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文|蔣鳳姣

春晚以前有個小品節目,臺詞是“挖個坑,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用來形容寫作,真的是太形象不過了。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小品《花盆》

其實這種“挖坑法”早在五百年前就被一個叫吳承恩的作者運用得淋漓盡致。他那部家喻戶曉的經典鉅著《西遊記》就是在不斷地“挖坑”中完成的。

九九八十一難,不挖坑怎麼行?單說孫悟空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得來也是費了一番周折的。

龍王先是給了一把大捍刀,悟空道:“老孫不會使刀,乞另賜一件。”龍王叫人抬出一捍九股叉來。悟空跳下來,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輕!輕!輕!又不趁手!再乞另賜一件。”龍王笑道:“上仙,你不看看,這叉三萬六千斤重哩!”悟空只道不趁手,要求重換。龍王無奈,又叫人抬出一柄畫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沒料悟空耍了一會,還是道:“也還輕!輕!輕!”

如此一波三折之後,龍王還是聽了龍婆、龍女的提示,才想到大禹治水之時,有個定江海深淺的定子在天河底,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估計孫悟空無力搬走,便以此打發。沒料孫悟空不僅能用,還發現了其中能大能小的玄機,華麗麗地收為己有。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如果孫悟空一到龍宮就拿到金箍棒,就不能體現金箍棒的神奇和來之不易。而且,英雄挑兵器就跟女孩子挑衣服一樣,自然是千挑萬選,在一次次放棄中迎來最最心儀的“如意金箍棒”,自然意義非凡。作者深諳人情世故,把一個簡單的情節寫得豐富而不顯累贅,從而抓住讀者的眼球,吊住讀者的胃口。

再看《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同樣也是“挖坑”過程,情節中設置了三次障礙。

一借,被鐵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四萬五千裡外,慘遭失敗;二借,鑽到鐵扇公主肚裡,拿到扇子,卻是假扇,再次失敗;三借,變成牛魔王借得真扇,又被變成豬八戒的牛魔王反騙了回去,還是失敗。同樣一波三折,直到作者認為障礙坑挖得差不多了,才讓悟空在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的助戰,把牛魔王打得現出原形,以武力解決問題。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因此有人說,孫悟空沒取經之前為什麼可以大鬧天宮,天兵天將、各路神仙,甚至太上老君都不能奈他其何,為什麼到了後來,隨便哪個神仙的坐騎和小掛件都能把他整得狼狽不堪呢?其實說白了,是為了講故事的需要。平鋪直敘,見頭知尾,必然是索然寡味,況且生活本來多磨難,挖坑設障礙正是體現生活真實性的一種手段。

如果想讓你的故事好看,那麼,請給你的人物設置障礙:學游泳的同學不要一下子就學會了,讓其失敗幾次;抓螃蟹的同學也不要那麼快抓到螃蟹,不妨也跟螃蟹較量幾番;爬山的同學不要一口氣登上山頂,從山腳到山頂這麼遠也需要故事來填充……

至於挖坑的次數也是有講究的,不必多,也不能少,而以三次為剛剛好。在人們的潛意識裡,一個人總覺得孤單;兩個算是有了伴,但實在不能算多;三個就變得很多了;如果是四個或四個以上呢,就顯得累贅了。因此,漢字裡也常常用三來表示多,比如:眾(人多)淼(水多),磊(石頭多),鑫(金錢多)……

同樣,在這種心理的暗示下,那些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也常常以“三”為限,講述著人間的種種傳奇。如:《三打祝家莊》《三顧茅廬》《孟母三遷》等。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孟母三遷

當然,障礙設置也要講究方法。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逐層深入,把最精彩得放在最後,可集中筆墨重點寫最後一次障礙。而每次涉及到下一個障礙的設置,也要解決或區別於前面設置的障礙,要符合人們的思維邏輯,做到水到渠成。

障礙法能夠使文章情節跌宕起伏,曲折多變,扣人心絃,引人入勝,絕對是一記妙招。跟著吳承恩設懸念,讓我們的作文也像經典名著一樣精彩起來。

下面看一篇例文,供聰明的你,細細品味,慢慢琢磨。

民間故事《王小放羊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從前,王小家鄉遭了荒旱,他到外鄉去逃荒。他走啊走啊,走到一座山邊,看見個白鬍子老頭兒在那兒放羊。他說放羊大伯,俺家鄉鬧了饑荒,我能在你這兒找個活兒幹嗎?大伯說你跟我放羊吧。

王小跟大伯放了一年羊,大伯給他一隻羊。他說,你把羊牽回家,到半夜的時候對它說,羊,羊,屙屙,尿尿,羊就會給你屙金尿銀,你以後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王小高高興興地牽著羊回家,走到半路,住在客店裡。他對店老闆說,夜裡你可不要對我的羊說屙屙尿尿。店老闆聽了心裡生疑,他半夜起來對羊說,羊,羊,屙屙,尿尿。一看,羊屙的是金蛋尿的是銀汁,他趕忙用另一隻羊把王小的羊給換了。王小把羊牽回家,無論咋說,羊也不會屙金尿銀,他很生氣。回去找放羊大伯說,你咋騙人吶大伯,你給我的羊根本不會屙金尿銀。大伯問了他回家的經過,說,好吧,你再跟我放一年羊吧。

王小又跟著大伯放了一年羊。到了年底,大伯把身上的斗篷給他,說,你把斗篷拿回家,夜裡對它說斗篷斗篷抖抖,斗篷裡就會往下掉元寶。王小拿著斗篷,走到半路,又住進那家客店。他說,老闆,夜裡你可別說斗篷斗篷抖抖。店老闆心想,這小孩又得了寶物。夜裡他把斗篷拿出來一試,果然是個寶貝,他把斗篷又給調換了。王小把斗篷拿回家,說了無數遍斗篷斗篷抖抖,斗篷也不會掉元寶。他再去找大伯,大伯說你是不是又住了那家店裡?王小說是。大伯說,好吧,你再跟我放一年羊吧。

王小又放了一年羊。到了年底,大伯把他的羊鞭給了王小,對他說,你回家說鞭子鞭子甩甩,想要啥就有啥。王小拿著羊鞭,走到半路還住這家客店。他對店老闆說,夜裡你可別說鞭子鞭子甩甩。店老闆暗暗高興,心想這小孩今年又得了寶物。半夜他拿出鞭子說,鞭子鞭子甩甩。那鞭子甩開打他,他躲到哪兒鞭子打到哪兒,打得他抱頭哭叫:別打了!別打了!你的羊、斗篷,都是我偷換的,我現在還給你。王小得了羊,得了斗篷,回家過起了好日子。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王小放羊》,這是個傳統的民間經典故事,體現了勞動人民懲惡揚善的善良心願,也體現了文章結構的基本模式——一波三折。

這個小故事是民間故事常用的三段式挖坑,也是文章結構的基本模式。如果,第一次丟了羊,大伯馬上給他鞭子讓店主捱打,把羊找回來,這故事就太簡單了。少了曲折,也少了趣味。相反,如果障礙設計太多,第三段還讓王小丟寶,讀者就會失望,興趣全無,結尾的喜劇效果就不強烈了。

設障礙的奧妙就在這兒,兩段不過癮,四段太拖拉,三段剛剛好。

怎樣讓文章起波瀾——跟著吳承恩設“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