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布鲁斯音乐(Blues,又称蓝调或怨曲)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

,是大部分现代流行音乐的根基,无论是JAZZ(爵士)、R&B(节奏布鲁斯)、FUNK(放克),还是后来的ROCK & ROLL(摇滚),皆从它衍生而来。

对于许多人来说,布鲁斯音乐总让人感觉过于高端不接地气,因此它在目前流行音乐中仍属小众之列。但如若你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明白它发展的过程,就能看到这个布鲁斯音乐非但不高端,而且相当草根,是一种源自社会最底部阶层的音乐形式。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布鲁斯音乐成因的背后,其实是一部黑奴苦难史

Blues,单从字面就能看出它抑郁的内核,而当我们去深入探索它的成因时,却不得不要直面那曾经泯灭人性的奴隶制度。

① Work Song(劳动号子)与Spirit Song(灵歌),是布鲁斯音乐的胚型

1619年8月,一名荷兰船长带着大约20名黑人到了詹姆斯敦(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在1623、1624年的两次人口统计中,他们的身份是“仆人”。法律规定,他们在契约期满后可重获自由,有的甚至可分得土地。这是有史册记载以来第一批离乡别井的非洲黑仆,当时的他们仍享有一定的人权与自由。

但从18世纪开始,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大规模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增大,这亦促使黑奴贸易越发兴旺,一些利欲熏心的白人贩子潜入非洲,利用更为先进的武器,将里面住在部落的黑人成批掳掠,再贩卖至美洲做为奴隶。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这些被卖到异乡的非洲黑人,他们的生活变得异常困苦,不仅失去家园、人身自由甚至是人权,在非洲时他们仍然是“人”,可到了美洲却成为如“畜牲”般的物种,奴隶主们把他们当作能言的牲口,只提供极少的食物,除了睡觉全是工作时间,还常受到虐待、鞭打及随意买卖。

这些被卖作奴隶的黑人,大部分生活在美国南部种植园,从事甘蔗、棉花、烟草的劳作,他们的旁边常守着督工,随时都会有“鞭子伺候”,奴隶主为了不让他们互传信息,不允许他们使用乐器。于是他们就基于对家乡民谣的记忆,在工作中创造出一种可纪录的音乐形式,就是Work songs (劳动号子)。他们通过唱歌来保持节奏和精神,用声音彼此一唱一和,以呼应的方式交流情感,同时缓解身心压力。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在当时,南方的奴隶主们许多都是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他们出于自身的信仰要求,同时也为了让奴隶们能更忠诚与服从,就要求他们也皈依教会。如此一来,奴隶们可以每周在礼拜时暂得停歇,他们虽没有文化基础,但却对聚会中的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些来自于欧洲的古典音乐、甚具规则律动的赞美诗,被奴隶们加入非洲音乐的独特旋律与节奏、非洲的词汇与谚语,形成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灵歌(spirit song)。

藉着这些赞美诗,他们得到内心的短暂欢畅,同时来自于《圣经》中的犹太人出埃及入迦南的经历,也使他们在同曾为奴隶的犹太人身上找到共鸣,使他们看到忧苦人生中的一点慰藉及希冀。在这些歌曲里,他们的灵魂获得呐喊的机会,他们的悲痛得得了抒解的可能。

不管是劳动号子还是灵歌,都根源于这些黑奴心中那片辽阔广袤的非洲大地,那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那里他们有自由的天地、家庭的幸福,但是那些惟利是图的人贩与奴隶主,把他们活生生的变成了劳力工具,逼迫他们承受这些欲望的恶果。在这种黑暗的奴役生活中,音乐成为了他们的灯塔,使他们暂忘现实的境况,在里面找寻到一丝微光。而这些被他们改良过的非洲音乐,带着他们内心情感的内容,都成为了日后布鲁斯音乐的胚型。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② 南北战争后,布鲁斯音乐开始形成风格,并得到极大的发展

1863年1月1日,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奴的生存权利才开始得到一点改善,南北战争除了破除奴隶制度,亦使不少奴隶从南方逃至北方,或参军或谋生。而布鲁斯音乐也随着这样的态势,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空间,直到20世纪20年代, 逐渐形成了最早的

乡村布鲁斯风格(Country Blues)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本土的劳动力需求猛增,不少原来在美国南部的黑人,纷纷藉此机会从乡村的种植园进入了城市里工作。从而开启了从1916年持续到1929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黑人大迁徙,而布鲁斯音乐也随之传入了北方的大城市,此时的布鲁斯音乐仍然带着纯朴的乡村气息,这是第一个阶段。

不少初到城市生活的奴隶,他们并不容易融入城市的生活,现实的压力、内心的不安都需要排解,而原本的乡村布鲁斯音乐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于是一些乐手将纯粹的乡间劳动音乐,加以转化和改进技巧,从而也使布鲁斯音乐的发展进入到城市布鲁斯(Urban Blues)这个新的阶段

从某个程度来说,布鲁斯音乐就是奴隶制宣布结束的产物,人身自由让黑奴们有了改变生活的机会,也让他们深藏在灵魂深处的旋律得以被广传。这些歌曲不但使黑人的音乐与他们生活现状得到更多的关注,也逐渐被许多白人所认识,从而也激发了更多白人愿意去了解这个弱势群体。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布鲁斯音乐的非洲特色有其深蕴的情绪表达能力

黑人非洲音乐与欧洲音乐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表演音乐,而不是作品音乐。它的基础不是表现主题与和声,而是旋律与节奏,这种特殊的节奏与表现形式,既是一种叙事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曾有学者前往非洲某部落调查酋长的谱系,有几个土著带着鼓在他面前敲打了一轮后便离开。学者以为此乃部落礼仪,于是继续等待,但几个小时后仍未见人如约而至,心生疑窦,却被告知刚才在他面前的敲鼓,就是用不同节奏的鼓声叙述了酋长的家族史。由此可见,节奏可谓是黑人音乐的灵魂,也是他们音乐文化中最为特出的部分。

布鲁斯音乐也是由歌唱呐喊中的不规格旋律和节奏律动之中成长演变而来,是一种靠随着律动哼出的调子和抑扬顿挫起伏的变化来呈现的音乐形式。这种完全靠表演者个人风格技巧的表达,极具情感冲击力,听众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便能从这些高低回转之间感受到对方的心绪与愿之表达的信息。最初,它是以声乐形式为主,但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吉他开始成为布鲁斯音乐的最佳组合,因它能发出类似于人声哭泣的音响,增加歌曲中悲伤的效果,是故也成为演奏布鲁斯音乐的优选。

早期的布鲁斯音乐,其实更多是比较闲散的叙事歌曲,这也于黑人自身的文化有关,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歌曲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要表达内心诉求,唱出在生存中的焦虑。虽然彼时的黑人已得到人身自由,但并未拥有真实的平等权利,1872年的《吉姆·克劳法》的种族隔离政策,将所有的黑人隔离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虽已不是奴隶,但在生存空间上以与之前为奴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是故,布鲁斯音乐也就成为了那一代黑人集体情绪的宣泄,从而带动其更广泛的发展,他们通过歌曲去表达这一切都不公义,诉说他们对于真正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而同时也通过这些音乐去展现他们的伤感之心绪。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历史的变迁,成就了布鲁斯音乐,也成就了黑人音乐的蓬勃

美国每一次的社会变迁发展也同样影响着布鲁斯音乐的发展,从南北战争、一战直至二战,每次社会变革的背后都透射出黑人对于人权平等的渴望。

而黑人音乐从西非带到美洲、从美国南部去到美国北部、从农村转到城市、从美国黑人歌手唱到白人歌手、再从美国传递到全世界,足以证明它这是一种穿透灵魂的音乐,也是一种穿越种族、肤色、国界的通用语言。它从耻辱的历史,走向光明的道路,从被压迫几个世纪的种族人群,到被所有人知晓,人们通过他们的音乐语言,感受到深藏于内里的忧伤与悲切,重新界定他们身而为人的尊严,这一切如同瑰宝一般,成为人类文明与音乐历史上闪闪生辉的精钻。

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看懂美国黑人奴隶的血泪辛酸

结语:

著名布鲁斯歌手布朗·麦克斯曾经说过,“布鲁斯不是梦,是现实。”它是来自于底层的呐喊,也来自于草根的生活,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生活形态。

布鲁斯音乐的历史是一部非洲音乐的演变史,也是一部承载着非洲黑人在美洲几百年艰辛苟存的悲痛血泪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