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關於三國的起訖時間,歷史上有三種說法:

  • 第一種說法: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起至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
  • 第二種說法: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至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或奉天子以令不臣)起至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
  • 第三種說法:公元184年黃巾起義(諸侯並起)至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

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中,則對三國起訖時間有另一個時間說法,即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起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但無論哪一種說法,三國時期的首要人物必然是曹操,曹操是魏國的實際開創者。然其自迎奉獻帝至許都起至今,是集萬千評論於一身,褒貶不一,貶大於褒。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曹操 字孟德

易中天先生在其著作《品三國》的開頭有講到:

許多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有三種面目,三種形象。一種是正史上記載的面目,我們稱之為“歷史形象”。這是史學家主張的樣子。第二種是文藝作品包括小說和喜劇中的面目,我們稱之為“文學形象”。這是文學家藝術家主張的樣子。第三種是老百姓主張的樣子,是一般民眾心中的面目,我們稱之為“民間形象”,比如各種民間傳說和民間習俗、民間信仰,也包括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形象。

而三國中,這三種形象區別最大的,當屬曹操。

正史中的曹操,毫無疑問,是一位英雄,曹操以微弱之身起兵,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秀、滅袁紹、徵劉表,統一了當時的北部中國,為百姓贏得了短暫而珍貴的和平生活。同時,恢復經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促使中原地區政局穩定、經濟向好, 階級壓迫有所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唯才是舉,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網羅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於國於民有益,即是英雄

。用陳壽在《三國志》中描述曹公之語: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歷史上的文人,對曹操的評價也頗為正面。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然,對於文學作品與民間評價,則相距甚遠。尤其是曹操的民間形象,是狡黠奸詐的代名詞。其狡黠奸詐、心狠手辣,集中體現在四件事情上:

  1. 錯殺呂伯奢一家,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大不義的話,此其毒與奸;
  2. “官渡之戰”,許攸三揭曹操糧草儲備不足,此其奸詐;
  3. 迎奉天子至許都,欺負皇帝孤兒寡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其不義;
  4. 封魏公,晉魏王,欲代漢自立,此其不忠。

如此艱險狡詐、不忠不義之人,如何能上得了檯面、稱之為英雄呢?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先說第一點,錯殺呂伯奢一事,毫無疑問是錯的,是沒有人性道義的,但時代不同,不可同日而語,暫不在此做過多分析。而要將更關鍵點放在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後說的那句話,即“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

原文的出處是在《三國演義》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中,但《三國志》中並無此話的記載。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所注引《魏書》、《世說新語》及孫盛的《雜記》中有所記載。大體內容是這樣的:曹操因不屑於董卓為伍,拒絕董卓的任命,獨自抄小路逃出洛陽,路過好友呂伯奢家時,因某種原因,將其好友一家全部殺害。

至於因何原因殺害,《魏書》、《世語》及孫盛《雜記》中的記載略有不同,說法不一。

  • 《魏書》:“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 《世說新語》:“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 《雜記》:“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

三部著作都記載了曹操殺呂伯奢家一事,且如《魏書》,這部由北齊人魏收所著的紀傳體斷代史書,是在封建時代少有的維護曹操形象的一部著作,當然也是三部著作中最晚成書的,亦記載此事,故應該是真事。

至於曹操的殺人動機,按《魏書》的記載是正當防衛,當然,前面也說了,這部著作是相對維護曹操形象的著作,且成書時間較晚,故作者在抄錄時應該帶有主觀因素在裡面。

那麼我們再看《世語新說》和孫盛的《雜記》記載,其中都有一個關鍵詞——

“圖己”,即“謀害自己”的意思,因此殺害了呂伯奢一家,這是曹操多疑性格及當時的處境相結合的結果。而孫盛的《雜記》記載相對較為詳細,即曹操先是聽到屋裡有搗騰食器的聲音,估計也有磨刀聲什麼的,以為圖己,故起身拔出刀來殺了他們,後來才發現是誤殺,然後悲傷地(悽愴曰)說出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這是《三國演義》中:“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來源處。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

如果孫盛記載為真,則世人因演義的影響而對曹操所造成的誤解就實在是不合適的:

首先,殺害呂伯奢一家是錯誤的不假,但我也在前面說了,這是其性格多疑與當時的處境相結合的結果,曹操此時是被董卓通緝的,當然會多疑;

其次,曹操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時是“悽愴曰”,即很悲傷地說出這句話的,而在《三國演義》中,則是曹操在殺害呂伯奢一家後與陳宮一同出逃,在路上碰到好友呂伯奢,知道詳情是誤殺後,從背後又趁機殺害了呂伯奢,陳宮愕然,曹操很淡然地回覆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犯錯後的心情相差竟如此之大,著實不像早期的曹操;

再者,孫盛的記載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個人單指好友呂伯奢一家,曹操心繫天下,以“匡扶漢室王朝”為己任,只能犧牲呂伯奢一家了。可是到了《三國演義》,這個人變成全天下之人,曹操可以負天下之人,天下之人不可負曹操,這確實太奸險歹毒了,難怪陳宮會棄他而去,與呂布為伍處處與曹操作對。這確實不合理,演義畢竟是演義。

因此,對於第一大點說明曹操的毒與奸,應該是留有疑義的。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許攸三揭曹操糧草儲備不足

再講第二點,官渡之戰相持階段,曹操在快要撐不住的時候,許攸從袁紹處叛逃,至曹操軍營時,曹操可能正在洗腳,一聽許攸到來,光著腳就去迎接許攸。並摸著許攸的手笑著說:“子遠(許攸的字),你來了,我的大事就成了,(卿來,吾事濟矣!)。”

然後雙方入座,許攸問:“現在袁軍士氣正盛,曹公準備如何應對啊,軍糧可以用多久呢?”曹操答曰:“還可以支持一年呢。”許攸說:“不對,再講!”曹操再答:“還可以支持半年。”許攸說:“足下難道是不想打敗袁紹嗎,為何還不說真話?”這時,曹操也感受到,許攸剛從袁紹軍營過來,應該是掌握了一些情況,況且聰明如許攸,隱瞞是不可以了。這才如實說:“剛才是跟你開玩笑,其實軍糧只剩此月的份量,你說該如何是好”於是,許攸獻計說:“今曹公你孤軍獨守,外無援軍而糧食即盡,這是極其危急的時刻。今有一計,袁紹方面有糧食存於烏巢,雖然有士兵,但防備薄弱,如果派一支輕騎兵奇襲烏巢,燒其糧草,不出三天,袁軍必自己敗亡!”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許攸 字子遠

很多人憑這段對話,就說曹操是不真誠、奸詐之人,我感覺這有點附會之談。

首先,許攸是剛從袁紹處叛逃過來的,曹操這個時候是快支撐不下去,與許攸又是老早就認識了,且跣出迎之,但多多少少還是要保留一些,這是人之常情;

其次,對於普通人來說,對於熟悉的事件,很容易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在裡面,即兩軍交戰,支持方的謀士或主帥使用計謀戰勝對方時,會認為這是“足智多謀”的體現;而如果是敵方的主帥使用計謀戰勝支持方,則會默認對方是“陰險狡詐”;

因此,“官渡之戰”,許攸三揭曹操糧草儲備不足之事,是曹操奸詐的體現,應該是留有疑義的。至於許攸為曹操所殺(一說為許褚所殺),則實為許攸咎由自取之結果。

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三點,關於:曹操迎奉天子至許都,欺負皇帝孤兒寡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最為後人是津津樂道的話題,就連同時期的人也都多次講到這點,其中最為著名的乃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說的那句: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隆中對策

那麼,我們就要分析兩點:

一、曹操對獻帝有大不敬的行為嗎?

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嗎”?

兩者均無,至少在諸葛亮說出那句“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是沒有的。

諸葛亮說這句話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在十二年之前,曹操接受謀士毛玠的建議,並在董昭的幫助下,將獻帝從洛陽迎奉之許都。天子至許後,暫住曹操行轅,並獲得曹操極為細心的照料與維護。這點讓獻帝非常感動,即可下詔封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大將軍可是大漢王朝最高的職位了,地位高於“三公”(當然,曹操後面將這個位置讓與袁紹,這是後話)。這都是獻帝的自願行為,並未受到逼迫。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漢獻帝

有人說,曹操迎奉獻帝后的行為是假情假意,否則就不會發生後來的“衣帶詔”事件了。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天子至許後,沒過多久的安生日子,就與曹操發生矛盾。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董承。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洩,董承等人盡皆伏誅。劉備投靠袁紹。袁紹奉衣帶詔討伐曹操。

但是這個事件在史學界是有爭論的,史學大師陳邇冬先生與呂思勉先生都對“衣帶詔”事件表示懷疑,也許這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留待未來做更多的發掘再下定論吧。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衣帶詔”劇照

至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嗎?沒有。

首先,曹操奉行的策略是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

“奉天子以令不臣”即 “尊奉天子以令地方服從中央”,這是令不臣的含義。曹操本人及曹操的謀士也從來沒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話,說這句話的人是曹操集團的競爭對手,如諸葛亮、田豐等人說的。

其次,我們通讀三國也會發現,曹操的地盤沒有一個不是自己打下來的,曹操迎接天子後的武將,沒有一個是主動投靠過來的(其中的張繡還是在降了又叛、叛了再降的。),至於諸侯們,孫權、劉備、袁紹、袁術、韓遂、馬騰、劉表、呂布等,因為曹操“尊奉天子”之後,都以曹操“挾天子”為由,自立為王了。

所以,無論是“挾天子”還是“令諸侯”,其實曹操都未做過,或者他想要令諸侯,可諸侯們不同意。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封魏公、晉魏王

第四點,封魏公、晉魏王,欲“代漢自立”之說,是曹操為後世部分文人、民間說書之人所排斥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這點,應該是有的。

建安十八年(213年),漢獻帝“接受”董昭等人的“倡議”,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從政治角度講,魏國是漢朝的國中之國,是一個獨立公國,曹操地位在諸侯王之上。這個動作就與之前的行為大相徑庭了,性質有了明顯的區別。過去曹操東征西討後獲得的封賞還是作為一個“人臣”所應或能獲得的,但現在變成“國”了。所以,在冊封之前,曹操的謀士荀彧提出反對意見,曹操知道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如果曹操沒想法,為何是“心不能平”呢?而且曹操還是做了,荀彧最終憂慮而死。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荀彧 字文若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漢獻帝冊又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名義上還為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還原真實的曹操

但這裡我想表達一個觀點,即漢王朝自董卓亂京之後,實際上已是行將就木,天下本就不是一家的天下,漢可取秦而代之,魏為何不可取漢而代之。百姓需要的是一個統一、穩定的王朝,只有統一,百姓才有安生的日子。而對於這個王朝的統治者是姓劉還是姓曹,於百姓而言,都統一稱呼為皇帝。因此,這不應該成為百姓排斥曹操的原因。然後,因為後來文人墨客的不斷修飾與篡改,曹操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與其本來面目,有著巨大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