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今天接到一張照片。銘文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事還挺有意思的。先拉一個目錄。本期內容力爭簡短。

一、文字考釋

二、歷史背景研究

三、相關地名語音研究

一、文字考釋

照片源自上博一件青銅商代晚期的酒器。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上海博物館,亞憲方罍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亞憲方罍銘文

銘文一直被翻譯成:亞憲方罍。經過認真研究,我重新考釋如下:

1.右上第一個字:

子+觚=孤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商代青銅觚陝西酒務頭墓地

看來孤竹國本名應該是觚竹國。子是商代國姓。有沒有子字這個字都應該念觚gū。底下的曰yuē可以理解成發音符號沒具體意思,也可以參與構音,發y-u-ü的音,與觚拼出來還是gū,或ū的音。也就是孤竹也很可能發烏竹的音。這個待會再細說。

這個觚字有所變形在其他孤竹國銘文中有時也翻譯成“戈”問題不太大,怎麼拼讀都是觚的音。但是這一件象形完整。斜插的一撇“丿”好像一個麥管。這個必須解釋一下。

商代禮器是重酒器的組合。爵與觚配套使用。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商代,山西酒務頭墓地,成套使用的青銅爵青銅觚

其中爵是溫酒器,有的下底有過火痕跡,觚是飲酒用的。所裝的酒,應該是黍shǔ酒。即大黃米中的軟穀米作的酒。“《呂氏春秋·權勳》:“ 豎陽穀 操黍酒而進之。” 陳奇猷 校釋引 朱駿聲 曰:“黍,假借為觚。”一說,“黍”指受酒三升的酒器。 高誘 注:“酒器受三升曰黍。””黍酒可以叫觚酒。即觚就是裝黍酒的。

觚的形狀開口向外,器形又深。有利於長時間保留酒香,不停的發散。不利於飲用。容易倒脖子裡和洗臉吧。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蘇美爾人吸食啤酒壁畫

小麥大麥都是4000多年以前從西亞傳進中國的。吸食飲料的方式會不會也傳入中國?

在此之前中國其實就有吸食飲料的習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埃及壁畫,吸食小口尖底瓶中的飲料,注意曲折的麥管

現代天平洋和東南亞部落中還保存著小口尖底瓶發酵飲料,多人共同吸食的習慣。可惜沒找到照片。

所以銘文中的一“丿”也可能是一根麥管,體現了觚的用法。至少我認為吸食比較合理。要是直接喝,是不是還是耳杯比較合適?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所以這次釋讀觚字還順帶提出了一個新的見解:觚是用麥管吸食的。能不能成立有待檢驗了。

2.右下第二個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甲骨文,竹

毫無疑問是竹字。

所以,這兩個字和起來就是孤竹。

3.亞字再研究

左側有一個亞字框,一般認為這是族徽專用標誌。一見到這個框就可以認為裡面是一個族徽。金文習見。舉一兩個栗子: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金文亞字形族徽圈

這個習慣有點像埃及的王名圈: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所有涉及法老的名字的時候都用一個橢圓型的圈,早期是方的圈,圈起來。

在中國這個形狀正好是亞字。仔細探究之下,我認為這個亞字還可以翻譯。越來月多的學者發現現代漢語不僅僅是和藏語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漢蒙、漢滿、蒙滿之間的同源比例均在80%以上,和蒙古語同源詞匯達到94%【1】,因而提出,北方諸族有可能是從中原遷徙出去的,上古中國可能有一個通古斯語族占主導地位的時候。【2】

就蒙古語問題我請教了魏文成老師。得到如下答覆:

和亞yà聲音最接近的蒙文詞彙就是yeh,大的意思。而且h的發音極其輕微,很像亞的發音!而且古文中常見的用於修飾族名、國名的有字,也是大的意思。比如,有熊氏,即大人國,巨人國。有夏,《書·君奭》:“惟 文王 尚克修和我有夏。”.即大夏國。不僅僅是語氣詞。我認為完全正確。

而且,古代文獻中有很多亞父的稱呼。如,楚霸王稱呼謀士范增,秦始皇稱呼呂不韋。把亞字解釋成大字,那麼亞父就是大爺,大伯的意思,文通字順。

解釋族名圈時,把自己的氏族前按一個大字不是很合適嗎?

我使勁翻了字典,找到了解釋

亞,說文:【第十四下】【亞部】醜也。象人局背之形。賈侍中說:以為次弟也。凡亞之屬皆從亞。衣駕切。

我認為許慎誤解了醜的意思。醜字古文怎麼寫?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醜,《說文》:【第十四下】【醜部】醜,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醜,亦舉手時也。凡醜之屬皆從醜。敕九切。

醜是扭的本字,發音應該和紐、扭、牛是一個音,對不對?所謂子鼠丑牛啊!而亞與醜同音,哪裡有駝背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我又使勁翻了翻書,牛用北方民族語言怎麼說?蒙古語,不花。匈牙利語,tehén(很接近甲骨文作為犧牲的小牛的叫法:特),滿語/錫伯語,依憨ihan。【3】還記得yeh嗎?正是亞的讀音。所以亞就是大的意思,同時也是牛、扭、紐、醜的讀音

既然都叫蒙古人種,在種族分化之前,說一種話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吧!

4.族徽圈中的字

再看族徽圈中的字。之前被翻譯成(憲字上半部分,底下一個夫字)讀xiàn。

我覺得這是兩個字,因為中間是截然分來的。

上面一個字,我理解成:餘+目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甲骨文餘字

方罍族徽圈中的字符是不是可以認為是餘字:

我採信魏文成漢字反切拼音法解音:

餘yú,rú。北方音y,r經常互換,後面的韻母讀音也相應改變。舉例:“人”普通音:rén,東北方言:yín。看到了嗎?我為什麼要選用東北音呢?原因有兩條:1,上古河北燕趙之人遷徙東北,形成語言島,保存了古音。【4】2,孤竹地近東北。

餘rú+目m=mù,

族徽圈中第二個字:夷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甲骨文中的夷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金文中的夷字

我認為族徽圈中的這個字就是夷字變體字。

這樣族徽圈中的字就可以翻譯成目夷氏。

《殷本紀》:太史公曰:餘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採於書詩。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5】

《史記索隱》載:“高湯三月丙寅(前1027)封孤竹”。

《帝王世紀》記載:“湯特封墨臺氏於孤竹”,共傳了9世【6】

司馬遷所引用的文獻記載,孤竹國國君姓氏,正好用的是“目夷氏”,與方罍所用文字一樣,而且方罍上也出現了孤竹字樣。由此傳世文獻與地下文物遙相呼應,正是應了王國維先生的二重證據法!由此之前被成為:“亞憲”方罍,應當被稱為:孤竹大目夷氏方罍。

二、歷史背景研究

孤竹國是很有名的。在文獻中最早得到記載的是:

《逸周書.王會》描述北方少數民族來進貢方物,說:“孤竹距虛,不令支玄貘,不屠何青熊,東胡黃羆,山戎戎菽。”

《史記索隱》載:“高湯三月丙寅(前1027)封孤竹”。

《帝王世紀》記載:“湯特封墨臺氏於孤竹”,共傳了9世

《齊語》:“(桓公)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 不來服。”膾炙人口的老馬識途的故事就發生在此時。

再有,《管子》所記:大約在四年之後(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又“北舉事於孤竹、離支(令支)”,徹底征服了山戎與孤竹、令支。山戎獻金(銅)表示歸服,孤竹國和令支國從此消亡。此後孤竹乃成為地名,納入燕國的疆土。【7】

其實,在此之後目夷氏散見於北方民族中,如,《魏書高車傳》:高車之族,又分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盧氏(一作叱盧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連氏、五曰窟賀氏、六曰達薄幹氏(一作達薄氏)、七曰阿侖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羅氏(一作覆羅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看到了嗎,第八個,莫允氏,就是目夷氏。

在鮮卑民族中,慕容氏,是聲名顯赫的部落,曾經創造過數個國家,並對中國文明做出國重大貢獻。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青海熱水大墓吐谷渾王族慕容氏形象

這是慕容鮮卑吐谷渾人形象。索發。這個習俗深刻影響了中國文明。清朝人,索發。

直至現在慕容作為姓氏依然是中國人口構成中的重要組成。

看來目夷氏表明了殷商部落是來自北方的,只不過他們沒有隨民族主體南下,而留在北方,建國孤竹。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國的中心應該就在河北灤縣附近。唐山灤南即是孤竹國中心。

《遼史·地理志》記載:平州“商為孤竹國,春秋為山戎國”。平州管轄盧龍縣、安喜縣、望都縣、灤州(統縣三:石城縣、馬城縣、義豐縣)。

《詩經商頌》:“相土烈烈,海外有載”應該指的就是商人祖先的傳說,在渤海之外的孤竹國也有傳頌!

孤竹國曆史悠久,關鍵的歷史事件就處在武王伐紂之際。

《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了孤竹國賢士伯夷叔齊勸阻武王,雙雙餓死在首陽山的故事。

“伯夷、叔齊,其父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智”,字“公達”。”【8】

由於對語音感興趣就多看了一眼,這一眼看出來一個坑。

伯夷可以翻譯成蒙古語baiyin,富足的意思。或翻譯成伯顏、巴彥。新疆有一個阿凡提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巴依老爺。這巴依是一個蒙古詞彙。伯夷字“公信”,也可以翻譯成公孫,即烏孫,即愛新,就是金子的意思。這樣是不是富足就找到依據了?還有更腦洞大開的。伯夷名“允”,《左傳昭公元年》伯:“昔有天金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臺駘”這個允格,即滿語阿濟格,哥哥的意思,正和伯夷身份相合。

叔齊seqin,蒙語,聰明智慧。正和叔齊名“智”相合!叔齊的字叫“公達”,Gada,蒙語,小兄弟的意思。眾所周知的嘎達梅林。這個意思也很和叔齊的身份。

也就是說,文獻記載的伯夷叔齊的名字是音譯和意譯混合的!

周朝代替商朝後,還有一件和孤竹國相關的事件: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金文中的箕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憑,像馮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憑,像箕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憑字,像箕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孤竹國商末周初的國君《路史國名記》記載叫“馮”,金文叫“憑”,還有《史記》記載“箕子”的箕字,這三個字如果選用得異體字不當,很相混淆。我的意見是:周朝只能分封或驅趕孤竹國,在地理上才最接近朝鮮。而且這個朝鮮,顯然不是今天的朝鮮,很可能是在遼西朝陽一帶,後來隨著燕國擴張,民族遷徙,才把地名擴散到更遠的範圍去,到了今天的朝鮮。也就是,史記中的箕子就是金文中的亞憑。周人在滅商後無力繼續擴張,承認了孤竹國,由於文字轉錄變為了封箕子於朝鮮。如果是這樣,那現在朝鮮底下埋得那位又是誰呢?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朝鮮箕子陵,已經被平掉了

三、相關地名語音研究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釋


在看孤竹國地理位置。過住過附近有許多地名。這些地名深究起來都有很有意義。

1盧龍。應該就是蒙古語luu,龍的意思。盧是音譯,龍是意譯。盧龍上游分成盧水,和青龍水。盧就是龍,青龍蒙古語hulong也很像盧龍的音。

2灤水。就是luu水,龍水。

3濡水。rú,就是luu,r/l互相替換,濡水還是龍水。

4蒙古語,江murun,正是慕容氏、莫允氏的音。前文咱們用反切拼音法,拼過族徽圈中的:餘+目,如果連讀呢?

餘rú+目m=muru,很像蒙語“江”的發音。可能慕容氏因江水得名。

5上文提到孤竹也可以發烏竹的音。即兀者。這是北方民族名稱、人名。如當地名國名族名:月氏、烏氏、禺氏、鬱郅;人名:公祖、公肩、公車、公仇、公朱、無忌

總結:

夜不能寐還是值得的,有如從海底撈起了無數珍寶啊!找回了一段孤竹國失落了的歷史。找到了一個姓氏的淵源。越是研究越是感到中華民族中各個民族間休慼與共的密切關係,越是研究越是感到中國語言和文字的魅力。這其中的奧秘也吸引著我們繼續追本溯源。浩如煙海的文獻和汗牛充棟的文物為解開這個問題的答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總有一天我們可以破解中國文字起源的奧秘。

【1】芒.牧林。論文《試探漢藏--阿爾泰語系起源關係》

【2】《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自序,朱學淵,中華書局

【3】《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Magyar人的遠東祖源,朱學淵,中華書局

【4】漢字反切拼音法,魏文成

【5】司馬遷.《史記》.嶽麓書社,1988年版,第20頁

【6】吳卓信:《漢書地理志補註》

【8】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唐]司馬貞《索隱》及張守節《正義》,

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2123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