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官職常識(高考語文建議收藏)(2)

⑥表兼代官職的詞語。

兼:兼任。如:餘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

領: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晉書·袁喬傳》

行:代理官職。如:太祖行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署:代理、暫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屬監獄。《漢書·王尊傳》

權:暫代官職。如: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劉公嘉話》

判:高位兼低職。如:除鎮安武勝軍節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韓琦傳》

假:臨時的,代理的。如:乃相與共立為假上將軍。(《史記·項羽本記》)

攝:暫代官職。如:俄檢校侍中,攝史部尚書。(《新唐書·杜如晦傳》)

守:代理官職。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為主薄,守高密令。(《三國志·王修傳》)

⑦表辭官

告老:官員年老。如:時年已七十,遂隱上山,懸車告老。

解官:辭去官職。如: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

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如:祁溪請老,晉侯問嗣焉。

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後漢書·李通傳》)

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如: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滿三月賜告。(《漢書·疏廣傳》)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以刑部尚書致辭仕。(《新唐書·白居易傳》)

這些詞,都有個明顯的特徵,即後面常帶表示官職或地點的專有名詞,這給我們的翻譯帶來了方便——可以不譯。更重要的是,官職的變動特別是主觀情緒明顯的降職和升職,往往是我們推斷翻譯主人公行為、事件中生難字詞的重要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