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重要嗎?

風輕雲淡138605232


小學數學在整個教育階段都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教師應該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下面,樸新小編的大家帶來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預防錯誤發生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能保證在日常工作中不犯任何錯誤。但是我們可以用細心、耐心,將錯誤做到最小化。作為人民教師,面對教學事業,我覺得教師必須有強大的責任心。為了學生將來的學習,為了數學教學的發展,教師應當預防錯誤的發生。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一種“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觀念,對形成教學質量的要素、過程和結果的風險進行識別、監督,採取預防措施,降低教學質量缺陷的發生。預防教學質量的缺陷,教師需要更多的細心和耐心。在備課時,教師必須做到嚴謹、慎獨,即使備課本是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們不用向別人展示。即使是這樣,教師同樣應該高質量、高標準地要求自己。教師必須對所要講解的內容、課程有清晰的、條理的安排,這些都體現在了備課本上。

只有做到胸有成竹,只有有了完善的、充足的準備,我們才能保證有一堂順利的教學課程,才不至於在課堂上遺漏了什麼知識點。要知道教師一個知識點的遺漏,在學生身上體現的將是知識點的不足,甚至是知識的脫節。預防錯誤發生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師情緒的調節。生活中的瑣事可能會帶來煩躁,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引起不適,特別是學生的錯誤更會影響教師的情緒。教師能做的是改變自己的心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在處理教學問題時才能冷靜地思考,才會更加客觀,才不會有所偏差,從而才不會導致錯誤的發生。簡而言之,預防錯誤的發生,將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是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鼓勵全體學生參與

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針對的應該是全體的學生。不能否認的是每個班級都有每個班級的學習情況,每個學生都有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接收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到統籌兼顧,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教學上,由於學生所表現的知識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因而,在面對同樣的課堂講解時,學生給教師的反饋也是不一樣的。班集體裡面有出色的學生,有中等水平的學生,也有相對來說稍差的學生。根據以往的教學活動,我們可以發現數學課上活躍的都是那些跟上教師思維和學習節奏的學生,而其他學生要麼是著急跟不上學習,要麼就是徹底地放棄學習。更重要的是,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瞭解與友誼。教學不是一個人的事,只有整體學習的提高才會有力量,只有整體的進步才會有成就。

提高教學質量還要有基於事實的決策。事實來源於平時的教學,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或者困惑。決策是教師經過討論、實踐,再總結的結果。有效的決策必須以充分的、真實的信息為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而教師要將這些問題進行整理、分析,找出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邏輯關係,尋找教學的內在規律。同時比較實踐中不同解決方案的優劣,結合過去的經驗和直覺去判斷,最後做出決策並採取行動。基於事實的決策是總結經驗的優良產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決策的盲目和失誤,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當然,持續改進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另一個方法。教學就是一個不斷更新、提高和改進的過程。持續改進是指在現有教學水平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及管理體系有效性和效率的循環活動。教師要有強化意識,有追求卓越教學質量意識,在教學中應當主動地尋求改進的機會,不斷地提出新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取得教學質量上的進步。

2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

充分預設,提高教學準備工作有效性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準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在今年的教學中,課前預習,發給學生一份學案,讓學生有目的地預習,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進入獨學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進一步重視獨學的課堂檢查。還要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在變化中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一堂精彩的數學課取決於老師的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的程度。教師的教學方法夠靈活就能充分地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對於比較複雜的數學問題,應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由易到難,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學生,儘量讓大家能夠做到用舊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對於複雜的問題也不必要害怕。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油菜種植的計算,這道例題學生看在眼裡會覺得很亂、很雜,數據又多,無以入手。鑑於這種情況,我採取的方法是:由易到難各個擊破。首先要求學生身臨其境,把全班分成7組,第1組的同學就當有一畝地的農場主,第2組的當有2畝地的農場主,以此類摔倒,這樣每一組的同學都作為農場主,就會很快進入角色並認真的計算一年的產量。當大家作為小農場主時,當然對於那些計算產量或收入就會算得比較清楚,這時候再引入例題,學生學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了,就這樣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學習的興趣也會得到充分的激發。

3數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是教與學的整體

教與學,缺一不可。有的老師在講臺上講自己的,同學們在下面幹自己的。這種教課毫無意義,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現代教學中,應該是互動的時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會了,才完成了教學任務。讓學生思考、互教互學。這一招竟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被激活了,他們在課後積極地查資料、練動作、配音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我只是場上的“導演”和其中的一名“配角”演員。由此可見,教學應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實施的決策者,而是合作者、協助者和促進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發課程的教學內容。

教與學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雙方。教,是教學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學設計控制著教學節奏、教學方向、教學過程、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是教學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處在被動一方。但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要通過學生來完成,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思考是一種能力,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不是隻限於固有的模式,或是代公式,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且得出不同的結論,不要死板教條,要百花齊放,調動學生充分的想象及思考。不是教他們一道題。而是讓他們學會思考這樣的解題方法。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加以思考,並適時加以啟發、引導,使學生最終能夠積極進行思維活動,並且能夠觸類旁通。

就拿我的一個學生來說吧,經常老師說什麼,他記什麼;老師沒講到的,我也不會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現在,他自己在課前預習,每個人想的不同,提得問題也不同,五花八門。然後,在課上小組討論,老師總結,大家能充分開動腦筋,全部參與進來,自己想不到的,別人能提出來。同一堂課,收穫大增。

4小學數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培優輔差促中間。首先按照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差異,把全班學生相對分成優、中、差三個小組,優等生的複習以自主學習結合教師的點撥,中等生以小組合作結合教師的講解,差生以教師的輔導結合優生的幫助,設計練習時可以讓三部分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教師要充分把握練習的層次特點:基礎題、提高題、綜合開放題。在此基礎上分層練習:對後進生要求完成基礎題,並只求一題一解;對中等學生,除上述題外,再增做提高題;對優生,在中等生的基礎上增加綜合開放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練習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在複習時設計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要針對學生的知識缺陷、誤區、重難點、疑點來設計,讓學生通過比較、鑑別、互評等方法,加深理解,填缺補差,完善知識體系。

練習題的選擇要體現精選性原則。複習中的練習題必須精心選擇,題目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性、啟發性、代表性、綜合性。要選擇一些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題目讓師生共同進行探究,幫助學生從中找出規律與方法,達到解一題,通一類,帶一串。如,可精選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可以引申推廣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訓練、研究,以開闊學生的思路使學生通過複習有新的收穫,新的體會和新的提高。

練習題的設計要體現綜合性原則。綜合,就是將各個部分有機的結合,只有綜合的知識才能具有強大的活力,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知識綜合的程度反映一個人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高低。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又是創新性人才應具備的素質、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機是在學完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之後。所以,畢業數學複習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複習時,應將各部分知識納入數學知識的整體結構之中,綜合運用各部分知識靈活地解決各種數學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水平。新教材專門為此設立了“綜合應用”這一領域,我們除了要很好的利用教材外,還要在此基礎上增加練習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哈爾濱新區教師宋哥


小學數學重要嗎?我作為數學老師,我肯定說很重要。

上次看了個新聞,印度為了證明建築工程已超越中國,然後飛速的建了棟樓,並且上了電視,舉國歡慶,結果沒多久,樓斜了。😊😊😊。印度人雖然嘴巴不服中國,但內心估計服了。印度失敗的原因就是根基淺。

大家都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要真的想建好萬丈高樓,就必須認真做好根基,地基打不好,打不紮實,偷工減料,這棟樓遲早會傾斜,甚至塌掉。所以基礎很重要。

小學數學是所有數學的基礎,雖然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但從數學結構來說,每道題都可以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鍊,有句話說得好: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說明要提高一個人的思維,你必須得認真思考,而小學畢業試中只考語數英三科,平時家長和老師都只重視這三科;三科中數學是最需要思考的,所以可以看出數學的重要性。再有如果跳過小學數學,直接學初中數學,那麼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肯定不夠,學習就會舉步艱難,更不用說去學習空間思維更強、抽象思維更強的高中數學了。

所以家長們要重視小學數學不單是為了考試,更多的是為了鍛鍊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賓哥數學


早晚都會的,多麼武斷的一句話。假定嬰孩時期不經過爬行以及站立練習,你能小跑起來?所以不要忽視小學六年的基礎階段。數學也不只是計算,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邏輯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基礎教育這個載體。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下面介紹下小學數學究竟學什麼?

小學數學內容

從教材上大致分為:數與運算,幾何圖形,度量衡,應用以及代數初步幾大部分。

大部分是螺旋式課程編排,基礎不好就比較難學好下一階段。比如幾何知識。

低年級以點線面體基本認知為主,高年級研究更深入周長,面積,體積,表面積,圖形組合變化等。到初中還是會繼續研究幾何。空間思維的建立,不能說沒有小學階段基礎的功勞吧。

結語

萬地高樓平地起,數學的意義是不正是通過對數學工具,研究事物的內部聯繫嗎?概念工具沒掌握,其他無從談起。

歡迎多多贊,轉,評支持原創精品回答。

關注頭條號,學習更多好玩的數學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重要,不過重要的是小學數學本身,而不是小學數學成績。

因為小學數學雖然簡單,但是其實從內容上已經濃縮了人類上千年的知識積累。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解決問題能力,都會這這短短几年有一個飛躍。

另外,小學數學內容雖然簡單,但是所承載的數學思想,基本上已經把人類日常生活學習所需的基本思想都覆蓋了。比如分類,化歸,對應,函數等等,中學大學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深化,把思想具體化為各種方法而已。

還有點容易被人忽略。由於數學學科嚴謹和抽象的特點,初學的孩子很容易犯錯,這種反覆出現錯誤並糾正的過程,對一個孩子的意志品質也是很好的磨鍊。

可以說小學數學是最重要的一門科目也不為過。


麗老師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是很重要的,它是為了將來孩子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而且小學數學並不只是單純的計算,每個年級的內容都不一樣,我的看法是小學數學是很重要的,因為數學的學識是緩緩性口的,基礎沒學好的話之後的學習會很困難。

打個比方,為什麼建築房屋時要先打地基呢,因為根基很重要的,根基不穩定很容易讓房屋出現倒塌的隱患。

小學數學可以說是數學學科的基礎了,雖然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和一些公示的運算,但從數學結構上來說,每道題都可以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鍊,有句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就說明了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是有多重要。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讓孩子把“根基”打牢固,平時課餘時間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相關的數學培訓課程,對於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可以瞭解瞭解火花思維,國內算是比較專業的課程了,比較受孩子們喜歡,課程有趣不枯燥,能帶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小數課代表


本人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個人認為小學數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主要說三大點:一、小學數學其實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從小要培養孩子的數感,並且讓學生了解數學無處不在,很多領域都離不開數學知識;二、學好數學,其實也是學好其它科目的基礎。比如說一個學生,如果她數學不太好的話,一般化學、物理等理科都不會太好,這是因為這些理科知識一般相互貫通的。三、學習數學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不僅僅是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理解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小學數學廖老師


數學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難度相應的增大,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並不是是說所學知識多重要,因為這些知識是遲早會的,而是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思考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這些都是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的,這階段也是可塑性最強的。這時候就像一張白紙。對他提前規劃,做好結構佈局。畫出來肯定是一副好作品。如果不重視小學階段的學習,後面的學習會遇到很多的阻力。

這裡討論的是普通的大多數,少部分自覺有天賦的另論。


小學數學易錯點


感謝給個贊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0a85ff4d1b54c9d92d400100d496407\

常青藤TF


先表明觀點:重要,肯定重要!

題主說的“就是計算”其實對也不對。

說“對”是因為整個數學學習“計算”可以說幾乎是貫穿始終的。一個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好壞會嚴重影響到總成績的,比如我們常見的“粗心”、“計算太慢”、“答不完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孩子的基本運算能力不足。

說“不對”是因為整個小學的數學其實涵蓋了數論、計算、幾何、統計以及解決問題(即應用)等多個部分,而“計算”雖然貫穿始終,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而已。

數學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其邏輯性,我們簡單的理解就是前面基礎不好後面就很難學好。所以小學數學不能輕視,基礎一定要紮實。而“解決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用題,其細化之後又會出現很多類型的題目比如行程問題、相遇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盈虧問題、和差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其實它們都不是隻存在於課本的“數字遊戲”,而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絕對不是說會個計算就可以了。實際上就算是計算,如果小學不紮實,到了初中接觸到函數(大概是初中最難的不分了吧)之後也會深受牽連。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吧。

如果題主覺得是因為現在孩子在學的數學太簡單了,而學校或者老師的要求又特別高,比如作業還很多,在您看來大都是在重複的浪費時間,那麼我建議您可以考慮給孩子超前學或者學習一下奧數。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小學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機械式的解題套路要有,但不能過多。

更多的時候,解題可以捨近求遠,就是不要用所謂的公式解題,而應該讓學生自己思考方法。當一個學生解一個題,繞了很多彎路才做出,這時千萬不要否定他的解法,因為這樣的學生更能思考,更能學好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