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公司怎麼發展業務?或者怎麼宣傳,讓客戶看到我們?

黑褂子與白襯衣


勞務公司取消,總包單位如何應對?

2018年必定是包工頭數量井噴的一年!原來在老闆手下幹活的帶班,搖身一變註冊公司成了法人!原來的包工頭老大,一下子小弟各奔東西!

點擊免費下載海量工程資料

一、取消歷程

2016年4月份,住建部批准浙江、安徽、陝西3省開展建築勞務用工制度改革試點,取消勞務資質辦理和資質准入。

2017年3月份,住建部市場司17年要點提到:積極推進建築用工制度改革。研究取消建築施工勞務資質,大力扶持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發展。促進建築業農民工向技術工人轉型,著力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創業。研究建立建築工人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以專業企業為建築工人主要載體,推行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研究制定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

這標誌著全國取消勞務分包資質,走上倒計時!從此,包工頭將進入一紙營業執照就能幹工程的年代,創業成本1000元。

提示:建築市場要推動勞務企業向專業企業轉型。發展木工、電工、砌築、鋼筋製作等以作業為主的企業!就是說:勞務工序承包在提上日程!各計各價,誰拿誰錢!可行與否暫且不論。

二、先看看市場背景

1.古往今來包工頭,關係是第一位!是拿到工程的保障!資質只是附屬必需品,可以借可以辦,總之比較好解決!大包工頭有大關係吃紅燒肉,小包工頭有小門路喝骨頭湯!

2.鐵打的衙門流水的長官vs難變的隊伍!先說大包工隊:一方面,一些隊伍戰鬥力強,資金雄厚,自帶技術,為公司的發展出了力。另一方面,一些隊伍戰五渣,關係雄厚,需求也是賺錢!有更甚者,要挾了總包方!總包方利潤薄如紙片,甚至貸款殘喘!生存艱難的新時代企業老總們,看著大包工隊的利潤眼冒精光!

3.國家在大力的反腐。同時,國家的幹部是國家繁榮的基礎,受過高等教育,能做到領導,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領導人比誰都清楚:不讓馬兒吃草,馬兒長不好!國企混改的本質,不管是要社會資本參與進來活躍經濟,還是提高國企的競爭實力,作為企業經營的中層以上領導,持股經營是必然,這是推進企業走上向好發展的基礎!

4.外部環境要求央企要做出改革!一些央企開始摸索改革,自建架子隊、誠信勞務隊、合作勞務隊開始出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三、總結兩個信號

創業、改革!

四、勞務公司爆發式出現,總包單位如何應對?

2018年必定是包工頭數量井噴的一年!原來在老闆手下幹活的帶班,搖身一變註冊公司成了法人!原來的包工頭老大,一下子小弟各奔東西!

第一類企業:任它風雲變幻,我自巍然不動

以前該用的勞務隊還用,資質於我何妨?勞務更容易進場更容易付款,呵呵!

預計這類企業佔多數,原因一是勞務資質取消沒給總包方添麻煩,二是總包方沒有那麼多人力和人才作變革!原來一個包工隊老闆把一個結構都管下來了,自己小包給自己的帶班:鋼筋班、水電班、木板班、混凝土班。以前項目部只針對包工頭老闆。現在老闆的小帶班都成了公司法人,都單獨來要錢,還不會開發票不會記賬不懂流程!項目部怎麼對付的過來?

以前挺好,我自不動安如山!不違法。

第二類企業:坐觀同行先行,牆頭左右搖擺

點擊免費下載海量工程資料

一建成立專業公司,好!學!

二建成立架子隊,搞不動!不能搞!

三建發佈誠信名單,沒搞好!再看看!

四建自建勞務公司,在搞什麼?

取其優良,棄其糟粕。學形容易,學神難!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類企業:風來涼雲來蔭,穩步推小步行

上級公司叫怎麼幹,我就怎麼幹!

第四類企業:有風雲則來雨,堅決挖坑引水

大的改革必有試點,先分析當下弊病,領會改革方向,向著改革的方向除去弊病。

提示:國家改革從沒停歇,從沒有一種模式能百年不動。或許企業掌門人想我在位三年五年不變革沒事,但改革洪流豈是個人能擋?企業會記錄每一年的變革,國家會看到你的消極和努力!

作為總包單位,國家給予了諸多的便利和優惠,而站在歷史的角度,國家也賦予了我們歷史使命,要思考:需要怎麼配合國家需求,創造更加合理的勞務供需?

五、改革來了,包工頭何去何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施工企業站了一個“流”字,誰能10年不變?改革來了,即是挑戰,更是機遇!國家可以原諒一次私企原罪,現在真正走上了繁榮富強,在強調依法治國!還會原諒你第二次嗎?抓住機遇,乘勢而為!

對大包工頭借勢,真誠合作共同參與,資金領路資源供需。

對小包工頭順勢,積極主動整合發展,加減乘除做大做強。

對小帶班兒造勢,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專業精通人格帶路。

建築行業的這些風口你都知道嗎?

來源 : 建造工信息平臺

近期是政策的密集出臺期,因此,如何抓大勢借“風口”異常重要,那建築行業的風口有哪些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01

基礎建設投資規模繼續擴大

2016年,受益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三大國家戰略穩步推進,各項基建投資規劃呈波濤洶湧之勢。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188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4%,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提高到20%。當前,部分省份的2017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已密集出爐,無論是哪個省份,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領域的項目投資,均佔據了重要地位。這些投資計劃和發展趨勢必將為建築行業企業發展指明方向,並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02

PPP運營模式仍是助推利器

這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密集發佈各領域“十三五”規劃,多部規劃中提到以PPP模式促進發展,其有望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抓手。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當前PPP項目已經超過15萬億元,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刷新當中,對於傳統項目僧多粥少的局面,PPP項目的出現無疑給建築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PPP模式下的投資項目盛宴已經來臨,建築業中小企業如何把握機遇,分得PPP的一杯羹,還需進行戰略調整。

03

裝配式建築大勢所趨

裝配式建築作為行業邁向工業化的一大轉折,是建築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也因此不斷迎來政策東風,國家層面及全國各地均設定了裝配式建築的相關發展目標,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裝配式建築有利於全面提升建築業生產效率、減少建築垃圾排放和汙染、解決現場施工質量通病,延長建築使用壽命。同時,裝配式建築也是我國建設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選擇。

04

“一帶一路”為走出去提供機會

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3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隨著國內總體投資增速放緩,拓展國外市場成為建築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帶一路”政策正好為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發展機遇。據悉,其沿線60多個國家相當一部分正面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其相關投資也主要投向了電力工程、交通運輸、房地產、石油化工、通信工程等領域,這對我國建築企業而言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05

互聯網+建築,大有可為

2016年9月,住建部印發《2016-2020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旨在增強建築業信息化發展能力,優化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環境,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建築業發展深度融合。此政策的頒佈將加速推進建築業信息化的進程。建造工作為建築勞務領域最優質的互聯網入口,利用在建築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雙重優勢,打造了建造工APP為載體的移動端實名制管理解決方案,深受建築勞務企業的青睞。其他互聯網+建築的創新也等待著建築企業及互聯網企業深入挖掘。

聽風識鳥,謀定狠取!相信只要善於把握機會,積極進取的建築企業一定會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建築行業或將面臨一場變革,工程總承包(EPC)迎重大利好!

EPC工程總承包逐步成為發達國家工程建設管理主流模式之一。我國EPC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化工、石化等領域已取得不俗的成績。然而,EPC模式在房屋建築領域卻較少應用。建築行業或將面臨一場變革,工程總承包(EPC)迎重大利好!

近期,住建部發布《關於促進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建市[2016]261號)。決定簡化《工程設計資質標準》(建市[2007]86號)中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資質標準指標,減少建築師等註冊人員數量,取消技術裝備、標準體系等指標的考核。只要有1名一級註冊建築師,就可以成立一家合夥企業形式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該文件一經公佈,行業一片譁然。各種言論層出不窮,有叫好的,也有擔憂的。但是,有一點是都認同的,就是標準降低,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建築設計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這一舉措,表面看來跟建築施工企業關聯不大,其實不然。近半年來,住建部政策文件不斷出臺,力度一個比一個大。在這些“大動作”的背後,其實是住建部調整建築業組織結構的整體規劃。

而簡化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資質標準,可能是為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鋪路!

工程總承包(EPC)迎重大利好

今年8月份,住建部印發《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第十五章第二項中寫到:“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促進設計、採購、施工等各階段的深度融合。”此後不久,住建部就開始出了一系列政策。

1.簡化建築企業資質標準

10月份,住建部公佈《關於簡化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的通知》。除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註冊建造師、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考核

這一舉措,可以理解為“降低”資質標準。一段時間內,是否會出現大量提出資質申請或資質升級的建築企業,還有待觀察。

2.簡化設計事務所資質標準

自2017年3月1日起,減少建築師等註冊人員數量,放寬註冊人員年齡限制,取消技術裝備、標準體系等指標的考核。

根據新的標準規定,最少只要有1名符合條件的一級註冊建築師,就可以成立一家合夥企業形式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可以想象,這樣的標準也會造成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大量新申請的設計事務所。

3.加劇行業競爭,新生企業難生存

如果“大量”誕生新的建築企業和設計事務所,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生存下去。

首先,行業內的競爭更加殘酷。新申請的企業資質等級低,無法同大中型企業較量。以建築工程類別為例,雖然承接工程的範圍擴大,但是資質升級的考核指標也提高了不少。想要達到業績考核的要求,並不容易!

其次,數量上的“氾濫”,必然導致質量上的“良莠不齊”。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存活下來。也就是說,在未來1~2年內,可能會有大部分新申請的企業退出建築市場。

最後,經過一輪篩選後,留下來的企業雖然有能力,但是實力還不足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如何穩步向前呢?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朝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方向。另一個,是“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這個鮮有企業嘗試!

4.設計和施工分開,弊大於利

當前我國建築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方式,基本上設計和施工總承包是分開的。對於建設單位來講是好事,可以分開招標,減少支出。對於建築企業來講,設計和施工分開未必值得高興。

第一,業主的“蛋糕”就那麼大,設計單位多拿,施工企業就少拿。

第二,既然是分開的,不存在誰指揮誰的問題。合作過程中,步調可能不一致,要不圖紙跟不上工程進度,要不圖紙不切合實際情況,難施工。

第三,即便是想聯合,但是互相瞧不上。說白了,你是白領坐辦公室的,我是工地上風吹日曬的,尿不到一個壺裡。設計單位“架子大”,施工單位脾氣大,各自都有一定規模,誰兼併誰都不願意。

簡化資質標準後,新申請資質的建築企業和設計事務所大量出現,行業競爭大大加劇。是時候轉變思路了!

5.設計和施工“合體”,有利無弊

如果各自分開,在本行業內遵循固有的發展模式前行,結果就是都成為“蝦米”,被小魚和大魚吃掉。如果聯合起來,成立“設計-施工總承包”企業,可以說打開了一扇門。

首先,“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成本低,競爭力大。聯合起來的雙方都是小企業,人員、設備都有限,各項成本都不會高,報價自然就低。業主自然是高興的,招投標時的成功機率就大大增加。

其次,“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磨合時間短,施工效率高。設計施工一體化,雙方的步調更容易協調。圖紙與施工配合是同步的,出了問題可以及時處理,整體施工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真要說有什麼弊端,就是打響知名度比較難而已。

6.背後是整個行業的架構調整

由此,我們也可以大概描繪出整體的改革思路。這是一場從下到上的改革!

第一,降低行業門檻,擴大競爭,施加壓力,讓市場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

第二,小型企業要生存,要麼抱團,選擇工程總承包模式;要麼走專業化道路,在細分領域發展。

第三,小型聯合體的工程總承包模式,將給中型企業帶來生存壓力。小型聯合體的成本低,報價低,將成為行業“小強”。中型企業雖然在實力上佔據優勢,但只是一時的,很難長久保持下去。最終,這些企業會去兼併有實力的設計單位,朝“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發展。

第四,大型企業和部分實力強的中型企業,有實力、財力的支持,引領行業向建築產業化、工業化轉型。

工程總承包全解析

1.什麼是工程總承包?

工程總承包是國際通行的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是指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採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並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等全面負責。

2.工程總承包包括哪些方式?

工程總承包的實施方式包括:

  • 設計採購施工(EPC)/交鑰匙總承包

  • 設計—施工總承包(D-B)

  • 設計—採購總承包(E-P)

  • 採購—施工總承包(P-C)等工程總承包方式

從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施工總承包(D-B)、採購—施工總承包(P-C)是相對容易推廣的方式。

3.住建部門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

住建部在《關於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建市[2016]93號)中要求:建設單位在選擇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時,優先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政府投資項目和裝配式建築應當積極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4.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

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應當取得工程建設類註冊執業資格或者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擔任過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設計項目負責人或者施工項目經理,熟悉工程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同時具有相應工程業績。

5.工程總承包項目如何分包?

工程總承包企業可以在其資質證書許可的工程項目範圍內自行實施設計和施工,也可以根據合同約定或者經建設單位同意,直接將工程項目的設計或者施工業務擇優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

僅具有設計資質的企業承接工程總承包項目時,應當將工程總承包項目中的施工業務依法分包給具有相應施工資質的企業。

僅具有施工資質的企業承接工程總承包項目時,應當將工程總承包項目中的設計業務依法分包給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企業。


孫遠遠


勞務公司做業務,我的看法是膽大心細。為什麼呢?對於勞務而言,有職業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勞務。

要做好勞務市場業務,最主要的就是信息收集。你要定位好自己的業務範圍,然後又針對性的工作,只要有的放矢,工作還是比較好開展的。我的看法是,搞好和人社部門的銜接,隨著勞務市場服務的精細化,人社部門將勞務經濟作為了一項重點工作。所以這是一個大蛋糕,要做好做活。其次是自己注意收集客戶信息。比如村、社區等,平時多走走,就把信息瞭解到了。這樣如果有業務,巧婦就有了有米之炊。最後還要做好和勞務需求單位的聯繫,隨時掌握一手信息。

做勞務宣傳,我認為還是需要自己的品牌,把宣傳做好了,幾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辦一個微信公眾號、比如建幾個微信群、比如有一個軟件平臺等,都是做好宣傳的基礎。任何事情,都需要努力和付出智慧,就一定能做好。





娛樂音時空


分析一下什麼會需要勞務公司的服務,應該主要分三大類吧,第一類是工地上工頭或者小老闆,第二類是一些個體工商戶企業,第三類是各大政府部門。第一類可以試一試在各大建築工地附近餐館鋪上公司廣告,一些工頭和小老闆到餐館吃飯容易看到。第二類可以安排人員在政府辦證大廳幫助個體工商戶辦理手續,順帶得到他們的聯繫方式並表明自己以後能幫他們做一些勞務上的工作。第三類就要時刻關注政府部門發佈的公開招標文件,及時做好準備,參加競標。希望可以幫到你。




夢中的風


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上游還是下游!簡單說說吧

上游你們真對的就是一些勞動力流動快的企業,這個只要你快速的和他們嫁接就可以了啊!這個沒那麼難吧,,Ծ^Ծ,,

下游就是如何尋找勞務,其實現在的勞務說難找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難就是進廠子的現在勞務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都要個性,年齡趨於老齡化了,下游一個是勞務輸出的當地勞動局合作,這個是最起碼的給到每個人的安全可靠性強👍!在一個就是和當地的一些單位合作架接橋樑,還是解決信任問題!


小琳兒哥


謝謝老闆提出的問題,我來發表一下個人的小小建議。首先勞務公司的業務夥伴一般有兩個,員工和用工甲方,服務好這些人群就好了。第一,自己發展客戶,目前階段受疫情影響,餐飲用工缺口不大,一些新零售和工廠缺口大。第二,一般線上能找到同行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手上有大量工人的話通過他們也可以消化掉。第三,發展自己的供應商,讓更多的人成為貴公司二級供應商。多多跟同行交流合作,現在都是合作共贏的的時代。謝謝


澀雨L


可以線下和線上結合起來宣傳業務,主動聯繫客戶,視頻裡我也介紹瞭如何獲取客戶資源。勞務行業發展是很有前景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a072e32d92045c5a748acae229044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