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1940年,那是一個春天,在4月9日凌晨4時20分,納粹德國陳兵丹麥邊境,向丹麥政府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丹麥立刻投降。而後丹麥進行了異常激烈的鬥爭,也就是思想鬥爭,終於在上午8時決定放下武器,立地成奴。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於是德國僅用不到4個小時就征服了丹麥,丹麥則付出了傷亡50多人的巨大代價。

80年後的2020年,又是一個春天,在3月13日一天,丹麥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353例,總確診病例達到了801例。

800多例看似不多,但對於丹麥這個國土面積僅有4.3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70萬的小國來說,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滅頂之災。

而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中,丹麥雖然擺脫了4小時恥辱,從3月9日到13日,抗擊了長達4天,但全面封國的政策無疑在告訴全世界:丹麥又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投降了。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在3月11日宣佈丹麥將從3月13日開始“封國”,丹麥成為意大利第二。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那麼?為何丹麥的疫情會急轉直下呢?靜夜史認為有幾點原因不得不察:

1、丹麥有國無防

單位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它從來都是一個有國界沒國防的國家,這一點在二戰期間得到了有力的印證。

而從在新型冠狀病毒衝擊下迅速淪陷的局面來看,丹麥確實是真正的有國無防。

​而國界線在非戰爭狀態下的形同虛設,根源在於今天的丹麥,除了是如假包換的歐盟成員國,還是名副其實的《申根協定》成員國。而《申根協定》的主要內容,就是逐步取消共同邊界檢查,這意味著所有申根國家的人員都可以自由往來不受限制。

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大利的“1號病人”以及密切接觸者在申根成員國之間瘋狂流動,並導致德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家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就毫不奇怪。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作為冠狀病毒家族在本世紀的第三次肆虐,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傳染性極強,而且更加隱蔽,潛伏期也更長,這意味著在意大利1號病人確診之前,其密切感染者可能就已經流向了包括丹麥在內的諸多歐洲國家。

而作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際組織,歐盟也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俱樂部,而發達國家除了經濟實力強大,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是一騎絕塵,歐洲的公路和鐵路網密度也是空前的發達,而這毫無疑問為人員的大規模流動提供了極大可能,病毒自然也搭上了快車。

同理,我們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所以比03年的非典型肺炎更嚴重,除了春節這個人員流動的高峰,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高鐵等交通水平的飛躍。

雖然作為半島型國家,丹麥唯一的陸上鄰國就是德國,但丹麥和瑞典有跨海大橋相連,海上交通條件更是方便快捷,而且丹麥作為北歐和中歐溝通的最便捷通道,人流量之大可想而知。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所以,在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疫情相繼急轉直下的情況下,丹麥疫情的一發不可收拾絕非偶然。

2、丹麥夜郎自大

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丹麥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方面也經歷了從作壁上觀甚至冷嘲熱諷到自顧不暇的戲劇性轉變。

而之所以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情況,根源在於丹麥民族內心的傲慢。

這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隨著資本主義的一飛沖天逐漸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東亞等傳統的文明古國則逐漸落伍,並在歐洲列強的侵略下積貧積弱。

因為長達數百年的侵略和殖民,歐洲除獲得了海量的資本,還構建了根據自己意志的國際秩序,更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傲慢心態。

在武漢爆發的疫情愈演愈烈之時,我們沒有等來丹麥的援助,卻看到了丹麥對我們國旗的侮辱和踐踏。而當時的丹麥首相居然將其視為“言論自由”的表現,拒絕為丹麥的惡行道歉。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不僅如此,當時尚無疫情出現的丹麥還對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冷嘲熱諷,更是公然宣傳“口罩無用”,對我們的針對可謂不遺餘力。

長期以來,作為名副其實的小國,丹麥和愛沙尼亞等小國一樣,為了所謂的存在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反中無疑是拿來就用的現成模板,畢竟美國老大最喜歡,不過靜夜史相信美國應該更喜歡這群小弟諂媚的醜態。

而當從不嫌貧愛富的新型冠狀病毒橫掃丹麥,這個小國驚喜地發現美國也自顧不暇。而從美國的表態來看,即便美國無恙,也不會對這些心懷異心的歐洲小夥伴們慷慨解囊,所以丹麥被毫無疑問地被拋棄了。

再看看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歐盟各國,尤其是抱著我們大腿的意大利,丹麥的內心那是相當的矛盾。

但高傲的丹麥人又怎能聽從一個被侮辱對象的箴言呢?不對著幹就不錯了。所以在我們為了防控疫情付出封城和全國停擺巨大代價時,丹麥在高唱自由和民主。即便丹麥首相宣佈封國,100人以下的聚會也照聚不誤,這是真正的“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可以說,丹麥的“封國”政策,從頭到尾都透露著深深的迫不得已,是完全違心的無奈操作。

而這種無奈,不僅是因為封城限制了自由民主,侵犯了人權,不得不向我們低頭,更因為影響了經濟。

作為名副其實的小國,丹麥的發展,靠的是歐盟以及國際市場的分工協作,如果關上國門那這一切將化為泡影。

而從意大利封國後就迅速低三下四請求外援的操作來看,在西方的所謂封國,因為沒有雷厲風行的魄力、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以及完善的後勤保障能力,封國必然首先因內部的崩潰,尤其是經濟的崩潰而虎頭蛇尾。

所以丹麥不封國會涼,封國會直接封凍。接下來的丹麥情況將更加惡劣,而它也終將為曾經的傲慢與無恥付出巨大的代價。

多行不義必自斃?丹麥的新冠疫情為何突然在3月13日急轉直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