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今天接到一张照片。铭文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事还挺有意思的。先拉一个目录。本期内容力争简短。

一、文字考释

二、历史背景研究

三、相关地名语音研究

一、文字考释

照片源自上博一件青铜商代晚期的酒器。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上海博物馆,亚宪方罍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亚宪方罍铭文

铭文一直被翻译成:亚宪方罍。经过认真研究,我重新考释如下:

1.右上第一个字:

子+觚=孤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商代青铜觚陕西酒务头墓地

看来孤竹国本名应该是觚竹国。子是商代国姓。有没有子字这个字都应该念觚gū。底下的曰yuē可以理解成发音符号没具体意思,也可以参与构音,发y-u-ü的音,与觚拼出来还是gū,或ū的音。也就是孤竹也很可能发乌竹的音。这个待会再细说。

这个觚字有所变形在其他孤竹国铭文中有时也翻译成“戈”问题不太大,怎么拼读都是觚的音。但是这一件象形完整。斜插的一撇“丿”好像一个麦管。这个必须解释一下。

商代礼器是重酒器的组合。爵与觚配套使用。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商代,山西酒务头墓地,成套使用的青铜爵青铜觚

其中爵是温酒器,有的下底有过火痕迹,觚是饮酒用的。所装的酒,应该是黍shǔ酒。即大黄米中的软谷米作的酒。“《吕氏春秋·权勋》:“ 竖阳谷 操黍酒而进之。” 陈奇猷 校释引 朱骏声 曰:“黍,假借为觚。”一说,“黍”指受酒三升的酒器。 高诱 注:“酒器受三升曰黍。””黍酒可以叫觚酒。即觚就是装黍酒的。

觚的形状开口向外,器形又深。有利于长时间保留酒香,不停的发散。不利于饮用。容易倒脖子里和洗脸吧。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苏美尔人吸食啤酒壁画

小麦大麦都是4000多年以前从西亚传进中国的。吸食饮料的方式会不会也传入中国?

在此之前中国其实就有吸食饮料的习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埃及壁画,吸食小口尖底瓶中的饮料,注意曲折的麦管

现代天平洋和东南亚部落中还保存着小口尖底瓶发酵饮料,多人共同吸食的习惯。可惜没找到照片。

所以铭文中的一“丿”也可能是一根麦管,体现了觚的用法。至少我认为吸食比较合理。要是直接喝,是不是还是耳杯比较合适?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所以这次释读觚字还顺带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觚是用麦管吸食的。能不能成立有待检验了。

2.右下第二个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甲骨文,竹

毫无疑问是竹字。

所以,这两个字和起来就是孤竹。

3.亚字再研究

左侧有一个亚字框,一般认为这是族徽专用标志。一见到这个框就可以认为里面是一个族徽。金文习见。举一两个栗子: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金文亚字形族徽圈

这个习惯有点像埃及的王名圈: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所有涉及法老的名字的时候都用一个椭圆型的圈,早期是方的圈,圈起来。

在中国这个形状正好是亚字。仔细探究之下,我认为这个亚字还可以翻译。越来月多的学者发现现代汉语不仅仅是和藏语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汉蒙、汉满、蒙满之间的同源比例均在80%以上,和蒙古语同源词汇达到94%【1】,因而提出,北方诸族有可能是从中原迁徙出去的,上古中国可能有一个通古斯语族占主导地位的时候。【2】

就蒙古语问题我请教了魏文成老师。得到如下答复:

和亚yà声音最接近的蒙文词汇就是yeh,大的意思。而且h的发音极其轻微,很像亚的发音!而且古文中常见的用于修饰族名、国名的有字,也是大的意思。比如,有熊氏,即大人国,巨人国。有夏,《书·君奭》:“惟 文王 尚克修和我有夏。”.即大夏国。不仅仅是语气词。我认为完全正确。

而且,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亚父的称呼。如,楚霸王称呼谋士范增,秦始皇称呼吕不韦。把亚字解释成大字,那么亚父就是大爷,大伯的意思,文通字顺。

解释族名圈时,把自己的氏族前按一个大字不是很合适吗?

我使劲翻了字典,找到了解释

亚,说文:【第十四下】【亚部】丑也。象人局背之形。贾侍中说:以为次弟也。凡亚之属皆从亚。衣驾切。

我认为许慎误解了丑的意思。丑字古文怎么写?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丑,《说文》:【第十四下】【丑部】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凡丑之属皆从丑。敕九切。

丑是扭的本字,发音应该和纽、扭、牛是一个音,对不对?所谓子鼠丑牛啊!而亚与丑同音,哪里有驼背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我又使劲翻了翻书,牛用北方民族语言怎么说?蒙古语,不花。匈牙利语,tehén(很接近甲骨文作为牺牲的小牛的叫法:特),满语/锡伯语,依憨ihan。【3】还记得yeh吗?正是亚的读音。所以亚就是大的意思,同时也是牛、扭、纽、丑的读音

既然都叫蒙古人种,在种族分化之前,说一种话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吧!

4.族徽圈中的字

再看族徽圈中的字。之前被翻译成(憲字上半部分,底下一个夫字)读xiàn。

我觉得这是两个字,因为中间是截然分来的。

上面一个字,我理解成:余+目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甲骨文余字

方罍族徽圈中的字符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余字:

我采信魏文成汉字反切拼音法解音:

余yú,rú。北方音y,r经常互换,后面的韵母读音也相应改变。举例:“人”普通音:rén,东北方言:yín。看到了吗?我为什么要选用东北音呢?原因有两条:1,上古河北燕赵之人迁徙东北,形成语言岛,保存了古音。【4】2,孤竹地近东北。

余rú+目m=mù,

族徽圈中第二个字:夷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甲骨文中的夷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金文中的夷字

我认为族徽圈中的这个字就是夷字变体字。

这样族徽圈中的字就可以翻译成目夷氏。

《殷本纪》: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於书诗。契为子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5】

《史记索隐》载:“高汤三月丙寅(前1027)封孤竹”。

《帝王世纪》记载:“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共传了9世【6】

司马迁所引用的文献记载,孤竹国国君姓氏,正好用的是“目夷氏”,与方罍所用文字一样,而且方罍上也出现了孤竹字样。由此传世文献与地下文物遥相呼应,正是应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由此之前被成为:“亚宪”方罍,应当被称为:孤竹大目夷氏方罍。

二、历史背景研究

孤竹国是很有名的。在文献中最早得到记载的是:

《逸周书.王会》描述北方少数民族来进贡方物,说:“孤竹距虚,不令支玄貘,不屠何青熊,东胡黄罴,山戎戎菽。”

《史记索隐》载:“高汤三月丙寅(前1027)封孤竹”。

《帝王世纪》记载:“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共传了9世

《齐语》:“(桓公)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 不来服。”脍炙人口的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再有,《管子》所记:大约在四年之后(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令支)”,彻底征服了山戎与孤竹、令支。山戎献金(铜)表示归服,孤竹国和令支国从此消亡。此后孤竹乃成为地名,纳入燕国的疆土。【7】

其实,在此之后目夷氏散见于北方民族中,如,《魏书高车传》:高车之族,又分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一作叱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干氏(一作达薄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一作覆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看到了吗,第八个,莫允氏,就是目夷氏。

在鲜卑民族中,慕容氏,是声名显赫的部落,曾经创造过数个国家,并对中国文明做出国重大贡献。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青海热水大墓吐谷浑王族慕容氏形象

这是慕容鲜卑吐谷浑人形象。索发。这个习俗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清朝人,索发。

直至现在慕容作为姓氏依然是中国人口构成中的重要组成。

看来目夷氏表明了殷商部落是来自北方的,只不过他们没有随民族主体南下,而留在北方,建国孤竹。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国的中心应该就在河北滦县附近。唐山滦南即是孤竹国中心。

《辽史·地理志》记载:平州“商为孤竹国,春秋为山戎国”。平州管辖卢龙县、安喜县、望都县、滦州(统县三:石城县、马城县、义丰县)。

《诗经商颂》:“相土烈烈,海外有载”应该指的就是商人祖先的传说,在渤海之外的孤竹国也有传颂!

孤竹国历史悠久,关键的历史事件就处在武王伐纣之际。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了孤竹国贤士伯夷叔齐劝阻武王,双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

“伯夷、叔齐,其父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8】

由于对语音感兴趣就多看了一眼,这一眼看出来一个坑。

伯夷可以翻译成蒙古语baiyin,富足的意思。或翻译成伯颜、巴彦。新疆有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巴依老爷。这巴依是一个蒙古词汇。伯夷字“公信”,也可以翻译成公孙,即乌孙,即爱新,就是金子的意思。这样是不是富足就找到依据了?还有更脑洞大开的。伯夷名“允”,《左传昭公元年》伯:“昔有天金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这个允格,即满语阿济格,哥哥的意思,正和伯夷身份相合。

叔齐seqin,蒙语,聪明智慧。正和叔齐名“智”相合!叔齐的字叫“公达”,Gada,蒙语,小兄弟的意思。众所周知的嘎达梅林。这个意思也很和叔齐的身份。

也就是说,文献记载的伯夷叔齐的名字是音译和意译混合的!

周朝代替商朝后,还有一件和孤竹国相关的事件: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金文中的箕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凭,像冯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凭,像箕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凭字,像箕字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孤竹国商末周初的国君《路史国名记》记载叫“冯”,金文叫“凭”,还有《史记》记载“箕子”的箕字,这三个字如果选用得异体字不当,很相混淆。我的意见是:周朝只能分封或驱赶孤竹国,在地理上才最接近朝鲜。而且这个朝鲜,显然不是今天的朝鲜,很可能是在辽西朝阳一带,后来随着燕国扩张,民族迁徙,才把地名扩散到更远的范围去,到了今天的朝鲜。也就是,史记中的箕子就是金文中的亚凭。周人在灭商后无力继续扩张,承认了孤竹国,由于文字转录变为了封箕子于朝鲜。如果是这样,那现在朝鲜底下埋得那位又是谁呢?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朝鲜箕子陵,已经被平掉了

三、相关地名语音研究

孤竹大目夷方罍考释


在看孤竹国地理位置。过住过附近有许多地名。这些地名深究起来都有很有意义。

1卢龙。应该就是蒙古语luu,龙的意思。卢是音译,龙是意译。卢龙上游分成卢水,和青龙水。卢就是龙,青龙蒙古语hulong也很像卢龙的音。

2滦水。就是luu水,龙水。

3濡水。rú,就是luu,r/l互相替换,濡水还是龙水。

4蒙古语,江murun,正是慕容氏、莫允氏的音。前文咱们用反切拼音法,拼过族徽圈中的:余+目,如果连读呢?

余rú+目m=muru,很像蒙语“江”的发音。可能慕容氏因江水得名。

5上文提到孤竹也可以发乌竹的音。即兀者。这是北方民族名称、人名。如当地名国名族名:月氏、乌氏、禺氏、郁郅;人名:公祖、公肩、公车、公仇、公朱、无忌

总结:

夜不能寐还是值得的,有如从海底捞起了无数珍宝啊!找回了一段孤竹国失落了的历史。找到了一个姓氏的渊源。越是研究越是感到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间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越是研究越是感到中国语言和文字的魅力。这其中的奥秘也吸引着我们继续追本溯源。浩如烟海的文献和汗牛充栋的文物为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总有一天我们可以破解中国文字起源的奥秘。

【1】芒.牧林。论文《试探汉藏--阿尔泰语系起源关系》

【2】《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自序,朱学渊,中华书局

【3】《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Magyar人的远东祖源,朱学渊,中华书局

【4】汉字反切拼音法,魏文成

【5】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0页

【6】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

【8】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唐]司马贞《索隐》及张守节《正义》,

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23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