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養正氣

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裡,怎麼鍛鍊能增強抵抗力,防病抗疫呢?付國兵老師總結出“三收拾”:收拾心情、收拾房間、收拾愛好。大家可以利用宅在家中的時間,運用一些手邊現成的東西,活動起來,幫助我們增強抵抗力。


《黃帝內經》中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這句話背景正是黃帝和歧伯對話疫病,歧伯提出了兩條防疫原則。要想疫病流行時不互相傳染,一是要養護正氣,使邪氣不能侵犯;二要避其毒氣。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這次新冠肺炎中,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發病,發病後也更難治癒,可以看出正氣不足的老年人提升正氣,是預防疾病的方法之一


那到底如何調五臟養正氣呢?


補肺氣


新冠肺炎的患者,很多CT影像都出現了“白肺”,它對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補正氣首要的是補肺氣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簡單判斷肺氣是否充足

當你感到胸悶氣短或是喘憋時,您可以用手點按中府和雲門兩穴。雲門穴在肩關節內側,鎖骨下方凹陷處;中府穴在雲門穴下一寸的位置,可用三指將兩穴一起點按。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如果有硬或疼,且您出現駝背、肩圓、肩關節內收等表現時,則說明您可能有肺氣虛的問題,需要關注自己的肺臟健康。


現場付主任帶領大家做了一套可以改變心肺功能、提升肺活量的開胸順氣操


開胸順氣操

1、開門見山

腿向前弓箭步,雙手掌心衝上,大拇指朝後向兩側展開伸展到最大程度時,做5次深呼吸;吸氣時鼓肚子,呼氣時雙臂後展幅度增大。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2、彎弓射鵰

首先做側弓步,然後一手伸直抬起,另一手沿著大拇指的外側,肺經循行路線往中府雲門方向推;同時儘量拉伸肺經附近肌肉,並點揉中府和雲門兩穴。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3、含胸拔背

雙臂後展挺胸,讓胸廓充分打開,展開到最大程度時做5次深呼吸;然後含胸弓背,雙臂抱肩,再做5次深呼吸。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以上三節操,每節可根據自身情況,

重複5-10遍,每天兩次

除了開胸順氣操,衛生間裡也有一件隨手可得的鍛鍊工具,就是毛巾。付主任教授了一套簡單易學的強心肺毛巾操。


強心肺毛巾操

1、抻臂上舉

手臂向上伸直,做10次深呼吸,吸氣時胸廓和小腹慢慢鼓起來,呼氣時放鬆。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2、抻臂側身

手臂上抻,向一側倒,做10次深呼吸;倒向另一邊,同樣深呼吸10次。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3、

抻臂轉身

手臂上抻,兩腳衝前,臀部保持不動,身體向一側轉,做10次深呼吸;轉到另一邊,同樣做10次深呼吸。做這個動作時,注意胯部要一直保持不動。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4、抻臂俯仰

手臂上抻,身體向後抻,做10次深呼吸;然後手臂向下,同樣做10次深呼吸。老年人或腰部不好的人,可適當彎曲膝蓋,後仰時注意跌倒。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付主任提醒:做這些動作時一定要循序漸進,如果覺得累可以先做兩次,再慢慢增加任務量。


養心氣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除了關注肺臟健康之外,因為宅在家裡,很多人都會出現心煩氣躁、疑神疑鬼的情況。所以這時候除了調養肺氣之外,養心也很重要。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心氣不足的表現:心慌、氣短、失眠、多夢、焦慮、抑鬱

心主神明,通過調呼吸能安神,付主任教給大家一套呼吸操,在家就能養好心神


三調呼吸法

靜坐在床邊,閉上雙眼,讓自己心情平靜。然後一手按住關元穴,感受自己的呼吸,每次吸氣感受到關元有向上推的感覺後,再緩慢呼氣,拉長呼吸節奏。根據自身感受,儘量把呼吸控制每分鐘10次以內每天鍛鍊3次,每次5-10分鐘。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通過兩個穴位能判斷我們呼吸是否正確:

  • 可以在吸氣時按住關元穴,關元穴在肚臍下四指的位置,如果吸氣時關元穴有往上頂的感覺,則說明納氣正常。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 我們還可以按住腰背部的腎俞穴,腎俞穴位置在肚臍對著的命門穴兩側1.5寸的地方,當我們吸氣時,如果腎俞穴有往上頂的感覺,也說明納氣正常。
正氣足消百病!每天一套“養生操”,補肺養心提正氣,防病強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