亨的蓋格,在股票市場叱吒風雲,在他的眼中只有金錢和機器,絲毫不信任外人,正如他的言語一般:

"外面的世界市場肉搏戰,如果你需要朋友,就養一條狗。"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性格對立的兩人有著相同的目的:金錢,他們兩個人同時充滿了慾望,不過服務的方向卻不同,導演巧妙地藉著兩人的人物性格塑造,完成了他對這場電影深度的詮釋:喜愛金錢,人性深處的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人性的舞臺,金錢的傀儡

在《華爾街》這個劇場中:雙主角背後的雙線,指向了同一個寓意。

要知道,貪婪和道德倫理之間必須有一個平衡點,尤其在商界,如果失去了平衡點,人類生存的環境無非將是一個"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血腥世界。

導演斯通沒有在劇情中過分的展露商業性的特徵,而是將鏡頭的重點給到了兩位主角的人性,並藉此將影片的地位提升了一個質的境界。

①蓋格的貪婪並非錯誤

面對這樣一部雙主角的電影,我認為"副主角"蓋格對於影片的意味甚至高於"正主角"巴德,所以,我優先從蓋格身上入手。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演的戈登·蓋格是個異常複雜的人物,他不相信愛情、正義這些不標上價格的東西,他冷酷、自私,卻也從不掩飾自己的貪婪,他甚至公開地鼓吹"貪婪",這番演講儼然把貪婪奉為人類最高尚的美德:

"Greed,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is good."(沒有比貪婪更好的詞了)

"Greed is right,Greed works."(貪婪是對的,貪婪是有用的)

無論是他的動作,神態。還是語言,都繞不開"貪婪"這個詞,很顯然,影片成功的原因一般都得歸結於蓋格對"貪婪"定義的塑造,這是他的魅力,也是他能欺騙所有人的高級偽裝。

他不斷利用巴德的信任,一步一步地將其拖入早就設下的圈套中,成為他手中的"賺錢機器",甚至違背了當初與巴德的承諾,準備解散並賣掉巴德父親所在的航空公司。他想要貪婪感染巴德,想以此將他的商業帝國進一步的擴大。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在他第一次會見巴德在辦公室中的那副不可一世的態度,就已經決定了他和巴德是同一個世界的對立的人。

蓋格的貪婪無與倫比,但這並非就是錯誤的,相反,從一定程度上說,正是他的貪婪才能鑄就了他的成功。導演塑造這樣一個極具個性和魅力的貪婪大亨的目的,也絕非是警示人們遠離貪婪,去批判貪婪。

因為貪婪正是人們成長的動力,尤其是在商戰中,面對人性與金錢的較量,只有貪婪才能領你脫穎而出。正如恩格斯所言:"人類的貪婪、慾望和永不滿足,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槓桿。"

②巴德的貪婪並非正確

巴德,一個初出茅廬,又渴望賺快錢的毛頭小夥,儘管為此滿腔理想努力工作,卻終究還是掙扎在華爾街的最底層,即使到了今天,我們很多人依然可以從巴德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之所以《華爾街》能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它具有了這種對時代的穿越性。

他心底對金錢的慾望迫使他渴望攀上大亨蓋格這個大佬,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獲得了蓋格的五分鐘時間,並因此成為了蓋格的所謂的"心腹"。就像是如今時常會發生的一樣,蓋格成功地模糊了巴德的道德底線,巴德開始通過各種非法和擦邊球的手段,一邊協助蓋格,以便為自己創造了之前默默無聞時難以企望的財富。

他甚至利用自己的父親、同學、同事以及一切可能的機會刺探信息,並將此提供給蓋格進行股票內線交易,所幸最後幡然醒悟,力挽狂瀾的抨擊蓋格卻也親手毀滅了自己的成就。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他的貪婪——與其說是貪婪,不如說是慾望,在達到最高點時適可而止,最終被內心中正義的良知戰勝。這種貪婪的深根無疑成為了他前進的踏板,卻也最終是他前進的阻礙,但這樣的貪婪並非指向正確,因為在資本主義商戰中,這不過就是摧毀自己的一種方式。

"不可半途而廢"的道理反而映襯了這種貪婪,在華爾街這條金不眠的街道上,只有一直走到黑或許才是最好的歸宿。

人性貪婪的慾望和道德法律的交鋒從來沒有停止過,導演用這本不復雜的劇情演繹了一場精彩金錢和人性的博弈:從這兩個同一世界對立的人上看,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在只看金錢和權力的華爾街中,貪婪所帶來的成功並沒有終點,而人性背後的東西也無法被金錢取代

①貪婪所帶來的成功沒有終點

對於成功的定義,我想現在大多數國人衡量成功的標準,顯然是以一個人的財富、事業情況和權力作為尺度。這正和影片中的蓋格和巴德一樣,在他們眼中,擁有金錢的數量正是證明自己成功的最好方式。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然而在《華爾街》中,金錢和成功的衝突時刻存在,實際上,這種衝突也瀰漫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角落之中,或許我們會因為金錢獲得成功,又或許我們不會獲得成功的金錢,但無論如何都是依靠著貪婪,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的奮鬥歷程就好像是凸顯貪婪的進化史。

我們深陷其中,卻不知貪婪所帶來的成功並沒有終點。

②巴德也永遠不可能成為蓋格

在電影的結尾,有一個經典的場景,巴德對著蓋格說出了心中的那句話。

"我想我終於瞭解到了,自己只是福·巴德,無論我多麼想成為戈登·蓋格,我永遠只會是福·巴德。"

巴德無法成為蓋格,是因為蓋格的世界所能提供的東西根本無法代替巴德父親給他的,他不可能放棄感情去換取這種無止境的慾望的滿足,他無法做到像蓋格那樣冷血——蓋格早就已經失去感情和信任帶來的溫暖了。

冷血的英文原文是"No Feeling",也就是說,巴德擁有太多的"Feeling",太多的情感了,他始終信任身邊的人,無論是父親還是蓋格,皆是如此。

關於《華爾街》中金錢與人性的博弈,只有貪婪才是成功的罪魁禍首

他可以走向蓋格所在的那個只有金錢所帶來成功的貪婪世界,也可以邁向他父親所在的那個充滿情感,充滿溫暖和信任的平凡世界,這也註定了他所看到的世界會比蓋格看到的更廣。

所以巴德面對情與法的抉擇時,發現他無論再怎麼想變成蓋格,最終還是無法像蓋格那樣無情到底。金錢像一針興奮劑,還好巴德在陷入瘋狂之前醒了過來,不過他卻要因此面對牢獄之災。

《華爾街》這部商戰片最後的片段,是華爾街上下著濛濛細雨,我想,這也寓示著貪婪的遊戲沒有終點,只不過是換了個回合,換了個玩家而已。

就好像是那句永不磨滅的經典名言一樣:華爾街沒有雪,冷的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