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孩子成績?你需要做到這個“價值投資”

大家在生活中碰到磕磕碰碰、或者心理有一些矛盾的時候,會去網上搜心理學相關文章,可能經常會看到“自我價值感”這個詞,也有一些朋友會來諮詢我或者其他的心理諮詢師,他們也有會聽我們提到“自我價值感”這個詞。

心理諮詢師對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視。其實我們的《優質父母365》課堂,跟大家聊的家庭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一個核心目標就是,幫助大家培育有自我價值感的孩子。

“自我價值感”是什麼

簡單的說,“自我價值感”就是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自我價值感”高的人,可以體驗到一種積極情感,他們會感到自信、自尊和自強。

“自我價值感”有什麼用

我認為“自我價值感”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激勵人奮進;第二,提升幸福感;第三,提高耐挫力。

這三點互相滲透。奮進本身,以及奮進過程中取得的成績,會讓人產生幸福感,幸福感反過來激勵奮進,以及提升耐受力,耐受力可以幫助人在奮進過程中克服困難,繼續奮進。

一個自我價值感高的人不會為了讓別人高興,而委屈自己;不會害怕別人嘲笑,而不敢開始第一次生疏的練習。一個自我價值感高的人會樂意努力嘗試,不會擔心失敗;會認真鑽研自己喜歡的事,不會在意這些事在被人眼裡是不是有價值。一個自我價值感高的人也不會害怕被別人拒絕,也不害怕拒絕別人;不會因為羨慕嫉妒恨而失眠,也不會把自己的開心快樂建立在別人的開心快樂之上。


想提升孩子成績?你需要做到這個“價值投資”


不要把“自我價值感”和分數掛鉤

但是我們不要讓孩子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學習成績上。如果孩子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我才是有價值的,雖然這樣孩子會拼命學習,因為他要證明自己有價值,但是這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首先你不會保證每次都能考第一,除非你是學霸。考試成績有波動太正常了,如果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學習成績上,那麼心情也會跟著考試名次走,一旦考差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這種感覺往往會影響之後的學習狀態,反而會越考越差。我們都看過很多這類故事,考試太緊張影響發揮,越在意名次,結果往往越考不好。

第二個原因,畢業後進入社會,就沒有這樣的考試了。生活和工作的考試題,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主觀題,沒有客觀打分,沒有明確的排名。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考試成績上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失去了自我價值,感受到深深的焦慮或抑鬱;另一種是想象一些對手,暗中較量,自己模擬出一個考試,但這肯定會影響人際交往。而且被他想象成“打分”的那個人,會漸漸地成為他自我價值感的來源,他的幸福感建立在了另外一個人身上。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想提升孩子成績?你需要做到這個“價值投資”


把“自我價值感”和努力掛鉤

比如我們鼓勵孩子學習,可以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看到你認真學習,很高興。”在這句話中,我們傳遞給孩子的,是兩種肯定,一種是對他認真學習的關注和肯定,一種是對他這個人的肯定。孩子也可以體驗到,他的努力讓他有價值感。

為什麼努力作為價值感是好事呢?因為努力是他自己內在的力量,和他可以自控的行為,不是一個外在的判斷標準,也不需要和別人比較。這樣的價值感獲得久非常穩定,而且只要他可以持續不斷控制自己努力,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越來越高,中也會激勵他更加努力。

而且努力是一個可以持續一生的行為,這也更符合我們現狀不斷髮展的社會的需求,可以讓孩子在未來保持持續的成長和競爭力。

在幫助孩子把自我價值感和努力掛鉤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關注點在努力本身,而不要放在努力的結果上。關注的是學習這個狀態,而不是考試成績這個結果。所以對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給與肯定,對成績要淡然。

我們始終要牢記,所謂孩子的成績,要用一生的長度去看,而不僅僅是學校裡的考試成績。關注努力,將會讓孩子收穫更多。


想提升孩子成績?你需要做到這個“價值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