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湖北,吳曉敏記錄下了她的所見所聞,記錄下疫情中的湖北人民,也記錄下焦慮與病魔都打不倒的樂觀與堅強

  

身在湖北,吳曉敏記錄下了她的所見所聞,記錄下疫情中的湖北人民,也記錄下焦慮與病魔都打不倒的樂觀與堅強

  


  江蘇省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員額檢察官吳曉敏

  編者按 江蘇省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員額檢察官吳曉敏,湖北宜昌人,2020年1月22日乘火車自南京回鄉探親,自1月23日起“宅”在了當陽,3月11日回到宜昌城區,現繼續在小區內封閉。身在湖北,吳曉敏記錄下了她的所見所聞,記錄下疫情中的湖北人民,也記錄下焦慮與病魔都打不倒的樂觀與堅強。

  2月12日 晴

  宜昌昨日新增確診病例13例,為近日來確診人數最低的一天,似乎看到轉機,湖北省全省新增病例1600餘例,也是首次出現了2000例以下,加油。

  從今日起,宜昌市民可通過宜昌防疫網上通行平臺“宜安行”在線申報出行申請。說明情況有好轉,回城區有希望了。小學班主任曹老師說,她們小區已確診5例。弟弟作為志願者天天要幫居民們送菜上門,只有基本的口罩防護。曹老師讓我們暫時不要回去,說現在伍家崗到處是病人,在農村待著相對安全。

  下午和爺爺扛著鋤頭去挖了魚腥草,不多,能夠醃一碗菜。活動了一下,果然好多了。跟兒子視頻,小傢伙看著爺爺燒火特別興奮,本來不喜歡看著鏡頭的,這次說靠近點靠近點讓他看看燒火,如果小傢伙回來肯定玩得不亦樂乎,燒火的事兒首當其衝歸他了。可見孩子們被關久了多麼渴望外面的世界。

  2月14日 晴轉多雲

  據說現在送口罩是硬核禮物。上午晴好,下午狂風大作,氣溫驟降。面霜快用完了,準備用豬油擦面,網上查了一下,豬油是可以用來護膚的。煤氣罐還剩一罈,快用完了。老爸天天上山砍柴,堆了一堆在院子裡。特殊時期,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連續10天下降,希望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全國報告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太不容易了。流血流汗,千萬不要讓他們再流淚了。

  三峽大學仁和醫院作為全市定點發熱門診與集中隔離觀察點,於今日向社會發出捐贈通告,物資告急。

  師兄捐贈了800個口罩給漢川公司,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不要寫到公眾號中,不想讓同事知道。說總要做點什麼,只求心安。慈善的本質是低調,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了。喊加油的同時還有實際行動,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

  2月16日 晴

  昨日新增確診人數2000出頭,有下降趨勢。

  雪後初晴,難得的水晶天。屋後的臘梅一簇簇開放,和翠竹映著瓦藍的天空煞是好看。走到村口那棵大樹,做一節八段錦。

  上午老爸把前兩天從山上砍的柴劈了,我們一起把劈好的柴壘在廚房後面。兒子看了劈柴視頻很興奮。

  宜昌中心醫院江南分院成為定點診治中心,相當於本地的雷神山醫院,除了三醫院、仁和醫院外,又多了一家醫院專門抗擊新冠肺炎。早上看到消息,宜昌城區、農村將實行更為嚴格的管控措施。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宜昌城區小區封閉管理的通告》,城區必須憑小區通行證出入,通告自2月17日24時生效,期限暫定14天。農村每隔三天派一人出門買物資,還好自給自足。全城確診900餘人,確實要嚴加管控。

  2月20日 晴轉陰

  全國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94例,印象中首次出現了三位數,確實是好事。早上老媽不知從哪來的消息,說3月25日宜昌火車站即將恢復通車,希望如此,掐指一算還得一個多月。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今天突然想到這兩句,五月不知道武漢全城能不能恢復正常秩序。馬上到來的三月,武大的櫻花將在前所未有的寂寞中綻放。春天花會開,有些人卻終究沒有等來春天。

  看到一個視頻,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靈車走的時候,他妻子在後面撕心裂肺痛哭,眼淚嘩嘩的,太慘了,太匆匆了,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告別。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的一位教授也走了,我不認識他,但國際法研究所是當年讀研究生時經常去打卡上課的地方,也許在校園裡曾經偶遇。華科大一位跟我同齡的教授也走了。都正是年富力強可以施展才華的時候,突然走掉實在太可惜了。

  老鄉說今天頭不疼,也不咳嗽了,和平時差不多了,兩次測量體溫均是36.5度,應該沒事了,那就好。

  下午接到同事電話,說看到我的公眾號才知道我封閉在湖北,讓我做好防護,千萬不要出事。感謝牽掛我的人們,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的。

  下午5時40分坐在大櫟樹下,天空呈現淡藍淡青色。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天背詩有一點效果了,能夠想出一點應景的句子。

  2月21日 晴

  全省新增確診病例631例,其中包括監獄系統220例,沒有出現想象中的連續下降。這種事情最怕反覆,正如一位白衣天使所說,只要他們的防護服沒有脫,就不要輕易出門,否則前段時間的努力就白費了。

  今天又看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年僅29歲的醫生彭銀華推遲了原本正月初八舉行的婚禮,染上新冠病毒,沒有抵抗過病魔去世了,轉眼間生死兩茫茫,培養一個醫生太不容易了。老爸說讀書就要五年,碩博連讀十年,臨床十年才叫醫生,二十年才可能成為好醫生。這次疫情之後,期待醫患關係能夠改善。

  和我姐視頻,她說悶得沒辦法了,我說那怎麼辦呢?全國人民都在熬,尤其是我們湖北人民就更要自覺,呆在房間就呆吧,應該也快了,她陪我侄子上網課搞得頭都大了,額頭冒了好幾個痘痘。

  下午和堂弟一家去山坡上挖了魚腥草,春天正是發芽的時候,嫩得不得了。魚腥草是一味中藥,消炎去火,清熱解毒,可食可藥。四川和湖北西部譬如我們宜昌很愛吃,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涼拌,爽脆可口,有一股類似魚腥味的特殊氣味,又叫折耳根。挖了一大籃子,可以吃好幾天了,經過勞動之後身心感到舒坦,比躺在床上刷手機強多了。

  2月22日 晴

  屋後的梅花開得熱鬧非凡,蜜蜂縈繞,一派春天的景象。武漢的市花是梅花,武大的梅園想必已呈繁花漫天的姿態。一切往好的方向轉變,昨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397例,宜昌首次為零。

  湖北省委組織部對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7個醫院基層黨組織先進事蹟予以通報表彰,我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上榜。我一個同學說,以後再也不開三醫院的玩笑了。小時候三醫院是定點精神病院,後成為傳染病醫院。小時候動不動開玩笑說,某個人腦子有毛病像是從三醫院出來的。這次三醫院刷新了認知,防疫戰鬥中表現突出,那個91歲的老爺子就是在三醫院被治癒出院的,為三醫院打call。

  問了老鄉,他說已經恢復正常,還說等疫情過後會更加珍惜生活,這次疫情的封閉帶給咱們的是停下來重新審視以往,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平安二字值千金。

  藍天救援隊機動救援隊隊長許鵬在送物資去武漢的途中遇車禍殉職,才39歲,兒子僅10歲。差不多同齡人,出發時義無反顧,還跟兒子說爸爸去打怪獸了,豈料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很是心痛,他們的名字不應被忘記。

  現在最怕的就是手機沒電,一定要帶電熬到我出村的那天。

  2月23日 晴

  這兩天明顯感覺熱了,穿著秋衣秋褲到了中午會有點冒汗。早上看數字確診的人數600多,比昨天又增加了一些,宜昌昨日新增3例,看來還是有反覆。上午老爸燒火,老媽鋤地摘菜,下午準備繼續去挖魚腥草,這兩天看到四川人民對湖北人民的愛就是直接捐獻魚腥草,這麼好的東西附近就有啊,那就自力更生。

  上午看了一段武漢嫂子彪悍的漢罵,髒話兼帶成語,看得渾身酸爽,用網上的話說:那久違的屬於武漢嫂子的大嗓門,那熟悉的中氣十足氣吞山河的漢罵又回來了!想起在武漢讀書期間乘坐公交車538和590穿梭於大街小巷時聽到的熟悉的漢罵了,在公交車上坐著都能噤若寒蟬,遙遠又親切,有些事情必須要罵,罵了才能引起重視。

  昨日新增648例。29歲的女醫生夏思思因感染殉職了,不忍再看其家人的留言……唉,又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晚上看到一條暖心新聞。宜昌五峰縣長樂坪鎮村民向武漢武昌區捐獻85噸物資,臘肉、菜油、蘿蔔、菜薹、土豆、大米、麻糖……都是村民近日來肩挑背扛湊來這85噸“鄉土氣息”的山貨,集中到當地鎮政府後,裝了5輛大卡車,於22日清晨抵達武昌區。物資包裝箱上面還寫著: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五峰縣是山區,以茶葉和臘肉著稱。2018年國慶節全家還曾經去過五峰縣的柴埠溪大峽谷,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勢險峻,長樂坪鎮海拔就有2000多米。這次當地的村民真是掏了心窩子。在宜昌,習慣把長江對岸都叫作江南,本地人週末常到江南搞個休閒遊,吃個農家樂。此詩句足以體現長樂坪鎮的一片心意了,我宜昌人民也是這麼有文化呀。剩下的心願就是希望這些愛心捐贈儘快發到武漢市民手中,讓長樂一枝春趕緊滿人間。

  2月25日 晴

  今日除了湖北省外全國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9例,首次下降到個位數。

  寧靜的鄉村就是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上沒有太多變化。屋後的梅花已經充分綻放,一樹梅花一放翁。花樹下的菠菜這兩天長得特別快,前幾日還是小嫩芽,這兩日已近半尺,可以扯下來炒盤菜了。山上的野櫻花開了一兩棵,過段時間將會是漫山遍野,堰塘邊那棵不知名的樹已經有嫩綠的芽苞。

  我姐小區也解除了最嚴格的管制,可以下樓了,但仍然不敢亂跑,她們小區有兩個老人打太極拳不一會兒工夫就讓物業給趕回家去了。

  中午12時20分,村裡的宣傳車又來廣播了,依然實行最嚴格的管控:禁止聚餐打麻將下棋打牌等聚集性活動,強化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鼓勵居民一次採購大量生活物資……我村咋沒有大廣播呢,好想聽聽本地方言播放疫情通告宣傳的腔調呀。

  12時25分左右頭頂前後有兩架飛機飛過,不知道是哪裡又來援助宜昌了,一會兒工夫能飛到三峽機場。

  同事們問候我怎麼樣了,可能有段時間沒在朋友圈發消息吧。網上有篇帖子,說武漢人都不發朋友圈了。特殊時期,能夠這樣靜靜待著就夠了。同事問這邊物資充足嗎?要不要寄鹽水鴨,還有點小感動,在特殊時期,有來自千里之外的關心,還是心裡一暖。

  傍晚下起雨來。很久沒有聞到故鄉泥土的芬芳了,圍著爐火看新聞,突然電視機屏幕呈現雪花狀,接收信號的那口“鍋”積水了。中年聽雨老屋中,喜憂參半。

  2月26日 陰

  竹齋眠聽雨,夢裡見青苔。詩詞是個好東西,能夠將平淡的生活加以點綴。早晨起來,對面的山霧氣濛濛綠煙繚繞,昨夜細雨來過,已是萬物生長,春天又近了。

  宜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嚴控離鄂人員出行的緊急通知:自2020年2月25日11時30分起,嚴控在宜人員及車輛離鄂出行。

  全國昨日新增406例,新增死亡病例52例(湖北52例)。除湖北外全國新增5例。

  從湖北省公司同事那邊得知,他上班已有一個多月,整個部門就兩個人在崗。口罩還是緊張,部分需要自己籌備,幸虧還有親戚給他寄。他們同事也有確診的。武漢區級公務員下沉到社區參加聯防聯控社區排查服務,方艙醫院建設等,很是辛苦。饒是如此,我這老鄉依然電話中透露出以往爽朗的笑聲,保重,武漢的同仁們!

  晚飯時老爸接到村委會副主任的電話說還要再封一個月,問需要什麼種子,一起代買。一年之計在於春,馬上到了春耕播種的季節了。

  2月27日 雨

  今天早上下了雨,淅淅瀝瀝的,早春二月的雨很是珍貴,微寒,山上依然霧氣籠罩,頭頂灰色的雲緩緩流動,左鄰右舍的公雞間或打鳴,還有不知名的各種鳥叫,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對面山上的野櫻花綻放了不少,黃綠色的背景下突然有幾抹粉色點綴,過幾日會暈染一片,多少年沒見過故鄉的山花爛漫了。臨近中午雨越下越大,聽雨,讀書(電子版)。

  鍾南山院士說有信心4月底可控制疫情,看來羽絨服要穿到五一了。今天看到一句話:能發聲的,多是隔岸觀火的。真正的局中人、受害者,正在沉默中,一點一點地抑鬱下去。有些同學朋友的朋友圈確實好長時間沒更新了。哪天當他們曬出一碗熱氣騰騰的熱乾麵時,也許才是真正欣慰的時候。

  2月29日 晴

  2月的最後一天,連續三天陰雨後開始放晴。全國昨日除湖北之外,確診的是4例,全省除武漢之外,確診的3例,均降至個位數,難熬的2月終於到了最後一天了。但是武漢依然是重中之重。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早上散步到隔壁堂弟家,弟妹正在給玉蘭樹嫁接,原來的玉蘭樹是紫紅色的,現在嫁接的新枝是紅色,跟著又嫁接了映山紅。很喜歡他們的院子,小兩口搞得熱氣騰騰生機勃勃,準備以後開農家樂。不管世界怎樣,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有一個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行動,還愁什麼呢?

  他們也封閉了一個多月,弟妹說:有什麼可怕的,再怎麼也要過日子呀!每天找事做,晚上還跟著抖音跳兩個小時的健身操。有人說封不來了(呆不住了),那怎麼辦呢,反正現在命要緊,錢以後都可以賺的。她做事說話乾脆利落,看好這位未來的老闆娘。

  下午和他們去了瑪瑙河邊,封閉以後第二次去,風景宜人,陽光燦爛,天空又呈現了水洗般的蔚藍色,山坡有散養的牛羊,水裡竟然還有兩隻鴨子,悠閒地游來游去。

  春江水暖鴨先知。堂弟釣魚,我在旁邊撿石頭,不多一會兒工夫裝了整整一袋子,用水沖洗過後在陽光下折射出瑩潤的光澤。還在山上挖了黃姜,我不認識,弟妹熟得很,類似樹的根莖,可以清熱促進消化。果然是靠山吃山。

  今日看到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印發通知,對省內必須返崗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工作作出部署。湖北多市“健康碼”服務已在支付寶上線,居民和進入相應區域人員可通過網絡平臺自行申報。以後出行原則上要憑綠碼,趕緊來搜索下。按照支付寶上的提示逐項填寫,挺方便。填寫了什麼時候因何原因來鄂,近期是否有出行計劃工作單位等信息之後提交了資料,並且承諾所填資料屬實,完成今日打卡。

  網上喊著湖北加油,現實中“逢鄂必拒”的事時有報道,某商場拒絕湖北人進入,弟妹直接說今年湖北人不用出去打工了。我這42開頭的身份證回去將會怎樣呢,會不會周邊的人自動閃開三米,突然產生了一絲恐懼。

  3月1日 陰

  今天起大霧,還挺冷。幫老爸老媽從支付寶上下載了健康通行碼,每天打卡。現在還是灰色的碼,不知道何時正式啟用,回程就要靠這個通行了。聽老媽說表弟在武漢住的是賓館,他去醫院上班來回住賓館方便。

  畢竟是3月了,桃紅李白菜花黃,山間的野櫻花已經開了不少,一場場春雨後更多了幾枝,寂寞又燦爛。想到武大的櫻花了,那些當年一起看櫻花的人們,還好嗎?靜下來,才意識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和自己的心流產生對話,時間會過濾掉一切,自然篩選出真正值得珍惜的人或事。好好活著,眼見為之色,耳聽為之聲足矣,當然,還有家人圍在火爐旁吃一頓家常便飯就是最好的。晚飯時發現一袋瓜子,是爺爺專門去小賣部買的,知道我喜歡。打開一吃有些變味,一看日期快到了,還是嗑了一堆殼。想著八十幾歲的爺爺蹣跚著腳步拄著柺杖專門買回瓜子,一定要嗑完。這次封閉這麼長時間,老人家心裡是高興的,第一次有這麼多人這麼長時間陪他。

  武漢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看到這種消息總是心裡一沉。醫生救得了別人,卻往往救不了自己。

  3月3日 陰

  天氣很有些冷。再等幾天吧,宜昌今天已經連續4天零增長率,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25例,新增死亡病例31例(湖北31例),總體肯定是向好。今天又看到,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梅仲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享年57歲。記錄下來,希望他們的名字不要被忘記。

  今天忽然想到復工復產的問題,像我這樣過年返鄉探親回不去上班的人一定不少。坐吃山空,最新報道的32口人、每頓9斤米、早餐10斤面的事就發生在當陽市王店鎮新店村七組村民陳德清身上。年前親戚從四川過來團年,誰知碰上疫情走不掉了,一住住了40天。據報道,目前已經吃了700斤大米,家裡冰櫃的200多斤肉也快吃完了,幸虧這兩天政府已關注,市委書記上門慰問,後續不愁了。有評論說再也不敢請親戚過年了,又好笑又心酸。

  這是被注意到的,還有那麼多因為偶然因素滯留武漢、不能回家的人呢?譬如大學同學的姐姐一家封城前因看望外地住院的父親,從武漢到南昌,目前還一直住賓館,換了好幾家。我同學說,她姐姐一家經濟條件本身就一般,一直住賓館也不是個辦法。從現在算到4月底將近60天估計還得一直住著。每個人都在為這場疫情買單。

  在家這麼多天才體會到,平時有備、戰時無憂。靠著年前殺的大肥豬,地裡種的菜,衣食暫且無憂,當然羽絨服可能穿到仲春乃至初夏。以後不亂花錢了,戰時才知道現金流的重要性。

  近日在宜昌朋友圈裡面看到政府從當陽採購了一批蔬菜,挨家挨戶給他們分發,每戶20斤蔬菜,內容有蘿蔔、包菜、白菜,姐姐一家也分到了。還不錯,接地氣的措施。每日在支付寶上打卡湖北健康同行碼,報告身體健康正常。不同的是我爸每次打完卡後,會有一個智能機器人打電話過來問他身體健康是否正常、有無接觸感染人群等程式化問題,我這個外地號碼沒有接到任何電話問詢。期待這個灰色的碼早日變成綠色即正式啟用,那就是回城的信號了。

  3月4日 晴

  幾天陰雨之後,天空終於放晴。陽光透過窗戶灑滿房間,天氣好轉心情也明朗了,正準備看看疫情數字,在朋友圈看到高中同學老毛子發了一條消息,心頓時一沉:時代的一粒塵落成個人身上的一座山。頓時感覺不好,趕緊發消息,問他到底怎麼了?他說他大哥今天早上因為新冠肺炎去世了,去年做的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成功,但是免疫力低下,一直呆在家裡20多天沒有出門,不知道怎麼也感染了,住院20多天人沒了,現在沒法辦後事,遺體直接拖到殯儀館火化,疫情過去之後再去領骨灰。

  老毛子畢業後就在武漢工作,江湖奮鬥多年已是某上市公司武漢分公司的負責人,年前從武漢回到了恩施,前段時間還在同學群開玩笑說自己在深山老林裡面躲著哪都不去。沒想到幾十天之後和親人陰陽兩隔,還不能見上最後一面。

  不知道說什麼,說什麼話也是無濟於事,任何安慰都是蒼白無力,只能不斷地跟他說保重。老毛子情緒倒平靜,用他的話說大哥怕父母孤單,是去照顧父母了。這都是生者的安慰,錐心的傷痛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會。老毛子還讓我放心,說他一定會活到100歲。唉,擔心他平靜過頭了,先痛哭一場吧,悲傷也是情緒的重要釋放。

  老毛子生性活潑,每次見面聊天都是談笑風生牙尖嘴利毫不留情地“打擊諷刺”本人,當然也只有他這老家人說得出。想想這十年他真的不容易,父母先後去世,如今大哥也走了。高一時候,老毛子的一篇作文《十六歲,我在想》被當作範文上了校刊,內容不記得了,但通篇充滿了少年的意氣風發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二十多年後,“世上好事不長久,彩雲易散琉璃碎”。人生無常,老毛子扛住。明天,疫情通報上的死亡數字又會多一個人,只不過,當數字成為具體的活生生的認識的熟悉的人時,才會覺得疫情離得這麼近,心情格外沉重。

  春天真的到了,而有的人卻再也看不到春天了。

  3月5日 晴轉陰

  今日驚蟄。上午晴好,下午轉陰。昨日宜昌死亡病例1例,在高新區,唉,老毛子哥哥。總的趨勢向好,今日宜昌已經連續6天新增病例為零了,希望這個態勢一直保持住,早日降為中低風險區。

  早上和老爸去了姨媽、舅舅家,回來後第一次去,本村封了四十幾天無感染者。在村裡的小賣部買了一些零食餅乾送給姨娘家,表弟在年前把兩個雙胞胎男孩還有老婆從武漢帶回了老家,他們也屬於前段時間報道“出逃”的那500萬人之一吧。表弟帶老婆孩子回來的時候我們也緊張,畢竟他們處於疫區中心,會不會有病毒呀。但回頭想他又有什麼辦法,武漢人又有什麼辦法,求生是人的本能。

  表弟把家人安頓好之後又回武漢醫院上班了,現在了無牽掛,就近住賓館。兩個寶貝不到一歲,在這兒也呆了40天了。姨媽不容易,一家六口要吃要喝,幸虧自己種的有菜,明天準備殺一頭豬,之前殺的那頭小豬已經吃完了。饒是這樣,姨媽還塞一條羊腿給我們,千推萬推還是沒推掉。沒敢多呆,放下東西回去了。中午燉了一鍋羊肉蘿蔔,好香。過兩天再給他們送點菜去。

  未覺池塘春草夢,這兩日看到成群的小蝌蚪,自由自在地在堰塘裡遊,好多年沒見到了。

  晚上中央臺報道孝感中心醫院醫生黃文軍2月23日殉職,年僅42歲,還有重慶民警潘繼明也犧牲了,年僅51歲。請將這些人的名字鐫刻到哭牆上。

  3月6日 陰

  關於疫情的文章在回去之前不想再在公眾號上發表了,我只是關了四十幾天,自己及家人均健康。和武漢相比,宜昌情況好多了。和真正處於苦難中的人相比,自己的經歷不值一提。當然,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如果社會民眾從自己的角度都來一個客觀記錄的話,那麼關於這場疫情的記憶將會更加的立體。

  一個人的記錄,微不足道,更不足概括全貌,但無數個人的記錄,彙集一起,真相便會以全方位形態露出水面。一個人的困頓,比起上千萬人的災難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但由此我們可以設身處地感受到他們所遭受的一切。

  既然如此,就繼續記錄吧,一直記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中午吃飯時老爸提到了,這次除了武漢市民外,一線醫生犧牲是最大的。國家真的應該給醫護人員更多關心。對於一線醫生,除了面對病毒感染的直接風險,疫情結束後起碼還有三個月的調整恢復期,主要指心理調適問題。且回去之後可能還面臨周邊人的有意無意地保持距離,所謂防火防盜防同事,現在還處於高度緊張亢奮時期,但是每天面對生死,這樣的高強度的生理心理壓力如何排解呢?還記得武漢金銀潭一位醫生接受採訪時含淚說:我們已經做了一個醫護人員所能做的一切。現在還來不及哭,一旦疫情過去那些沒法釋放的情緒,拼命忍住的淚水需要一個合適的途徑釋放。久繃之後突然鬆弛下來是讓人擔心的,最冷莫過雪化時,潛在的心理問題才會浮現。這個問題確實應該關注。不僅僅是全部交給時間。

  3月6日下午4時,安琪集團員工唐先生成為宜昌市首個賦綠碼的企業返崗人員。憑此綠碼,唐先生可以從五峰返回宜昌城區,並在市內憑碼通行。當陽的情況比五峰嚴重,健康碼還未啟動。但是,應該快了。

  3月7日 晴

  昨日新增確診人數99例,首次降到兩位數,宜昌連續8天增長為0,總體向好。然而,國際方面看看日韓、伊朗、意大利的數字又讓人擔心了。土地連著土地,海洋接著海洋。所謂山川異域,日月同天,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

  晚上幫老媽操作了一下,她們學校退休老師捐款100元。細流匯成大海,一切終有時,歡樂有時,痛苦有時,只希望疫情早些過去。

  3月8日 陰雨

  昨晚睡得很早,才10點就有睏意。一個人的免疫力就是最大的競爭力。睡覺絕對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式。

  今天是婦女節,去年、前年的今天參加了單位的活動,參觀紀念館、看梅花、植樹、吃土菜,大前年在蘇北某市開庭。奇怪,記憶怎麼這麼好!這次真的是要好好致敬廣大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她們是真正的巾幗。

  早上一看,昨日新增確診病例降為44例,真是好消息。雖然還是陰雨天氣,卻覺得天光了。未來向好發展,態勢明朗。感恩這個詞這兩天成為焦點,不評說,老百姓心裡有桿秤。隔壁的白色獅子狗從最初幾天每見我狂吠,到這幾天搖頭擺尾,已經習慣了我的存在。除了耐心,別無其他。

  下午,大雨。夜晚,大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