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消費趨勢 這個電商平臺幹起了“跨界”買賣

重慶香滿圓農產品有限公司旗下電商平臺香滿圓一直主要銷售水果、幹副食品和酒水飲料。不過,最近卻新增了蔬菜、肉類等農產品,玩起“跨界”,成了名副其實的生鮮電商平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在線上採購生鮮等生活物資的需求激增,我們順勢而為,新增了品類。”公司總經理楊廷松透露,這段時間香滿圓每天訂單量1500單左右,比疫情前增加近600單。今年1月至2月,銷售額共計6630萬元,同比增長7.11%。消費群體中有近4成屬新增加的購買蔬菜、肉類消費者。

按照計劃,香滿圓將進一步加大蔬菜、肉類等生鮮產品的供應量,做大市場份額。“疫情之下,很多人有了線上買菜的習慣。疫情後,如果生鮮電商還能夠留住這群消費者,發展前景可期。”楊廷松顯得很有信心。

不過,要留住這群消費者並非易事,因為大多數本土生鮮電商還未形成競爭力。

重慶市網商協會會長鬍剛介紹,前幾年,重慶本土生鮮電商火了一把。最風光的時候,僅主城的生鮮電商平臺就有70家左右,但現在減少到30家上下,而且多數生鮮電商平臺的經營狀況差強人意。

有業內人士分析,重慶本土生鮮電商尚未形成競爭力,主要問題出在供應鏈不完善和產品性價比不高兩方面。

生鮮電商的一大特點,是在產品很難標準化的情況下,不易形成品牌,導致消費者回購率不高,消費者更看重的是產品性價比。過去,重慶一些生鮮電商也吸引了風投,但在產品性價比和供應鏈方面沒形成核心競爭力,只是一味地燒錢補貼,這樣就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不過,楊廷松認為香滿圓與眾不同。

“我們有菜園壩水果市場這個線下實體,有母公司重慶公路運輸集團在物流配送方面給予有力支持。”楊廷松說,香滿圓還與不少農產品生產基地有長期合作,直接從基地採購農產品,既能保證產品質量,又節約了成本。

如此一來,香滿圓在供應鏈、物流配送和產品性價比等方面就有優勢,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香滿圓過去兩年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18年銷售額3.3億餘元,2019年銷售額有3.6億餘元。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