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電影中,故事的橋段總是千差萬別,但所有的故事卻離不開“復仇”這個主旋律,復仇題材之所以如此普遍,原因很簡單,就是觀眾愛看,之所以大家愛看,武俠影話社認為離不開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因為它更切近人情、人性、人心。如果武俠電影中說行俠更合乎“天理”(仗義行俠又稱“替天行道”),即表達人的夢想與理念的一面,那麼復仇則更合乎“人情”。因為,無論是親仇、師仇、國仇、情仇,都是每一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有可能經歷的。而行俠則不然,平凡的人,既當不了俠士,也不容易碰到俠士,所以復仇才能真正地打動人心,引起普遍的共鳴,甚至無需解釋就已人人皆知,如“父仇不共戴天”,誠屬“理所應當”,亦即“情之近也”。
第二,復仇在武俠電影中,來得更加直接、簡單、也更加痛快、激烈。簡單的原因,是不必解釋;痛快的原因,則是要“報復”,若不激烈痛快,怎能洩仇恨、平憤懣?行俠則不然,它可能是藉助武力(鋤強扶弱),但也可能不借助武力(濟困扶危)。這一點,對喜歡看“打”且要滿足“好鬥”心的觀眾來說,尤為重要。
第三,復仇的故事也可以與俠義主題聯繫起來,這正是復仇題材成為武俠電影主體的原因。 通常的復仇主人公是代表正義的一方,而復仇的對象則通常是惡霸、貪官、武林敗類,即邪惡的一方。這樣,既可以滿足復仇之心,而又可以達成除暴安良之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了,因而,在武俠電影中,復仇題材多如牛毛,也就毫不稀奇了。
第四,復仇的衝突,既使電影中的人物陣線分明,不斷激化,從而緊張集中;又能滿足觀眾在日常生活中積聚的不平之氣,使之得以宣洩。
我們以90年代的電影《新碧血劍》(元彪、張敏主演)來說,這就是一部典型的復仇題材影片,這部電影是根據金庸小說《碧血劍》改編而成的,原著也是復仇題材,即袁崇煥的兒子為報殺父之仇,找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與滿清首腦皇太極復仇,這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復仇計劃,也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計劃,因為涉及國家命運及民族興衰,小說就此展開,將復仇故事與歷史命運緊密地聯合在一起,波瀾壯闊,氣勢驚人。
而電影《新碧血劍》則改變了它的格局,它仍然是復仇故事,只不過復仇者由袁承志變成了金蛇郎君夏雪宜,復仇的對象是號稱“天下第一堡”的溫家堡,因為溫家堡的五位堡主殺了夏家村180餘山人,且其大堡主還將夏雪宜的情人佔為妻室,如果是殺親滅族之仇兼奪情佔妻之恨,夏雪宜與溫家堡當然不共戴天,只是因為溫家堡在江湖上權勢太大,袁承志有牽扯其中,再加上情人小儀在“情”與“恩”之間的兩難之境,使夏雪宜的報仇行動受到重重阻遏,電影最後由袁承志來代他復仇,這一刻,觀眾的情緒也得以釋放。
武俠電影中,復仇的情節模式,簡單地說,無非“人有仇恨——上山學藝——下山報仇”,影片也就由此分成三個部分,序幕是交代復仇者的身世、經歷,復仇的來由;中間的主體部分即復仇決心及復仇過程(以拜師、訪師、學藝、練武、尋找仇人並動武);高潮及尾聲部分,就是復仇大決鬥,當然是復仇成功,處決仇人,結果皆大歡喜。
閱讀更多 武俠影話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