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期下多少毫米的雨量能把尿素化成液體衝到地下5釐米以下?

單雲禎


農村有不少人在初春時,看到天將下雨或已經下雨時,搶著到麥田裡撒施尿素的,其實這種追肥方式並不科學,不建議採用。

有很多時候,春天小麥返青拔節期間,人們都會給小麥追施尿素,促進小麥秸稈粗壯,防倒伏能力強。同時又能為小麥抽穗積累養分,促進小麥的豐產豐收。


一般情況下,有些農民根據天氣預報會等到天要下雨前到麥田中撒施尿素,這樣尿素就會隨雨水溶化後,滋潤到土壤裡,被小麥的根系吸收利用。但如果雨下的不大,這尿素不能完全溶解的話,就會造成浪費,尿素中的一些元素揮發後,降低肥效。


而最有效的,也是最把握的方法就是通過耬播深施的方式來給麥田追施尿素,耬施尿素通常能達到施入土層10釐米以下,而且尿素被土壤深埋後,能夠發揮其作用,更不容易損失,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在下雨前採用這種方式追施尿素,效果更佳。

雨前麥田撒施尿素或澆麥子前撒施,都是為了省時省力卻不省肥料的追肥方式,而且這種追肥方式也能造成尿素利用率低,有的時候還會給麥苗造成肥害。所以在小麥拔節期不建議雨前撒施尿素的追肥方式,最好是開溝深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建行漸遠


你好,小麥撥節期下多少毫米的雨能把尿素衝到5釐米的土壤中?提的這一問題有點懸念阿,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講,下雨多毫米,這個量詞請專家叫獸也未必說清,種田的還要向老天求下多少雨,下多少由灑尿素的人決定嗎?

小麥一般撥節期是可撒尿素的,撒之後只要向小麥澆灌水,尿素隨水溶解後是變成離子的形式附在土壤中或被植物根部吸收,土壤澆灌必須要求全溼,一般撥節小麥的根深大約10釐米左右,只要麥田中的保持一定溼度,化肥中的離子高濃度的地方會向低濃度的地方移動,這樣小麥根才利於吸收。

所以在撒尿素之前可先澆灌水溼透土壤,然後在傍晚撒施尿素,由於土壤溼度大,尿素會自然溶解到土壤中,至於肥料能否進入幾釐米我們不用考慮,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會對肥料加工運輸。


河水淌響


在小麥拔節後至幼穗分化期施藥,更應注意除草劑對小麥的安全性。目前,小麥除草劑種類 較多,大多數品種都要求在小麥拔節前使用,而在小麥拔節後不宜用藥,否則極易造成不同 程度的藥害。 例如,甲苯合劑可防多種闊葉雜草,每畝用20%二甲四氯水劑125 毫升加40%苯達松 水劑100 毫升,對水30 公斤噴施,噴藥時間以小麥分櫱後拔節前為宜,而且該合劑只宜在 後茬為水稻的作物施用。小麥、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幼苗期對二甲四氯很敏感,3-4 葉期後抗 性逐漸增強,分櫱末期最強,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因此,一般要求在作物4 葉期至 拔節前施藥。40%百草敵和 2,4-D 丁酯,在小麥拔節後不能使用,否則極易對小麥造成藥 害,如果用得太晚,就會導致小麥不結粒。小麥在拔節至孕穗期施藥,這時正是小麥營養生 長和生殖生長的並進時期,抗藥力差且敏感,極易產生藥害,抑制小麥生長,造成分櫱死亡, 麥穗畸形,生長緩慢,所以應在拔節前施藥,如小麥拔節孕穗期對驃馬、二甲四氯、麥草畏 等多種除草劑較為敏感,用藥後極易造成麥葉捲曲、麥苗發黃、生長受抑、破壞穗分化,不 能正常抽穗或麥穗畸形。春季麥田施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劑,易導致棉苗、大豆等後茬作 物受害,應在冬前施用,與下茬作物的播種期間隔不應少於60 天,以保證後茬作物的安全。 春季麥田防除看麥娘等禾坪科雜草,宜選用驃馬等除草劑。異丙隆對葉齡小的雜草防 除效果好,小麥拔節期雜草草齡較大,施用異丙隆除草效果差。

小麥和雜草在不同時期,對除草劑的敏感程度不同,對小麥的安全性能也有所不同,各種除草劑性能不同,所以正確掌握好施用時期很重要,尤其是在小麥拔節後至幼穗分化期施藥,更應注意除草劑對小麥的安全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麥拔節時期除草劑的使用方法。

目前,小麥除草劑種類較多,大多數品種都要求在小麥拔節前使用,而在小麥拔節後不宜用藥,否則極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藥害。甲苯合劑可防多種闊葉雜草,每畝用20%二甲四氯水劑125毫升加40%苯達松水劑100毫升,對水30公斤噴施,噴藥時間以小麥分櫱後拔節前為宜,而且該合劑只宜在後茬為水稻的作物施用。小麥、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幼苗期對二甲四氯很敏感,3-4葉期後抗性逐漸增強,分櫱末期最強,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因此,一般要求在作物4葉期至拔節前施藥。40%百草敵和2,4—D丁酯,在小麥拔節後不能使用,否則極易對小麥造成藥害,如果用得太晚,就會導致小麥不結粒。小麥在拔節至孕穗期施藥,這時正是小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並進時期,抗藥力差且敏感,極易產生藥害,抑制小麥生長,造成分櫱死亡,麥穗畸形,生長緩慢,所以應在拔節前施藥,如小麥拔節孕穗期對驃馬、二甲四氯、麥草畏等多種除草劑較為敏感,用藥後極易造成麥葉捲曲、麥苗發黃、生長受抑、破壞穗分化,不能正常抽穗或麥穗畸形。春季麥田施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劑,易導致棉苗、大豆等後茬作物受害,應在冬前施用,與下茬作物的播種期間隔不應少於60天,以保證後茬作物的安全。

春季麥田防除看麥娘等禾坪科雜草,宜選用驃馬等除草劑。異丙隆對葉齡小的雜草防除效果好,小麥拔節期雜草草齡較大,施用異丙隆除草效果差。



演員周奧運


關於小麥追肥,我們這邊一般將尿素等肥料作為小麥返青時澆灌前進行,這在我們這邊算是普遍的農戶種植情況,雖然與一些專業的施肥方法差異很大,但也基本上符合現在農戶種地的基本心態,畢竟種地收入不高,農戶必須考慮種植成本和人工成本,如果一味的按科學方法種田,在自家一畝三分地上是很難實現的,只會肥力不討好!不過,下面還得結合尿素施撒方式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或改進,儘量降低肥料損失率!



一、尿素適宜“深施覆土”或“葉面噴施”。尿素以氮肥為主,可以作為農作物基肥或追肥使用,在我們這邊小麥種植過程中,多以追肥為主,一般在小麥返青時施撒!不過,按科學施撒來說,如果農戶施撒時間、施撒方式不適宜,可能會造成肥害、利用率降低等不利影響,例如題主這裡說到要將肥料深埋的方式,其實適宜推薦“深施覆土”,例如在麥田距離農作物20釐米處挖10~15釐米或15~20釐米左右的溝穴,將尿素施撒後用土蓋嚴實,然後再適時安排澆灌即可。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尿素為酰胺態肥料,需要先轉化為碳酸銨被土壤膠體吸附,再被小麥等農作物吸收,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週左右時間,所以說,為避免尿素的氨氣揮發、隨水流失等情況發生,一般建議深施覆土!

二、尿素施撒藉助澆灌、下雨等情況進行並不合理。在現實中,農戶為了省事圖方便,一般會借下雨、澆灌返青水而提前施肥,通過水流將尿素衝入麥田土壤中,這種追肥方式其實是一種嚴重浪費的不合理施肥方式,會將尿素大量氨氣揮發,並且部分尿素顆粒也會隨水流衝擊而流失,如果部分尿素衝到一起還會造成部分地塊尿素過多而產生肥害,例如導致小麥營養生長過旺,很容易加重小麥後期倒伏几率。不過,在現如今農戶以種地為輔,打工為主的無奈窘境下,澆水施肥又是一種很省事、省成本的方式,所以說,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吧!



三、尿素並不適宜淺施和地表撒施。上面已經提到了一部分,如果地表撒施的話,因尿素在常溫環境下需要5天左右才能被農作物利用,在這期間很容易造成部分肥力揮發掉,造成浪費,據瞭解,這種情況嚴重時會損失掉70%左右!另外,尿素也不適宜淺施,因為施入土壤中太淺就好被雜草消耗一大部分,也會造成明顯浪費,並有可能加重草害影響。因此,按科學合理施肥來說,一般建議深施,深度建議為10~15釐米左右,這樣可以將尿素融於溼潤土壤中,並在農作物根系密集層便於小麥等農作物吸收掉,要比淺施肥料利用率提高10%~30%左右。

所以說,針對題主這個問題,我感覺:如果只借助澆水或降雨量大小,並不一定會將尿素衝入地下5釐米處,可能繼續留在地表、淺層土壤中或隨雨水沖刷而流失掉,因而也不能算是一種合理施肥方法!(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尿素經過轉化之後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所以正確使用尿素的方法是把尿素播到土裡,這樣尿素才能快速轉化成養份,為防止燒根應該閃開植物根5-8公分的距離……尿素轉化成養份也受天氣影響,冷天轉換的慢,熱天轉換的快!


qianqian521


小麥拔節期下點小雨都行,只要尿素能融化就行,土壤會自然吸收


盛亮種植家庭農場


75毫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