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的一字並肩王,不是薛仁貴,也不是羅成

一字並肩王,按字面意思即擁有與皇帝比肩的地位的一字王。屬於王爵的最高一種。通常在其王爵前冠以古代國家的名稱,如“韓王”、“齊王”、“趙王”等等。王爵名稱往往和其本人歷史功績及出身相連。如西漢韓信因滅齊有功,被封為齊王,後因劉邦猜忌,藉口楚地未平而被封為楚王。

歷史上真正的一字並肩王,不是薛仁貴,也不是羅成

小說《薛仁貴徵東》中薛仁貴為一字並肩王。

小說《隋唐演義》中羅成也為一字並肩王。

那麼歷史上薛仁貴和羅成是一字並肩王麼?

薛仁貴自唐太宗貞觀末年投軍,在安市城擊破高句麗。顯慶三年,於貴端城(位於今遼寧渾河一帶)再次擊敗高句麗軍。次年,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石城等地。十二月,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龍朔元年(661年),大敗九姓鐵勒。乾封元年(666年),參與滅亡高句麗。 永淳元年(682年),又於雲州之戰擊破突厥。

歷史上真正的一字並肩王,不是薛仁貴,也不是羅成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終年七十歲。高宗冊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歷史上沒有羅成這個人,羅成是隋唐系列小說中的人物。歷史原型是羅士信,羅士信原為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隨其征討農民起義軍,後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後其因不恥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槍刺王玄應,智取千金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武德五年(622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諡號勇,葬於北邙山。

歷史上真正的一字並肩王,不是薛仁貴,也不是羅成

顯然薛仁貴和羅成都不是真正的一字並肩王,那麼歷史有一字並肩王麼,那他是誰呢?

有一個人非常符合,他就是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他基本是可以和洪秀全同起同坐的人,算得上​一字並肩王。

楊秀清,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為業。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