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開“質量-成本陷阱”?

每當鋼鐵企業談到轉型升級,或者制定規劃時,都會把質量、成本作為核心目標,狠抓不止。

這很好理解,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也是品牌化的關鍵;成本是企業盈利的基礎,是競爭力的保障。


但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碰到了一種困境——“質量-成本陷阱”

當狠抓產品質量時,生產成本必然會上升;

當壓縮生產成本時,質量的穩定性(如成品率)又得不到保障。


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存在一條假設的公理:

公理一:任何產品加工製造的過程,在人員、設備、工藝等條件確定的條件下,若要生產一定質量要求的產品,一定存在一個最低生產成本。


這個最低生產成本是無法逾越的,成本和質量之間存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如果這時候刻意壓縮成本,犧牲的必然是產品質量。


如何避開“質量-成本陷阱”呢?

根據上面的公理可知,要想解決當前階段質量和成本的矛盾,打破平衡點,就需要在人員、設備、工藝等加工條件上下功夫,這就是企業不斷優化人員結構、更新設備儀器、改進生產工藝的底層原因。

科技 | 如何避開“質量-成本陷阱”?

除了以上這些工作,有沒有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方法呢?

哈哈,“夢想還是要有的,一旦實現了呢?!”


這裡就要提到第二條假設的公理:

公理二:任何產品加工製造過程的競爭優勢,來自於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質量和更好的效率。

“效率”一直是被大部分企業決策時經常忽視的一個維度,對其重視程度,遠不如質量和成本。但是,在相對成熟的產業環境裡面,“效率”發揮的作用往往更為巨大。


人類歷史上,工業體系內第一次在效率的維度上,實現降維打擊的,是福特T型車生產線,從此,人類認識到了“由分工提升效率”帶來的爆發力。


這種效力至今依然發揮的重大的作用,例如:同一地區的兩家企業,所有生產條件基本一致,產品質量和單位產品的成本也大體相同,但A企業的效率比B企業高10%,相當於同樣的資本成本,A企業年盈利能力高出10%,而隨著年復一年的指數疊加,10年之內就會形成了壓倒性的競爭優勢。


對於鋼鐵工業,“效率”提升產生的威力,遠不止於此。


鋼鐵工業作為典型的流程工業,製造流程中絕大部分的加工對象都是高溫物料,最高的鋼水超過1600℃,低一點鑄坯也有幾百攝氏度,而所有的加工環節,溫度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參數,溫度穩定基本代表加工環節的質量指標穩定,溫度損失小,基本代表加工過程的能耗低、成本低。


從提升生產效率的角度,通過加快生產節奏、減少傳擱時間,來實現減少溫度損失、提高溫度的穩定性,從而實現質量和成本系統性的改善,簡直是絕佳方案。


所以,當我們把目光從質量和成本上面,分出一些給“效率”,將會為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打開一片新天地。


怎麼全面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呢?

高效的生產計劃是抓手,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保障,過程管控和系統優化是目標,基於實際生產場景和生產數據的分析和建模方法是手段,這些內容會在本號其他文章進行詳細介紹,也歡迎有需求的企業聯繫諮詢。


一言以蔽之:效率,如同質量和成本一樣,共同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歡迎關注,點滴澆灌希望,星火照亮前方,共建鋼鐵工業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