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部電影讓你看後神經很難受?

音你而醉


《殺生》

當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看到的只是一個潑皮自己把自己玩死了,並沒有太多的感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在朋友的家裡看了一段,就上心了,回家後又看了一遍,他在村裡並沒有做下什麼十惡不赦的罪狀,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想讓他死呢?

全村人在封建思想下墨守成歸,只有他一個人打破了傳統,全村人讓一個女人陪葬時,只有他去救了那個女人,他就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釘。

電影的最後:為了孩子,給村民跪下說“娃兒無過”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流淚。他就在村民眼中,獨自拉著自己的棺材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樹先生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意出來。牛結實活的到是真實,卻在別人的心理暗示下,一步一步的走上了絕路。他們兩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都是杯具。


此間過客


《素媛》

一個下雨天,一個很小的女孩看到一個醉酒的流浪漢,拿著傘想給他遮一下雨,不料卻遭遇暴力施虐,孩子最後不但骨盆骨折,大小腸都被扯出體外,下體與肛門遭遇嚴重損壞,雖然搶救回來,但一輩子都離不開尿袋,至於生育功能也沒有了。

為了讓女孩回覆昔日的樣子,她的父母,以及周圍的人都不斷地鼓勵她,讓她逐漸忘記這事,而最後,犯人雖然被抓,但因為是醉酒,所以這個毀掉孩子一生的人最後被判得很輕。

改編自真實事件。


《熔爐》


在一所殘疾人學校裡,兩個殘疾人女孩與一名殘疾人男孩先後被校長、老師性侵,且一直遭遇暴力虐待,男孩的弟弟還被性侵致死,被調過去的一名老師原本被塞了封口費,但良心發現,於是帶著孩子們尋找證據,努力維權。

然而校長們權勢滔天,最終男女主角辛苦找來的證據也被銷燬,殘疾人男孩看見不能為自己死去的弟弟討回公道,在一個下雨天選擇跟那位老師同歸於盡。


改編自真實事件。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一名16歲的少女跟妹妹被父母寄養在一個家庭裡面,然而這個家庭的媽媽是個變態,後來一直對姐姐施虐,妹妹怕自己受到牽連選擇當沒有看見,之後鄰居的孩子、包括在學校追求過姐姐但被拒絕的同學全都過來地下室對她施虐,少女在經過多日的非人折磨後終於支持不住死去。

改編自真實事件。


維賽迪


必須《哈嘍,樹先生》


吽咪叭呢嘛唵


《上帝之城》:這輩子都不想再看第二遍的電影。

“God's Town”,如果你從略帶神聖的電影名字而妄猜電影的內容,那也許讓你大失所望,相信我,《上帝之城》這部電影,你是不會再想看第二遍的。

影片裡所展現地獄般的場景,一分一幀無不刺痛著我的神經,使我久久不能走出。

影片聚焦於一個里約熱內盧下的貧民窟裡的故事,被稱為“上帝之城”的貧民窟顯得那樣諷刺,在這個地區裡,人們如在地獄一般生活著,片裡極有真實感的鏡頭讓人一度懷疑於這個世界真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嗎?

01暴力、槍殺、販毒、黑幫爭鬥,這個地方連上帝看了也會大皺眉頭。

似乎這個城市苟充斥了人類的所有的犯罪慾望,無法無天的匪徒把這個地方搞的滿目瘡痍。

如果連上帝也對這個地方無可奈何,可想而知,這個貧民窟該是一幅怎樣的慘像。在這個地方,只要夠狠,手腳夠快,搶劫、殺人的成本微乎其微,吸毒販毒更是日常的常態。

更別提每天都在上演的本地兩夥最大黑幫的鬥爭,無數無辜的居民捲入進去,在本就艱苦的貧民窟裡還要時刻擔憂生命的威脅,這裡沒有正義,即使是號稱正義的警察居然也背地裡與黑幫合作。

這是個被上帝拋棄的地方。

02最令人絕望的反差,犯罪的種子。

在以往如《教父》、《美國往事》等經典犯罪電影裡,很少有孩童的直接參入,大多講述著成人犯罪世界的血腥鬥爭。

而在《上帝之城》裡,完全不是這樣,在這樣一個鮮血與暴力環境下的孩子們,本能的獸性慾望毫無節制的釋放出來。每個孩子一把手槍,在這裡已是常態,孩子們拿什麼判定對錯?唯有掌控他人生命的快感和暴力的發洩令他們滿足。

這強烈的反差無不刺痛著觀眾的每一根神經。

“小霸王”便是這樣的一個角色,他小時候便跟隨於三個強盜身邊,被暴力槍械包圍,後來拿到槍後,不過十幾歲的他在旅館大開殺戒,震動一時。

這一切都是環境的錯,這是個被遺棄的詛咒之地。

最令人絕望的莫過於電影結尾,成長為黑幫老大“小霸王”最終走投無路,死在一群孩子手裡,當這些小孩嬉笑著將子彈盡數打在“小霸王”身上,那種場景簡直令人久久不能平靜,怎會邪惡至此乎?

伴隨著“殺人”“搶劫”“販毒”的叫囂聲,孩子們揚長而去......

03僅有的溫情。

本片裡倒也有溫情的地方,顯得那樣寶貴,讓人的神經能稍稍放鬆。

比如“小霸王”雖然心狠手辣、無惡不作,但卻對班尼言聽計從,作為一起長大的兄弟,我想他應該把班尼看作了在這個殘酷世界唯一信任的人了。

班尼死後,“小霸王”也徹底失控,與同佔半壁江山的另一方黑幫勢力開戰。

本片上映於2002年,並獲得兩年後的多項奧斯卡獎,影片通過一個從小在上帝之城小攝影師的角度來講述著這個罪惡之地的人性、慾望、權利等幾十年來的複雜鬥爭變遷。

但本片實在太過沉重,這類反映現實的電影大多如此,因為它們所展現的是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最陰暗與邪惡角落,而我們生長於陽光之下,這反差導致一看到如此的場景我們難免心裡有不適。

記得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很久才從電影裡的情緒走出來,但回想起來那個上帝之城的故事,腦袋還是隱隱作痛。


電影溫度計


自從自己有了孩子。越看不得孩子受苦的電影。像黃渤演的《親愛的》。看了一次都不忍心看第二次。拐賣兒童,毀掉的是整個家庭。當初看了後。我現在都不敢讓保姆單獨和孩子在一起,寧可自己累點,也要守在一起。


還有一部恐怖片。是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寵物墳場》,本來女兒的死亡就夠讓人揪心的了,結果後來全家死後都變成喪屍。回來找倖存的一歲男孩那一幕,才更讓人心碎。


老虎的虎


《肖申克的救贖》看過很多遍了,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觸,容易讓人陷入沉思……

《一個勺子》劇情很現實,很諷刺,寓意深刻;

《阿甘正傳》人性善良的一面,可貴的品質,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 !


意隨風


上中學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電影院看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他們的前面,包括主角的顏值和故事情節都非常的浪漫豐富,看到我們覺得很感動,但是到最後沒想到泰坦那個好欺負之後,最終他們還是並沒有安全的出來,男主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女主,可是女主居然在存活後還是嫁了人,安安穩穩的過了80年和別的人又有了滿堂兒女,我就覺得很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