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周星馳的電影看了許多遍還想看,一遍有一遍的不同,你們怎麼看?

雨天過後


您好,我是金時,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周星馳的電影以喜劇著稱,可是看似喜劇的背後卻是反應出一個小人物對生活的無奈盡顯,就比如【喜劇之王】中尹天仇這角色拍戲時總是想出各種點子導演不耐導致洗沒拍好還不准他演戲,在領盒飯時還被人說命比螞蟻便宜對人生追求的不得意,有時想想我們自己也感到這就曾經自己的某個時刻,由此會感同身受。周星馳的電影每一次觀看從中的體會都不一樣,時而微笑,時而悲傷,看不懂是喜劇,看懂了是人生,所以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觀看,對自己啟發是不一樣的。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人生感悟。很開心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幫助。


今時電影


不知道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就是每過一個年齡段當你再翻開再回顧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DVD和錄像帶時代,樓下專門租碟子的鋪子有很多香港各個大佬的電影作品系列,1元租1張,周潤發,劉德華,成龍,周星馳,李連杰,林正英的殭屍系列等應有盡有,租來的碟子當然會叫上幾個小夥伴,在那個電視機還沒有家家普及的年代,大家圍在一起,你從你家帶點花生瓜子,我從我家撈點鹹菜小吃,那時的觀影是熱鬧,開心同時還帶有點鹹溼的味道的。

上大學的時候DVD已經慢慢的被市場淘汰,網絡下載是很多人的首選,隨著720P修復版和藍光版的推出,我也開始慢慢收集以前的香港老電影,尤其是最愛的周星馳系列電影。

我找的第一部是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因為過了好多年觀影后的記憶已經模糊,當時看完後也是樂呵一下就過了,比較清晰的是紫霞拔劍夾在至尊寶脖子上的那段,還有至尊寶扔鞋子不小心從山崖上掉下去那段。

再次觀影的時候是跳過月光寶盒直接看的大聖娶親,這也導致了看完之後卻仍是一臉的懵逼與黯然;這次留在我記憶影像裡的是菩提老祖和星爺討論的那幾句: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以及古城牆下那個像條狗一樣漸漸遠去的背影。看完之後你會笑自己當年真的是笑的像個傻逼一樣啊!

畢業工作之後,朝八晚十的生活,規律的作息,千篇一律的工作。偶爾也會打開電腦裡那個許久不動的文件夾,今晚這麼煩躁,看個什麼好?隨便點吧,打開的是逃學威龍第一部,哎就是那個周星星同學,想不到你也能說出這麼可愛的情話:如果不是你,我的地理不會拿到八十幾;如果不是你,那幫小子不會對我死心塌地。你教我人生目標,做人應該為人而不應該為錢。對不起,因為我以前曾經騙過你。對不起,因為我將要追求你。其實,你應該鼓足勇氣,衝上去抱住她,大聲的告訴她,我養你啊!畢竟沒有哪個女孩經得起太長的等待的。

那時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已經各奔東西,為人父母。那時追求過的女孩子也已經斷了好久的聯繫,我想唯一不變的是大家圍坐在一起看著不膩也永遠不會厭煩的電影。


週週看影視


周星馳(星爺)

與其說周星馳是一個演員,不如說周星馳的電影是他自己的人生再現。


筆者不才,簡單說說自己的對於星爺這個人的認識:

1,下圖中的周星馳就是他現在的真實樣子,經歷無數的挫折,飽經風雨,才會落得滿頭白髮的今天。他拍的絕大部分電影都濃縮著生活中自己的影子,包括生活、工作、愛情、家庭、人生格言等等。

2,對我們80、90後,對於星爺應該都再熟悉不過了。現在很多人都感覺欠星爺一張電影票。我們往往感嘆,曾經星爺的電影因為我們不懂而埋沒了他,等我們長大了懂事了的時候,慢慢的才看懂電影中潛在的真諦。這也證明了一句話:往往好的電影,需要我們反覆打磨,多看幾遍才能真正的理解其中的深意。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有靈魂的電影,才值得我們一遍遍的去回味。



3,星爺的一生像極了我們普通的老百姓的一生。沒有強勢的背景,沒有有錢的父母,一生靠自己的雙手來養家餬口。我想這也是我們一遍遍的觀看星爺電影的原因。他的人生跟我們一樣,總是一波三折,高興的時候還沒盡興就被潑一盆冷水,快要絕望的時候,又喜從天降。他的演員事業,用“遲到”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4,星爺的愛情也是悽悽慘慘,至今也沒有歸宿。像是命運在捉弄他一樣,事業和愛情總是不能雙豐收。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或許他的演員事業,讓他看透了許多東西吧。


5,星爺的演繹事業像極了英國戲劇演員-查理·卓別林。臺下觀眾,第一眼看到的永遠是搞笑、無厘頭,往往錯過了最純粹的東西。所以,我們一遍遍的反覆的觀看星爺曾經的每一部經典的演繹。


6,每一個人的人生就像一部電影。希望每一個人都盡情的、細緻的演繹好自己的角色。不要像觀看星爺的電影一樣,留下“時間差”一樣的遺憾。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且行且珍惜。


稀裡糊塗80後影視


一、小時候第一次看星爺的電影,看的是搞笑、是喜劇。

二、稍微長大以後,再看星爺的電影,感覺演的跟自己有那麼幾點類似,這次不再注重喜劇了,關注的是劇裡的情景了,讓人浮想聯翩。

三、等我們真正長大,進入了社會,再去看星爺的電影,發現這是一部悲劇,真正的悲劇,和自己的現狀完全相同的悲劇,只是星爺用無厘頭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

星爺的電影,演的是自己,演的也是千千萬萬個努力拼搏的中國人。

“那個人長得好像一條狗啊!”

“是啊!那個人長的真像一條狗!”

“屎,你是一坨屎,命比蟻便宜”





盧比利財經領域作家


星爺的電影就是一波“回憶殺”!

一遍一遍地刷著星爺的電影,那是自己回不去的青春!

周星馳的電影大多在90年代左右,這也是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星爺在眾星雲集的香港藝人中嶄露頭角,周氏“無厘頭”式喜劇在“群雄並起”的港片中漸漸獨樹一幟!

  • 少年的我,DVD時代加入追“星”族

那時的我還是個農村的毛頭小子,家裡還是黑白電視,只能電視臺演什麼我看什麼,唯一的選擇主動權就是換臺!

偶然翻到某個臺正在播放“書童華安鬥對穿腸”!覺得挺可笑,便停下來看,這一看便被他深深吸引!

這是什麼電影居然可以這樣拍?問了其他人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叫《唐伯虎點秋香》!

別人告訴我,這是周星馳,他還有幾部電影跟這個一樣好看!

那個時候我是多想馬上找到他另外幾部電影,但是農村條件有限,沒找到其他DVD碟片!讓我一直念念不忘......

過了一段時間,在親戚家居然發現了《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和其他幾部!讓我喜出望外!我全部借來,回家又借了DVD播放機,一口氣全部看完,那叫一個滿足、過癮!

這是少年的我對周星馳的初次認識,自那之後,我便迷上了周星馳的電影!

  • 星仔“無厘頭”伴我走過了高中時代

高中的時候住校,基本一個月回家一次,那時候網吧比較興盛,晚上會跟同學一起去網吧通宵!

我在網吧多半時間都在看電影!港片、美劇都看過許多,但還是喜歡看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比較輕鬆不累!

《國產凌凌漆 》、《逃學威龍》、《九品芝麻官》、《百變星君》......每次都會挑一部再看一遍,可能這樣會比較放鬆吧。

就這樣,高中時期陸陸續續不知看了多少遍!

  • 大學時在自修室和女朋友一人一隻耳機偷偷地看

打著學習的幌子在自修室約會是我那時候經常做的事,功課倒也沒落下,約會更重要!

打開電腦,兩個人帶著耳機,看著“無厘頭”電影,別提多愜意!女朋友會忍不住傻笑出聲,旁邊人的眼神就像在看兩個傻子似的......

  • 10年相伴左右,身旁還是那個她,回憶裝滿甜蜜!

如今已和她結婚生子,偶爾也會回到母校,在當初的自修室坐一會兒,懷念一下當初的歲月!

偶爾也會在工作閒暇或在家打開之前看過的電影,一邊做著其他的一邊看電影,不管它演到那裡,回頭看一眼就能跟得上劇情!

我比較喜歡看老電影,我覺得這些經過歲月沉澱的電影更有味道!

畢竟酒是陳的香,情是舊人濃!


侃叔的影視漿糊


我很認同這些人的說法,因為周星馳的好多電影我也看過許多遍。

其中以《大話西遊》兩部,《功夫》,《少林足球》《唐伯虎點秋香》我看的次數最多。

最近被大家噴為爛片的《新喜劇之王》,我竟然也看了兩遍。

觀眾對《新喜劇之王》的評論出現了兩極分化,有的在電影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的人卻認為電影一文不值,太讓人失望。



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有兩點。

一,周星馳的這部電影是個小眾電影,不是拍給所有人看的。只有有些經歷,或者是現在扔在打拼的人才會深有感觸。

二,這部電影不是喜劇,所以想純粹去看喜劇的觀眾會大失所望。


這部電影一如既往的講述著鹹魚翻身的故事,講述小人物是周星馳的強項,據說當時定片後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長,可能是為了主旋律原因,或是其他不可抗因素,被剪成了一個多小時,所以觀眾會以為如夢的完美結局太過唐突。

現在來看網上對電影的結局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女主走上人生巔峰的完美結局。

另一種是女主死於一個雨夜,故事的後半段就是她的夢而已。

不管怎樣我相信,那些噴周星馳的人,多年後肯定會有一大部分會回頭再看這部電影,也許那個時候,會有不同的感受了吧。

就像當年《大話西遊》上映時票房的悽慘。卻多年後被大家重新認識,奉為經典。

兩部《大話西遊》我來回看了不下五遍,第一次應該是十多年前了吧。那時候逗的我哈哈大笑,捧腹不已。

如今再看,感慨萬千。

正如許多網友講的那樣:

第一次看周星馳先生的電影,大笑。

第二次再看,大哭。

第三次看,笑著哭。

其實仔細的觀眾會發現,周星馳早已經不在拍喜劇,至少不是觀眾眼裡想要的喜劇。

對於很多觀眾對於電影的疑問,包括接受魯豫採訪時關於劇情的疑問,周星馳從來都不做回答,因為他希望觀眾從電影本身讀出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導演去灌輸。





周星馳的大多數電影裡的主角都是小人物,小人物的滑稽讓我們捧腹大笑,小人物對命運的不將就不服輸,又讓我們潸然淚下,當我們聽到那句:“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的臺詞,彷彿看到的此時深陷生活泥潭的自己。


讀懂周星馳電影一二,感同身受,多看幾遍也是自然。。

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段人生,我是如花。歡迎評論區各抒己見。

素材:莎莎


小海娛


星爺的電影確實是這樣的,不同的階段看會有不同的感受,人的情感,人的經歷在變化。一開始不懂,後來經歷的事慢慢多了也就懂了。

初中時看大話西遊除了覺得搞笑其實沒有什麼其他多大的感受,後面大學看就是笑著笑著就哭了。

是電影變了嗎?不是,電影一直都是那部電影,變了的只是我們而已。所以說看星爺的電影最怕的就是把它看懂了,一部電影下來彷彿看到了自己。

我們由懵懂到成熟,看星爺的電影也就從喜劇變成了悲劇。其實喜劇電影看懂了其實是悲劇。

星爺也曾經在一個節目當中說過,電影他是按悲劇來拍攝的,但是大家看了之後卻都在笑。那是因為你還沒看懂還沒體會到。所以星爺電影真的很適合重複看,因為每一次的感受可能會不一樣。





life陳同學


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有的連臺詞都能背下來,劇情也是一清二楚,但是看到電視放還是會看。我想應該是電影的類型和演員的功勞。

喜劇電影如果優秀那麼他的笑點即使不密集但是個個都是金典。笑點是會和劇情相聯繫的而又有所發展的。如果為了好笑而加一些和劇情無關緊要的來強行搞笑,只會適得其反,具體參考新烏龍院裡宋小寶一段,徒增尷尬。還有一個,即使是劇本也要清清楚楚把一個故事講清楚。就算是懸疑反轉片,在觀眾抽絲剝繭之後也會有一個看似荒誕實際合情合理的故事線。如果喜劇片是一個個包袱拼湊起來的我不如區聽相聲,如郭德綱老師拍的電影就是相聲的電影化,結果表面不太成功。

另外一個就是演員的演技了。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演員的演技沒得說。科班出身的演員沒得說,就連唱歌的學友個的演技都可以封王。一個烏蠅哥現在被玩壞了。演員的演技好就有代入感,如果屏幕前的我們看的尷尬,沒有代入感還談什麼戲劇,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嗎?就像以前有人玩中國特效的梗說,外國的特效看不出是特效,中國的特效也看不出是特效。這句話同樣可以用到演員上,以前的演員是在演戲,現在有些演員是再演戲。

還有一個原因是拍電影的目的性不純。以前拍電影就是票房高了可以撈錢,現在就算票房不高拍電影依然可以撈錢。就是一這樣的目的拍電影你指望拍什麼電影啊。

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的原因,這些因素不僅僅用於喜劇電影,而是所有優秀的老片子。至於我的觀點是否正確還請專業人士雅正。


我自己的名字都被取了


對於周星馳的電影,我覺得真的值得反覆去觀看,小的時候看周星馳的電影,看的就是那些搞笑的細節,長大了以後再重新觀看,就能看得出影片當中所要表達的那種深層次的意境,所以看了周星馳的電影屬於看一遍,有一遍的不同感受。




周星馳最經典的一部作品應該就是大畫西遊,我記得大話西遊在剛剛上映的時候,沒有得到大家的歡迎,直到十幾年後這部影片才上的熱搜,因為那個時候周星馳的表現手法過於超前,在那個年代人們不能理解這種無厘頭的喜劇。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不簡簡單單是搞笑那麼簡單,他說包含有很多層面的意思,一種是人生的頓悟,還有一種那就是對愛情的理解。所以在我看來,大話西遊是周星馳絕對的代表劇作之一,這部影片無論是在劇情上還是人物的選擇,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所披露。


只是今天很少也有一部類似的作品,能夠超越大話西遊所帶給我們大家的那種觀影感受。所以大家更願意用鬼才來形容周星馳個人。




只可惜現在的周星馳依然單身,作為一名喜劇演員,他帶給我們無數的快樂,但老的時候卻孤身一人令人唏噓。作為周星馳的鐵桿粉絲,我也希望他能夠遇到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伴侶,陪伴自己度過餘生,我想現在的他之所以一個人,也許是緬懷曾經逝去的情感。畢竟在愛情當中他曾經有愧於心。


快樂的可樂君


馬雲說:“中國人能不看周星馳的電影嗎?中國人,周星馳的電影一定要看,金庸的小說一定要讀。《功夫》我就看了三遍。”

劉德華說:“我沒有真正的跟他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只是在銀幕前他真的是我的偶像,我喜歡他的喜劇。”

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

首先是因為搞笑。很多人去電影院就是衝著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風格而去的。我們在生活中會有許許多多的壓力,可是我們看了周星馳的電影之後,就會因為他的搞笑而讓我們的心情變得輕鬆愉悅起來。這是我們看很多電影所達不到的效果。

其次是周星馳電影的高品質。人們常說星爺出品,必出精品。周星馳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他曾說:“第二好不要,要第一好才行!” 周星馳是窮苦出身,他深知成功來之不易,所以,他對電影非常認真。可以說這種認真已經到了一種苛刻的地步。周星馳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找你是來拍電影的,不是來跟你交朋友的。” 所以他在拍電影的時候可能為了電影質量,不顧及演員的感受。 在拍《功夫》的時候,洪金寶就是因為周星馳的的這個態度而辭去了動作導演的職務。洪金寶當時就批評周星馳:“不要把自個兒當人,把人家當狗。” 周星馳為了一個電影鏡頭,可以拍上100多次,這是很多演員都受不了的。

在拍少林足球》的時候,黃一飛飾演足球隊隊長,有這樣一組鏡頭:跟他搭戲的演員要敲打他的頭。開始商量的時候,說用的是道具,可是真正表演的時候呢?周星馳要求演員用真瓶子,那個演員一打下去,黃一飛的頭就出血了,他就很生氣的問:“幹嘛這樣子?”那演員說:“是導演讓我這麼做的。”另外一組鏡頭是對方球員脫掉內褲,套在黃一飛頭上,這個極盡羞辱的動作,是為了電影效果。但是黃一飛心裡,可能也不好想吧!但是就是因為周星馳這種對待工作極其認真的態度,我們才得以看到好的電影。星爺出品,從未讓我們失望過。

那麼,我們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究竟是什麼呢?僅僅是因為搞笑嗎?你說搞笑,大鵬的電影也搞笑啊,但是好像也沒有打動我們。我們看了一遍之後不想再看第二遍。你說高品質?陳凱歌的電影高品質吧,但是好像也沒那麼吸引我們。那麼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想是因為我們在周星馳的電影裡面看到了自己。星爺的電影裡面都有一個小人物,這小人物呢,普通的就跟你我一樣,比如說,《長江7號》裡面的農民工,《行運一條龍》裡的蛋撻王子,《喜劇之王》裡面的那個跑龍套的演員,《功夫》裡面的那個打劫黃聖依,敲詐理髮師的小混混。這些普普通通的人,因為跟我們沒有距離,在加上演員們出色的演技,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他們高興,我們就高興;他們悲傷,我們就和他們一起悲傷。這些人都懷揣著夢想,都有一顆上進的心。就像我們許許多多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但是仍然懷揣著英雄一般的夢想一樣。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法實現,但是,周星馳在他的電影裡面,都幫我們實現了。

在周星馳的電影裡面,我們看到了那個平凡的自己,但同時,我們看的那個成為英雄的自己,那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自己。我想,這才是我們喜歡周星馳電影的最根本的原因。

看了本文,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我是傑哥,原創不易,支持原創,點關注,我會繼續為大家輸出好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