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景區、文化館、圖書館準備得怎麼樣?來看官方回答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2日訊(記者 戴璐嶺)當前仍屬疫情防控期間,群眾現在出遊免不了有一些顧慮和擔心,為了避免疫情傳播擴散,已經對外開放景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今日,四川省景區協會會長秦福榮在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場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四川省現已開放218家A級旅遊景區,均按照2月21號發佈的景區有序開放的指南做好工作。

  據介紹,景區在思想意識上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抓緊抓實各項防控工作。開放的景區都相應建立了公共衛生安全和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同時,建立健全了防控預警機制,明確防控責任,設立了隔離觀察區域,提倡無接觸遊覽,不聚集和集體活動,同時落實公筷制,加強餐飲衛生管理,落實消毒制度,做好醫療保障,做到全時處置、全員監測、全域防控。此外,開放景區利用電子屏、宣傳海報等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並堅持安全管理高標準,對景區為遊客提供服務的觀光車、索道、遊覽設施等配套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保證安全運營落實到位,讓遊客在景區旅遊無後顧之憂。

  此外,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多數都是室內公共場所,它們將於何時對外開放?又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恢復開館後的公眾安全?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嚴颯爽回答記者提問表示,疫情發生以後,全省緊急關閉了685家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4758家鄉鎮文化站,取消了4035場群眾性的文化活動,最大限度避免了公眾場所的人員交叉感染,有效杜絕了疫情通過文化旅遊活動、文化旅遊場館進行傳播。

  根據《全省公共文化場館有序恢復開放工作指南》,公共文化館恢復開放的時間,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文旅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要求,由當地的黨委政府根據疫情防控的實際來決定開放的時間,因地制宜,實行一館一策,不搞“一刀切”。在開放方面,要實行分級分區精準有序的逐步恢復開放,同時報備上級主管部門。

  根據以上的要求,目前全省已經有14個文化場館有序開放。

  此外,她表示,為確保恢復開放後的公眾安全,我們將持續加強疫情的防控,要求恢復開放的場館要開展防護技能培訓,要配備防護的物資,設立隔離觀察區域等前期工作,要按照“一場一策”、“一館一策”制定疫情防控的方案和應急的預案,把防控的責任落實落細落到人和部門。同時,我們對場館工作人員的健康要實行排查監控。

  將強化場館管理。各場館要求做好恢復開放前的公告公示工作,要採取人員限流的措施,科學地測算並控制在館的人數與規模。對恢復開放後進出的車輛要實行登記,進出館的人員要實行實名登記、測量體溫、佩戴口罩等管控的措施。還要防止人員聚集,安排專人進行疏導,對場館辦公場所和免費開放等公共區域,要實行每日的清潔消毒,定時通風,對電器、食堂、衛生間、桌椅等重點部位全方位消殺滅菌。

  將做好應急處置。做好疑似人員管控,發現可疑症狀人員以後,要及時封館,還要管控其他人員的流動,嚴禁無關人員的進入,積極配合疾控部門規範開展接觸者追蹤管理和隔離觀察,對疑似人員使用的物品、活動場所進行全面的排查和消殺。同時,規定在所有疑似人員未解除風險之前場館不得恢復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