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和熱血譜寫戰“疫”讚歌


用青春和熱血譜寫戰“疫”讚歌


圖為王捷和戰“疫”轉運隊員出征情景。

用青春和熱血譜寫戰“疫”讚歌


27歲的王捷是蘇州疫情120轉運團隊隊員、蘇大附一院普外科醫生,中共黨員。2月7日接到命令,2月8日王捷義無反顧地投入蘇州轉運發熱人員防疫一線阻擊戰。至此,王捷已不分白天黑夜地為築起蘇州防疫阻擊戰“第一大門”“銅牆鐵壁”,持續戰鬥了一個多月。

在轉運護送工作中,有太多讓王捷銘記在心的故事和感想,他將參與此次戰“疫”的經歷,分享給他的母校━━鹽城市龍岡中學,以此感謝母校領導和老師的諄諄教導,激勵學弟學妹珍惜時間,注重健康,珍愛生命,做一個有理想、奮發有為的棟樑。

眾志成城勇戰“疫”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黨和國家領導及全國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隨著疫情的擴散,作為疫情重災區的湖北已難以獨立戰“疫”。全國一盤棋,集全國之力馳援湖北!至此,一場與疫魔搶時間、挽救生命的阻擊戰全面打響!

治病救人必須要醫生,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和專家在國家安排下有序出征湖北,科學抗疫,精準救治。醫者仁心,這些醫護人員和專家義無反顧、不懼安危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染著王捷這個初為醫者的青年黨員,他熱血沸騰,時刻以自己入黨的初心、學醫為民服務的宗旨,接受黨和祖國的挑選,出征抗“疫”一線,貢獻青春年華。

在蘇州市委、市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蘇州市迅速科學精準地打響了防疫阻擊戰。隨著疫情阻擊戰不斷持續和深入,蘇州市如何鞏固防疫戰役成果,防止復工復產帶來新的疫情輸入,甚至反彈的不利境況成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而原有的120轉運模式可能會導致不同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風險,這給防疫“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增加了較大難度。

蘇州市衛健委高度重視外防內控,決定組建統一領導的發熱人員轉運小組,將進出蘇州市的高速口、車站、各卡口等篩檢到的發熱人員,由專人專車送往定點醫院,將有可能新發生的疫情阻擊在進出蘇州大門的“第一道防線”,鞏固蘇州連日來戰“疫”取得的成果。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也有兩輛救護車被抽調其中,而王捷有幸能夠參與到這次疑似新冠肺炎人員轉運任務之中,圓了他參加抗疫阻擊戰的心願。

不負韶華出征防疫一線

救死扶傷,醫者仁心。“希望能為防疫阻擊戰貢獻一份醫務工作者的力量!”這是疫情暴發后王捷最大的心願。可因本身從事外科工作,讓他沸騰的熱血有些遺憾。但當得知自己有這次機會後十分開心。知道轉運工作一旦開始就不能離開轉運中心,就和家裡人做了報備。家裡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參加戰“疫”,王捷的爸爸更是說道:“作為黨員,作為醫生,在黨和國家及人民需要時,就應奮勇爭先,該上就上!”

來到轉運中心後,王捷發現同時被抽調到轉運中心的還有骨科的陸英傑師兄,以前在急診輪轉時一起出過車的杜官軍師傅,這讓他感到有了“伴”,工作起來更有信心、更有幹勁。在轉運中心,蘇州市衛健委和急救中心的領導,向他們所有參戰人員詳細講解了工作內容,認真培訓了防護用品的使用和注意事項,明確了轉運發熱人員流程。

“致敬逆行者!”“做好防護!……”這是王捷和科裡主任及醫務處老師們交流轉運工作時大家說得最多的溫暖話語和細心叮囑。王捷醫院的領導十分重視此次防疫阻擊戰,全力支持醫院為防疫進行的各種準備和戰鬥。來自領導和老師們的鼓勵、關心,以及同事們的支持、信任,讓王捷更有信心做好發熱疑似新冠肺炎人員轉運工作。一個月轉運發熱人員的戰鬥就此拉開了序幕。

“1號車,火車站接人,送往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總院。”“收到。馬上出發!”初次即將護送發熱人員,王捷心裡感到神聖而又激動。神聖的是作為醫務工作者,終於可以參與到疫情戰鬥中;激動的是終於可以和悄無聲息、無孔不入的疫魔“零距離”交戰了。王捷和杜官軍相互鼓勵後,毫不猶豫地開車出征。

“醫生,我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了吧?”從火車站下來的甘肅小夥子和王捷年齡相仿,雖然彼此都戴著口罩,但王捷還是可以看出他目光中的絲絲擔憂。“在家裡也沒發燒,搭了一路的火車,會不會是在車上被傳染了?”小夥子情緒不穩中恐慌地喃喃自語。王捷熱情認真、溫和仔細地按規定要求,向他進行詢問後,得知了他的活動軌跡和發熱情況。為穩定小夥子的焦慮和害怕,王捷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同時微笑著寬慰道:“不用擔心,甘肅又不是感染很嚴重的疫區,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待會由醫院檢查診斷一下。那邊的醫生都很專業認真,本身這個季節發熱的情況也是比較多的。”說實話,在沒有檢查確診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小夥子發熱時,誰也不能麻痺大意。

到了醫院後,他們和分診的護士做了一絲不苟的交接。看到小夥子還是很擔心的樣子,王捷輕鬆愉悅地和他說,“放心吧,我和分診的護士都說過你的情況了,不用擔心,接下來她會幫助你的。”“謝謝!”這一聲“謝謝”像一道耀眼的陽光,將王捷開始來防疫一線戰鬥時心底的一絲擔憂驅散得蹤影全無。

敬畏生命堅守崇高使命

轉運中還有著許多讓人銘記在心的故事,有在發熱的小孩,有獨自一人在校的學生,有同時發熱的父子……在這個特殊時期,隔著面罩,可以看到他們眼中的擔憂和焦慮。

看著他們一個個失落無助的樣子,王捷總是想方設法地安慰,讓他們樹立信心,走出陰暗。並從醫生的角度宣講疫情,科學防疫。這時,他們就似王捷的親人,王捷也成了他們可信賴的“白衣天使”。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守蘇州進出大門、嚴控疫情,這是王捷他們一個月來的主要工作。經過這次疫情防控一線“零距離”戰鬥,讓王捷更加感到了生命的可貴,和對生命的敬畏,更加感到了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聖職責。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要想用精湛的醫技為患者服務,就必須要在從醫道路上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經過一個多月的戰“疫”洗禮,王捷深深感到,作為一名醫者,一定要術精岐黃、止於至善、懸壺濟世;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韶華,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的優秀黨員和醫務工作者。

在黨中央的英明決策下,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下,在廣大醫務工作者齊心協力努力下,堅信一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美好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無比!蘇州加油!鹽城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期待更加美好的未來

王捷對老師、同學們說,他雖在蘇州異鄉工作,但他已把蘇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並深深地愛著生他養他的家鄉和蘇州。他於2011年6月從母校鹽城市龍岡中學高中畢業,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16年6月從汕頭大學學醫畢業後,到蘇州從事醫務工作。感謝母校領導和老師們的諄諄教誨,讓他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感謝醫院領導給了他這次戰“疫”機會,得以有機會用青春和熱血及醫技為民眾奉獻與服務。

為了把疫情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降到最低,鹽城市龍岡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陳建權等領導和老師想方設法地採取了“直面疫情 停課不停學”之舉,開展了“空中課堂”教、學、研活動,家長和學生們也紛紛支持這一新舉措,爭分奪秒地學習知識,為人生“趕考”。王捷為母校師生創新學習之舉點贊!

王捷說,老師、同學們,通過此次疫情和自己從醫之路,更加意識到每個人健康的重要性,也只有身體健健康康,才能快樂學習,快樂工作,才能擁有最美好的生活和未來,才能為家庭創造幸福,才能為祖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是想請你們在繁忙的工作中和勤奮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健康工作與輕鬆生活和愉快學習,有了好身體,才能不負韶華,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大有作為,就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寒冬”終會過去,充滿勃勃生機的 “明天”將會更加美好!我們期待! 王 科 楊 武 王 成 王 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