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自然地理常識:天干地支

“夫幹猶木之幹,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取義於樹木的“乾枝”,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干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天干地支,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春秋戰國時期又採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紀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西漢末始又用干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曆書月名開始注以干支,北宋時又將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註記,這就是干支歷(甲子歷)。

而天干紀年與十二生肖紀年也是息息相關。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表)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裡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醜”的干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以此類推。(如下表)結合實際瞭解“十二地支”這六十對干支,天干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己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公共基礎知識自然地理常識:天干地支

關於天干地支的算法:

(年份- 3)/10餘數對天干: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餘數是1即為甲;

(年份- 3)/12餘數對地支:如1894-3=1891 ,1891除以12餘數是7即為午,即1894年是甲午年。

公共基礎知識自然地理常識:天干地支

【例題】以中國古代傳統農曆中的干支紀年來計算的話,2017年為丁酉年。下列有關干支紀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干支就是十二天干符號和十個地支符號的總稱

B、干支紀年以六十年為一甲子,即以六十年為一週期

C、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初期,通行於東漢以後

D、2018年在農曆上為戊戌年

【答案】A。解析:天干地支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A錯誤。故本題答案為A。

文/淮安就業人才網(hajyrc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