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前序

自从飞机进入战场后,制空权就成为了英、法同盟国和德意志争夺的一个目标。双方争夺制空权,这就成就了飞机产业,让战机这一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就出现了不少名机,如莫兰-索尼耶单机翼飞机、福克战机、小狗式战机、波尔特11、信天翁等。这些战机各领风骚一段时间,曾让对手闻风丧胆,但是他们都逃不过自身的命运和历史的淘汰,有新机的上场,就会有老一代功勋机的谢幕。下面就由“天明”带大家走进德意志战机“嗜血双翼”—信天翁取缔福克战机的“福克式灾难”神话。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信天翁D-系列”战机大战,英、法同盟国战机


正文

“福克式灾难”神话破灭

“福克E-Ⅲ”战机1913年开始研制,1914年5月试飞成功,1915年中服役进入战场,在短短的几个月后,便压制英、法同盟国的战机,使英、法同盟国战机损失惨重,并得到了“福克式灾难”的称号。它让制空权从英法同盟国回到了德意志的手中。英、法同盟国的“纽波特11”和“小狗式战机”服役后,它们以轻巧灵活的战斗方式压制福克式战机,战场上的制空权又重回英、法同盟国手中。从此“福克式”功勋战机已老,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福克式灾难”不再是神话。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福克式神话败落


战况巨变,信天翁飞机制造厂接重任

英、法同盟的“纽波特11”和“小狗式战机”的服役,给德意志空战上带来了很大的劣势,让德意志手中的战场制空权又重新回到了英法同盟手中,战场受到了压制,形势不容乐观。而临时针对性的研发一款英法同盟“纽波特11”新型战斗机需要大量的时间,战况却不等人,“福克式”战机又已经衰落,于是德国只能将这重任放在之前表现优的异侦察机“信天翁C”的信天翁飞机制造厂。“信天翁D-Ⅰ”就根据“信天翁C”侦察机制造出来。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上图为“信天翁D-Ⅰ”飞机,上机翼在驾驶舱上方

信天翁D-Ⅰ/Ⅱ战机研制成功

“信天翁D-Ⅰ”战机是一款单座、双翼战斗机,为了满足机动性的需求设计了副翼,机身气动满足流体力学,成水滴状,全身蒙皮盖板由轻木制成。这样的设计相比机身采用帆布表面,既实惠又耐用,增大了机身强度,据说重量还相对较轻,在战场上不易破损。动力系统采用了“戴姆勒D-Ⅲ”发动机,达到了160匹马力,当时算是一款功率较高的发动机。发动机前方螺旋桨有一个半椭圆状的整流罩,巧妙地将发动机隐藏住。武器系统安装了两挺斯潘道口径为7.92毫米的机枪,并能同步射击。“信天翁D-Ⅰ”战斗机由于双机翼布局,一个在飞机顶部一个在飞机的机身,遮挡住了飞行员的视线,于是“信天翁D-Ⅱ”战机在“信天翁D-Ⅰ”战机的基础上将机翼往下安装了一点,让飞行员在机翼上方达到更好的对战视线效果,这时“信天翁-系列”的两种战机基本研制成功。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此图为“信天翁D-Ⅱ”战机,上机翼稍往下移


信天翁飞机制造厂,不负重任,获得战果

1916年9月,这两款战机服役部队。9月中旬,飞行员“沃尔克”驾驶“信天翁D-Ⅰ”战机和其涉猎队成员与英、法同盟战斗,在己方无损伤的情况下击落了英国战机5架,此时“信天翁D-系列”战机初露锋芒。在之后的战斗中“信天翁-系列”战斗机越战越勇。1916年9月“沃尔克”涉猎中队一共击落英、法同盟国战机25架,到了10月“沃尔克”的战果达到40余架。这样的战果充分体现出“信天翁D-系列”可怕的战斗力,同时证明信天翁飞机制造厂在“信天翁D-系列”的研制是成功的。

战机升级,嗜血双翼“信天翁D-Ⅲ”即将问世

“信天翁D-Ⅰ/Ⅱ”战机取得惊人的战果后,德国对此飞机感到十分满意,对“信天翁D-系列”战机进行了追加,并催促信天翁飞机制造厂将“信天翁D-系列”的下一款飞机升级出来,而且还对其设计提出要求。希望机翼能采取法国“纽波特11”战机一翼半的形式。这种“一翼半”形式机翼就是采用“V”字型的支架支撑上下机翼,并且下机翼的弧长要短于上机翼。这种机翼略带后掠,翼面带点弧形,由法国纽波特公司总设计师古斯塔夫·德拉热设计出来的一种机翼模式。采用这种机翼能够让“信天翁D-系列”战机的机动性更上一层楼,保持了转弯的灵活性和单翼的高速性,在近身“狗斗”上更具有优势,飞行员的观察视野也有增大。但是由于前线战况紧急,英法同盟国也加速新型飞机的研发,让信天翁飞机制造厂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反复验证飞机飞行的安全性,所以给“信天翁D-Ⅲ”以后系列的飞机留下了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此飞机是法国“纽波特11”,“信天翁D-Ⅲ”后的飞机就是模仿这机翼


“信天翁D-Ⅲ”战机参数状况

“信天翁D-Ⅲ”战机是一款单座双翼飞机,机长7.33米、翼展9.04米、机高2.85米,空重687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37公斤,最大飞行速度187千米每小时。武器系统在座舱前安装了两挺口径7.92毫米的斯潘道机枪。动力系统在之前两款飞机上略有提升,安装的是“戴姆勒D-Ⅲa”水冷式发动机,达到了170匹马力。采用了纺锤状机身,继承了前两种飞机的优点,采用轻木质骨架,胶合板蒙皮。机翼根据军方要求,采用了“一翼半”式机翼,两翼之间除了V型支架支撑,还有钢索对机翼进行加固。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此图为“信天翁D-Ⅲ”战斗机,机翼为“一翼半”


初入部队,显优异性能

“信天翁D-Ⅲ”战斗机于1917年初服役部队,由于“信天翁D-系列”战机在部队展现出它优异的战斗性能,所以大家对这款升级版战机充满着期待。“信天翁D-Ⅲ”战斗机被飞行员试飞后,与之前的“信天翁D-Ⅰ/Ⅱ”两款战机对比,它的爬升率和速度有着很大的提高,让当时将士欢呼不已,大家都想分配到这款新机。但是由于飞机数量有限,最先分到“信天翁D-Ⅲ”战机的中队是德国的第24狩猎中队和第5狩猎中队。

制造神话——“血色四月”,取缔“福克式”战机神话

“信天翁D-Ⅲ”战机列装德意志空军后,在德国的第24狩猎中队和第5狩猎中队的驾驶下,马上就获得惊人的战果。1917年1月就击落了英、法同盟国战机31架,2月击落65架,3月更加恐怖,被击落战机架次达到150余架。这对德意志空军将士来说是一个令人欢呼、振奋的消息,但对英法同盟国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然而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正向他们慢慢走来。1917年4月9日,英、法等同盟国联合,打算从法国北部发起进攻,全面驱逐德国战机出战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飞机较轻、飞行速度慢,英国皇家飞行队路遇强大的西风,将飞机吹到德军阵地,这犹如羊入虎口。英国皇家飞行队在德军地面火力和“信天翁D-系列”战机的双重夹击下损失惨重。仅前五天就损失了131架飞机,105位飞行员战亡,这对英国皇家飞行队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战后统计仅英国就损失飞机368架,损失飞行员500余位,这就是“嗜血双翼-信天翁D-系列”战机战出来的“血色四月”取缔了“福克式”战机的“神话”。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血色四月”恐怖空战


隐患显露,战机升级

随着时间推移,“信天翁D-Ⅲ”战机的隐患逐渐露出。许多飞行员发现,“信天翁D-Ⅲ”战机在俯冲的状态下,机翼出现共振、颤抖,甚至会出现下翼掉落导致坠机现象。遇到这种状况部队要求信天翁飞机制造厂给出补救维护措施,信天翁飞机制造厂给出的方案是加强机翼支撑。对于这方案“天明”个人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决策,而现实也证明了“信天翁D-Ⅲ”在加强机翼支撑点后,还是会存在共振、抖动的状况。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最后德国和信天翁飞机制造公司选择了重新研发“信天翁D-Ⅴ”,他们认为在新机型上不会出现这种机翼共振、抖动现象,同时也想在新型机上将“信天翁D-Ⅲ”战机的性能再提升一个档次,能够在后面的空战上取得更好的成果。“信天翁D-Ⅴ”战机在4月末成功制造出来,对这消息德军大为满意,迫不及待对这种新型战机下了订单。1917年5月“信天翁D-Ⅴ”抵达前线战场,虽然它在战场上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机翼共振、抖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后来这个问题一直跟到“信天翁D-Ⅴa”型战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信天翁飞机制造厂加固机翼撑杆和固定支点,他们不惜加重飞机的重量,更换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最终结果却不如人意,问题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

航空发展史:嗜血双翼“信天翁”战机,取缔“福克式”神话(五)

出现隐患后,坠落的“信天翁D-Ⅲ”战机


后序

总结

“信天翁D-系列”未解决机翼问题的主要原因

“信天翁D-系列”战机可以说是德国在一战期间的王牌战机,为德国空战立功无数,它一直伴随着德国到战争结束。纵观它一生戎马,成也萧何败萧何,皆在“信天翁D-Ⅲ”仿制纽波特11的“一翼半”机翼上。“天明”为什么会对“信天翁D-系列”战机有这样的评价呢?

一、信天翁D-系列战机在“信天翁D-Ⅲ”战机仿制法国“一翼半”机翼后,加强了飞机的高速性和爬升率,加上让飞机使用胶合板蒙皮,加强机身表面的硬度,让“信天翁D-系列”飞机的性能和战斗力达到巅峰,但由于盲目仿制敌国飞机的优点,并未结合本国飞机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改进,所以并没解决这个问题。

二、这种机翼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下机翼在原有的两个主固定支点换装成“V”字型支架。因为减少了下机翼的主要承力支撑点,在飞机俯冲时机翼承受过载力较大,所以会出现机翼共振、抖动等现象。

三、发现问题后,对飞机进行整改并没有彻底分析问题的原因,只注重飞机性能,忽视飞机的安全隐患。在这方面奥匈帝国比德国要做的好,他们针对了“信天翁D-Ⅲ”战机机翼脆弱的缺点,重新设计内部结构,加粗了其骨架和连接处。所以奥匈帝国生产的“信天翁D-Ⅲ”战机并未出现机翼断裂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