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一條學習書法的最佳途徑,感謝分享轉發

——從褚遂良《陰符經》中體驗毛筆的書寫運行


楷書:一條學習書法的最佳途徑,感謝分享轉發

一、對書法的一種特殊解讀----漢字書寫

1、兩個完全不同的漢字書寫立場:

即審美的漢字書寫和應用的漢字書寫。

一般對書法有兩種解讀。

一是漢字書寫的方法,這個意思一般指的就是寫字。

二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這個意思一般指的就是真正意義的書法。

前者是寫字立場,後者是書法專業立場。

2、書法的歷史:在漫長的中國文化發展過程中,書法就這樣在既清楚又模糊的自然狀態下發展到了今天。

書法經歷了五種書體的誕生、繁榮和發展,經歷了官方正體的強制推延和文人士大夫的個性化的書寫,經歷了歷代無名字記載和有記載的名碑名帖的傳播。特別是魏晉以來,經歷了為書法的理想追求而超越當時的社會侷限,達到自我超越境界的歷代書法名家,構成了一幅燦爛輝煌的書法專業與漢字書寫之間,相互交叉互補的歷史畫卷。

無論是專注社會文化傳播的文字應用書寫,還是隨意表達自我心聲的經典名家名作,到了今天,歷史已經把他們鑲嵌在了書法經典的歷史長廊,成為我們書法學習的經典語言。

3、書法的現在:在當下的漢字書寫中,就有兩個立場需要認識並選擇,儘管將漢字書寫都可以通稱為書法。對大多數民眾和廣大的受教育者來說,寫好漢字,認知漢字的過去和真正書法意義的偉大,從中受到文化和審美教育就應當說夠了。

但對部分潛心熱愛和從事書法專業立場的人們和學子,就需要認真對待,潛心學習,努力實踐,深層體驗,不斷用書寫的實踐,體驗、再現和生髮出對漢字書法的深層敬畏和敬意。用生命同漢字的歷代經典名帖相結緣,併為書法文化而獻身,把書法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信仰,為這個信仰而努力。這樣理解,就會更加踏實而無怨無悔。因為真正做書法,還是需要下大功夫去膜拜前賢,體驗經典。

4、基礎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

基礎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應當以應用書寫、審美關照、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書法教育。但核心要求是要把漢字寫好,包括鋼筆字和毛筆字。於是對中小學的書法教育,大綱中說的已經非常清楚而明白,應當在語文課堂中加大對漢字書寫的訓練、教育和考核,而對語文任課教師和有書法特長的學生來說,還是應當以書法立場來進行訓練和指導。

二、楷書書法語言非常豐富。


1、楷書語言分析


楷書從字體角度分析,以官方正體的資格與身份,得到了中國文化進入自覺後的文化應用支撐,得到了極度的規整性發展,成為傳遞文明的基本文字符號;成為漢字傳承的基本形態。以規整、簡約、易於通行為其特徵,並得到廣泛的識讀與應用。

楷書從書法的角度分析,同文化文藝的自覺步伐相一致,經歷了創造、發展、定型、再創造等不同時段和環節,形成了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楷書書法畫卷。呈現出莊嚴、靜謐、沉穩、內斂的楷書審美體系。

2、楷書書法可以粗線條地勾勒出一個相對完整的認識線索,或者說是一個認識體系。

梳理為:一個完整體系;兩條審美線索;三個審美的支撐基點,四個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

(1)一個完整體系:就是官方整體為主體,社會認同,全面使用並延續了1800多年的歷史,始終在不斷變化中發展、成熟、應用、審美,形成了豐富多姿的漢字基本書寫樣態和審美樣式的完整楷書語言體系。同各種書體形成了相互借鑑、滲透、互補,又完全獨立的,又被社會普遍接受並認同的書法體系。

(2)兩條不斷交錯繼承和發展的審美線索。

一是從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為代表的方正、豪放、雄強的審美上線。

二是以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為代表的扁平、婉約、柔媚的審美下線。

(3)三個審美的支撐基點。

一是,鍾繇、王羲之為代表的上點。

二是,代表審美上線的明代文徵明為下點。

三是,代表審美下線的明代王寵為下點。

(4)楷書的四個不同發展階段:

主要指:魏晉楷書;

魏碑楷書;

隋唐楷書;

中唐後楷書。

正是這不同發展階段,共同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楷書審美世界。這就是用書法專業審美立場看楷書,梳理出一個粗線條的,高度概括的楷書發展史。

三、褚遂良書法

1、 概況:褚遂良(596-658),62歲。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時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史載此人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唐太宗曾經說:“虞世南死後,無人再與我論書法。”魏徵便推薦褚遂良,說“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累官至中書令。後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屢被貶職而死。

其書初學歐陽詢等,繼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融會漢隸。其特點是:

正書豐豔,自成一家。傳世碑刻有《孟法師碑銘》、 《房玄齡碑》、摩崖石刻《伊闕佛龕記》、《雁塔聖教序》 、 《小字陰符經》、 《倪寬贊》、《大字陰符經》;

行草婉暢多姿,變化多端。有《褚摹蘭亭序》《枯樹賦》等。當時與歐、虞齊名,學者甚多。顏真卿亦受其影響。

《唐人書評》稱褚書“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 等。

2、行書:《褚摹蘭亭序》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序》原跡為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書,其妍美流便的風神,被後世視為行書的典範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羲之書法,在得到《蘭亭序》真跡後,曾命當朝書法名家褚遂良、歐陽詢以及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勾摹數本,分賜臣下,以廣佈揚。真跡據記載已隨唐太宗殉葬昭陵。

這些唐摹本主要有兩個系統,

一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等墨跡摹本,多屬此係統,以馮摹的“神龍本”為最佳;

一為歐陽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歐本,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根據卷前項元汴標題“褚摹王羲之蘭亭帖”,定為褚摹蘭亭序。同時卷中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

行書作品還有《枯樹賦》。

3、楷書碑銘有:

《孟法師碑銘》

《摩崖石刻》

《楷書伊闕佛龕碑》

《楷書房玄齡碑》

《褚遂良楷書小字陰符經》

4、疑是刻帖有兩個:

楷書《倪寬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傳為唐代褚遂良楷書法帖。

楷書《大字陰符經》 墨跡本,96行,461字,傳唐代褚遂良書。《大字陰符經》 略近《雁塔聖教序>,行筆極為靈活,點畫、轉折、行筆有行書的筆意,部分重捺筆畫還有隸書意味,輕重與虛實結合的很好。此卷尾款為“起居郎臣遂良奉敕書”,專家認為褚任起居郎時,書法面目應是“伊闕佛龕碑”那樣,而現在的“大字陰符經”卻是褚晚年的風格。專家分析不無道理。不過此書就是偽作,也是當時學褚高手所為,書法具有極高的水準,是學習楷書的一個重要範本。

5、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立於唐永徽四年,唐褚遂良書。此碑最有褚家之法,結字較歐、虞舒展,筆法變化亦多。歷代書論家評價都很高。

  四、書寫實踐訓練

1、書法臨習的定義和要求。

臨習經典名帖,是學習書法語言的基本途徑,是通往書法藝術殿堂的基本通道。

楷書臨習的基本要求。準確的臨,對比的臨,記憶的臨,選擇的臨。

楷書臨習不同階段及其注意事項。要求更加精準,輕鬆,雅緻,高古。

2、臨習體驗。書法作品是寫出來的,書法語言是通過臨習經典名帖記憶並積累起來,以此完成作品的書寫與創造。楷書學習要求比其它書體更高,但它的歷史使命更強大,除了藝術層面的審美需要外,將會被大眾書寫所認同,因此,楷書書法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社會發展空間。同時,還有相對的穩定性,在時間和空間上,有更加廣闊的發展餘地,時常會遇到審美的返璞與迴歸。但要臨習楷書,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

3、《大字陰符經》臨習工具選擇

字帖的選擇:近年出版較多,較好的版本有文物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選帖以字形清晰、準確為依據。

筆的選擇:臨習該帖宜用兼毫中短鋒為主的毛筆為宜,以實用為依據。

紙的選擇:臨習該貼宜用半生半熟紙,不宜用吸墨太強的生宣,以能控制墨滲的速度為宜。

墨的選擇:用專用的書畫墨更好,焦墨不宜書寫。以方便和質量為選用依據

4、臨帖示範及其方法

強調視角觀察記憶的能力培養與提高。

模擬、觀察、記憶、應用。

臨摹的重要性與臨摹的方法選擇。

仿影、描紅、雙鉤、單鉤、對臨、背臨。

原帖臨摹;

選字臨摹;

分析臨摹;

分解臨摹。

5、臨摹注意事項

要克服避免,望而生畏; 僵化刻板; 甜美流俗; 我行我素等不良現象的出現。

五、對書法創作的理解

書法創作的命題新潮,將一個普遍的文化現象提升到藝術的層面與高度來解讀,對書法這一漢字書寫的範指概念,拉向了藝術門類的學術範疇。

現狀分析,標誌著對現實存在的主觀與客觀的、感性與理由的、民間與官方的、社會與學院的等不同層次、不同視角的判斷與評說。

面對這一命題,誰都可以評說,誰都具有發言權。只是分析話語,在當下權威的程度與學術含量的深度,看誰說的話語更有道理、更準確、更有遠見和預測性。

書法創作是書法家借鑑文學創造的意義和內涵,運用書法藝術的特殊語言,創造具有書法藝術特徵的作品樣式的勞動。

書法創作是一種新的書法創造方法和樣式出現和產生的過程; 是一種新的書法藝術觀念通過書法作品形態的形象表達; 是書法家自我思想情感的顯露和自我書法語言的創造和形成; 是書法藝術從形式到內容完美契合的最終追求。

因此,書法創作是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工作者最為關注的書法藝術現象。

所謂書法創作,是創作者把內心情感、審美理想、藝術構思藉助一定的表現手法,傳達於書法作品之中,使作品表現—種意趣、境界和精神。這種藝術構思和傳達的具體過程,才是書法藝術的創作過程。

所謂習作,就是練習創作,是初學階段的一種練習提高的方法。書法創作大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是對一種書體的枝法能熟練的把握。書法藝術也有特定的書法語言。楷書有楷書的語言。它們也有不同的字形結構、篇章佈局和線條要求。因此,要認真學習、研究一種書體的點畫技法、結字規律、篇章佈局的特點,以及書體風格神韻等。深厚的修養,超脫的境界,微妙的情趣,都要藉助精湛的技法來表現。技法的熟練把握,來自對優秀法帖的反覆臨摹、觀察、玩味和深思,以及全部精神的投入,深情的迷戀。

二是有較好的學問修養,高雅的情趣,深邃的境界。站在哲學的、書法史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創作的方向,追求和完善書法風格,達到文質彬彬,由技入道的大雅境界。

三是具有一定的審美理想與審美趣味。藝術創作是受一定的審美理想與審美趣味支配的,有什麼樣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作品。審美理想與審美趣味和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修養及追求是密切聯繫的,尤其是個人修養及追求是審美理想與審美趣味形成的關鍵。善於讀書,了悟哲理,沉浸藝術,參憚悟道,舉手投足都以表現和完善獨立的人格為止歸。

書法創作是書法家用書法語言宣洩自我情緒、表現思想情感的過程,書法創作是書法家用傳統的書法藝術語彙與時代的審美觀念密切結合的藝術創新活動,書法創作是書法家繼承與出新的靈魂體現。

六、集字過程和字與字之間的統一。

1、集字是解決臨習與創作之間相關問題的重要環節。

從書寫的角度分析,書法是一門視角藝術,臨習經典是對視角記憶的一種強化訓練,當能將原帖臨習準確,而遇見新的書寫內容,無法用所記憶的原帖字形書寫時,集字的環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2、楷書集字創作是書法創作的基本過度。

楷書創作的原本意義,就是常態的漢字創造性書寫和重要場合的莊嚴性使用。

楷書創作的當下形態,是以西學的藝術觀為基本關照,以特定的展覽方式作為呈現形態,以經典楷書形態作為基本的書法語言創作。

3、臨習與創作的轉換

立場的轉換

觀念的轉換

形態的轉換

實踐的轉換

轉換的核心是為書法創作行為和過程做一切準備與鋪墊。

4、作品的整體設計。

規格、規模、規範。

字與行的關係處理。

字內筆畫之間的對比與統一。

書寫風格與氣息、調子的協調完整。

5、書寫的創作體驗:

筆畫: 粗細、長短、曲直、斜正、輕重、方圓的對比與統一。

字形:形狀與樣態;幾何塊面的分析比較,方形、菱形、多樣形。

結構:分解與組合,換位與移位。

佈局:有行有距;無行無距;有行無距;無行有距

七、展覽與書法創作,即書法創作的推動形式與承載和表現樣態


在書法進入展覽時代時,人們對各類展覽,特別是全國大型權威性展覽更加重視和關注。這一方面推進了書法點上和麵上的提高,另一方面甴於評審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差異,讓書法創作者失去了評價的基本標準。


展覽評審確實存在著必然性:傳統基本書法語言的掌握,時代書法審美趨向,作者對這二者的統籌把握、駕馭以及表現。

不確定性:評審者的書法藝術與文化知識的積澱,評審者的審美傾向,特定展覽評審的集體無意識等。所以這些構成了展覽評審的最終結果。作者書法創作者應當從前面的自身所具有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上下功夫。

書法從藝術的角度看還不夠成熟,即使是成熟的藝術門類都有不可言說的多元評價標準。就書法當前的存在著的多元現狀就更加正常,或者說更加必然了。

展覽是時代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和特定的時期,展覽有其特定的特點和規律,書法創作者應當關注展覽的變化,使之適應不斷變化的展覽規律和走向。就展覽本身來說,基本的評價標準和特定的集體無意識相碰撞而形成最終結果。

八、未來書法創作趨向的展望

關注展覽有三種意義:

一是認識當代的書法走向,作為生活在當下的書法工作者,認識、關注、參與、研究當代書法發展趨向,應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全國性的權威展覽,無疑是體現當代當前書法創作的基本趨向與座標。

二是評價和調整自己的創作水平和方向,評價自己的創作狀態,應當有一個基本的價值尺度,全國性的權威展覽,無疑是評價當下創作成果的一種基本形式和基本依據之一,對於調整書法藝術方向,調動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具有積極作用。

三是預測書法未來的發展趨向,保證和調整對書法的時空意識宏觀把握,書法的專業性,主要體現的書法的藝術性特徵,書法的文化性強烈地體現在漢字書寫的使用上。展覽應當是書法推進的重要形式,是暗示或反映書法未來走向的重要手段。

我曾思考並認為“認識展覽、走近展覽、研究展覽”,深入書法,觀照文化,創作樣式,表達情懷,應當是當今書法文化人的必修途徑。無論展覽還是創作,是書法人共同約定俗稱的基本規範和要求。

九、書法學習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問題一般集中在認識與實踐兩個方面。

無論是認識和實踐,都離不開三個層次。

即技術層面、藝術層面和文化層面。

技術要求是,通過學習,達到掌握特質;關注細節;追求極致;臨習要達到通經典一樣的極致,創作要達到通經典美得一致。

藝術要求是,通過特定的書法語言,表達一種思想、理想及其觀念;表達自我的情懷、心態與狀態;並且要具有創新性和唯一性,不能有重複與製作嫌疑。

文化要求是,漢字書寫所承載的民族精神,文化修養,文人情懷,擔當意識,繼承思維,構成一種對文字的敬畏、信仰,以及無邊際的嚮往和古代書法家的心理共鳴。

十、《指導綱要》推薦的名碑名帖

《綱要》推薦楷書名碑名帖有:

歐陽詢《化度寺碑》《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傳)

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勤禮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碑》

趙孟頫《三門記》《妙嚴寺記》

《綱要》推薦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顏真卿《祭侄文稿》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趙孟頫《洛神賦》

《綱要》推薦隸書

《乙瑛碑》 《禮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綱要》推薦欣賞作品有:

《泰山刻石》  皇象《急就章》 《石門頌》  《西狹頌》

《張遷碑》  鍾繇《宣示表》  陸機《平復帖》 王羲之《得示帖》

王獻之《中秋帖》  王珣《伯遠帖》《 張猛龍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  《等慈寺碑》  孫過庭《書譜》

《靈飛經》  張旭《古詩四帖》(傳)  懷素《自敘帖》

黃庭堅《松風閣》  米芾《蜀素帖》   趙孟頫《道德經》

王鐸作品   吳昌碩作品  于右任作品  魯迅作品

沈尹默作品  郭沫若作品  毛澤東作品  林散之作品

沙孟海作品   啟功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