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此文獻給所有想念爺爺的孩子,還有因為失去親人痛苦和迷茫的人。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今天,是你離開我的第1834天。

這個天數不是記錄出來,而是根據年數推測出來的。五年多。

但我很清楚,你離開後的第89天以內,我是數著日子,一邊記錄一邊強捱過來的。

而90天以後,日記本基本空白了,除了扉頁上的塗鴉以外,已經沒有文字。本子再翻出來的時候,紙張變成了黃色,殘留下淡淡的硫磺的味道,可當初我記得它是茉莉花香的,曾浮在你身上的花香。

我坐在客廳裡,坐在沒有後背的方凳上,一頁一頁地翻看著這本日記,感受著當初我曾感受過的一切。

此刻窗外的晚風很柔,不如當晚那樣冷冽,今夜的月色也是平和的,比當初溫暖許多。

翻開本子,從前幾頁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一開始我是不願接受你離開這個現實的。

我時常夢到的場景,是你遞過來一盒抽紙給我,讓我擦乾眼淚,繼續上前跟著你走。可你明明在我面前,我卻觸不到,直到最後手麻了,胳膊酸了,我才醒過來告訴自己,過去的都過去了,那不過是一場夢。

可現在,我記得起你的樣子,卻不會再夢見你的身影了。

我並沒有刻意去遺忘些什麼,只是歲月變遷,我已不清楚我為什麼要想起你;正如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突然翻出這本日記一樣。

後來的日子想你,我承認除了思念的本能,還有我自己在這世上的種種的不如意。對你的怨恨,對你過早的寵愛嬌慣讓我變得一無是處經不起風雨。

完全忘記是不可能的,誰叫你曾在我生活中出現那麼多年,觸景生情,在所難免。但此刻的我,已經接受了你離開了我的事實,且開始了沒有你的新生活。

我學著照顧自己,自己準備好生活用品,學著多吃青菜,喝一些湯湯水水,學著保護自己的胃,學著你的樣子做那些你曾為我做過的每一件事。

我聽你的話和爸媽好好相處,我努力讓他們代替你在我心裡的位置,我甚至花了比和你在一起更多的精力去遷就著他們。我聽你的話讓自己變得開朗,試著和周圍的人相處,讓自己變得寬容大度。

我學著你努力上進的樣子,卻好像沒有遺傳到你聰明和恆心,我以為你那麼無所不能我也可以的,卻在這個該長大的日子裡不得不承認我不知道怎麼去追趕你。你說我急躁、你說我沒有耐心,現在我統統承認。

我試著過好沒有你的日子,不因為思念你而讓自己變得痛苦,我學會把悲傷控制在某個範圍內,不因為自己的難過而打擾到別人的生活,我學著你那麼開心的樣子。

卻只是在今天突然想起你。

這是我爺爺,分別五年,往事卻歷歷在目,你身邊有沒有那麼一個親人是牽動自己心底最深處的那根弦?

丹麥作家金‧富茲‧阿肯森 (Kim Fupz Aakenson)和瑞典人伊娃‧艾瑞克森(Eva Eriksson),把這種情感描繪成一本以爺爺去世為題材的生命教育繪本

《爺爺變成了幽靈》,又名《爺爺再見了》

[丹麥]金·弗珀茲·艾克松/圖[瑞典]愛娃·艾瑞克松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彭懿 譯;湖北長江出版社)

作者是林格倫兒童文學大獎作家、國際安徒生大獎提名畫家

這本豆瓣9.3分的《爺爺變成了幽靈》,引起了無數成年人對親人的哀思,更告訴孩子們: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溫暖闡釋,死亡只是一場告別。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歡的人爺爺霍爾格在大街上突發心臟病而去世,他傷心極了。

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變成了泥土”,這樣的說法艾斯本無法想象也無法相信,對他來說,爺爺還沒有真正離開。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爺爺變成幽靈回來了!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因為爺爺忘了做一件事,什麼事呢?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到了晚上,艾斯本陪著爺爺回到過去的家。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爺爺回憶小時候哥哥送他自行車、年輕時和奶奶約會親吻、初為人父時手足無措。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還有博物館、拳擊賽、醉酒的朋友和浪漫驚險的旅行。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晚上陪著爺爺的艾斯本白天總是困得睡著。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爺爺坐在櫥櫃上等著艾斯本,和艾斯本回憶起了好多事:去遊樂場、看賽車、看電影、釣魚、堆沙堡,爺爺衝他大吼大叫、和他一起扮鬼臉、撓他癢癢、把糖藏起來……

艾斯本還記得爺爺身上菸草的味道。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我想起來了,我想起來我忘記什麼事了。”爺爺說著,不再笑了,“我忘記對你說再見了,我的小艾斯本!”

爺爺和艾斯本都哭了。

爺爺對艾斯本說,你要乖一點(也不用太乖),他們還說好了要時不時的想著對方(不過,不用一直想著)。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最後,爺爺穿過牆壁走了,走進花園,走到了馬路上。

他目送爺爺消失在黑暗中,不見了......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用平靜的道別將死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教給孩子面對死亡的態度:生死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生死兩相安。

葬禮是一種道別,而道別並不意味著絕望。

生命有開始就會有結束,這是生命的定數,是這個世界遊戲規則的一部分,生命到了這裡,就該讓它自然地離開。

“人為什麼會死”“人死了去哪裡”“我還能見到他們嗎”……相信這些問題對於父母來說和“我從哪裡來”一樣難回答,或許還會更加沉重些。

多年前,英美等國家已經針對這些問題,通過“死亡教育”等課程對孩子進行“早教”,然而國內對此卻一直存在教育缺失。

心理學家表示,6歲左右大的孩子應該提前接受“死亡教育”。

現在不少家長對孩子迴避家人死去的悲痛消息,其實想想,雖然孩子知道後可能情感上會受打擊,但是他們應該學會面對現實。

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師,畢竟我們都得學著“向死而生”。

什麼是死亡?不少家長告訴過孩子,“人死了就要去天堂”“天堂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

如何讓孩子接受親人的死亡,對於許多父母來說是一件棘手的事。

家人有去世的並不可怕,告訴孩子真實的死亡原因,帶孩子參加告別儀式。

讓孩子充分宣洩悲傷並安撫孩子,一起回憶亡者人生經歷中的美好時刻,重溫彼此的情感,給孩子留下可以念想的物件如照片、書信、紀念品……

走過這樣的心路歷程,相信孩子能夠理解和麵對死亡,不再有慌張、恐懼和放不下的悲慟。

有時候孩子可能比大人更堅強,孩子以後的成長關鍵看陪伴在他身邊親人的心理狀態。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的第1834天

看了這麼多依然無法坦然面對生死,或許無法說服自己,我們不是文中艾斯本,也不會變成幽靈。

但是生而為人,我們要繼續生活下去,從小對孩子進行的“死亡教育”,會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裡更加懂得珍惜身邊的人。

親子共讀提示

1.家長在和孩子一起閱讀時,要用一顆平靜的心,告訴他家人有去世的並不可怕和真實的死亡原因。

2.帶孩子參加告別儀式,幫助孩子保留逝去親人的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