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3月6日晚,創講堂LIVE首期嘉賓歐陽良宜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關於《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的主題分享。歐陽良宜教授現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院長,同時也是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EMBA以及MBA項目主任,為北大匯豐商學院EMBA、MBA、EDP開設多門課程。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春節以來,發展快速的新型冠狀病毒不僅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也造成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站在當下的時間點,可以看到國內整體疫情在嚴格的防控體系下已經出現了積極的進展,接下來需要思考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未來走向,進而探討這樣的大背景下長短中期的投資策略。在變化與不變的因素之間,有哪些潛在投資機會可以佈局,又有哪些可預見的風險需要規避?歐陽教授分享了他獨特的見解。

01、疫情對中國造成的短期衝擊

疫情發展到現在,過去最擔憂疫情對中國最大的衝擊是供給衝擊,換句話說,大量春節返鄉人員回不去工作地導致無法復工。而現在疫情基本控制階段最關注的問題則是需求衝擊,中國是世界供應鏈的核心,大量訂單來自境外,儘管現在境外經濟還沒有停擺,但兩個月後,等境外經濟開始走低時,壓力會傳導回中國。中國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主要應對供給衝擊,比如給企業提供補助、減租、減稅等。

對比現在中國採取的“困難模式”和西方採取的“民主模式”,中國基本上把全國各省醫院呼吸系統的主要醫護力量調集至武漢,其他地方採取物理隔離,儘管過程中付出巨大代價,但我國已進入康復階段,經濟也開始復甦。西方很多國家醫療指數雖列居前位,但暫時無法像中國一樣大規模封城,只能集中力量救助重症患者。而新冠病毒對整個醫療系統的主要攻擊途徑是擠兌醫療資源。歐陽教授表示,“如果病毒的傳播能力沒有隔代減弱,到四月底,中國將是全球最安全的地方”。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1918年爆發的大流感全球中招人數達10億人,死亡人數高達5000萬,但美國GNP卻相對穩定。歐陽教授認為,這正是因為當時世界經濟並不像現在這樣複雜,美國地廣人稀、社交平臺不活躍、也沒有發達的航空業和高鐵,所以人們並沒有感受到流感的嚴重程度。回看1918流感,病毒對經濟影響的主要渠道是群體性恐慌造成的供給和需求衝擊,譬如造成供應鏈癱瘓。

參考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00後比80後少了8000萬人,中國勞動力不足,所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都將面臨巨大挑戰。

對於這次疫情對中國帶來的短期衝擊,歐陽教授總結了如下觀點:

第一,服務業已經遭遇重創。根據2月份歐陽教授做的“中國企業復工調查“數據顯示,幾乎無人復工且企業信心指數為恐慌指數。PMI指數(採購經理指數)代表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活躍程度,2020年2月份,受疫情影響中國製造業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點。與次貸危機相比,這次製造業受到的衝擊不如服務業慘重。2003年夏天SARS爆發時,交通物流短期受創後又回到持續增長趨勢。休閒服務業也會遭遇重創,比如牙科、購物等,在二季度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反彈,有些必需品銷量會先上升再平緩下來。

第二,製造業在迅速回暖中。中國製造業目前開工率嚴重不足,但呈上升趨勢,這一輪供給衝擊會逐漸結束。

第三,中小微企業會重新洗牌。今年2月歐陽教授對廣東省605家企業做了問卷調查,數據顯示51.4%的企業表示現金流僅夠支撐3個月。中小微企業一旦大規模倒閉會出現大量失業人員,對社會造成巨大負擔。地方政府現已陸續開始以多種方式補貼企業,如減租、減稅、延緩社保繳納等。(歐陽良宜 :北大匯豐中國企業復工調查研究)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對於現金流充足的頭部企業,尤其上市公司,情況比較穩定。物競天擇,中部、尾部企業的重新洗牌會把市場空間、資源讓給頭部企業,歐陽教授建議投資務必選擇足以活下去的頭部企業。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國家,中國是世界供應鏈的核心,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著眼於未來,未來的世界主要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主要看智商。用合理的方式推動中國科技發展則會帶來中國的迅速發展。

02、疫情背景下的投資機遇

“做投資,一定要樂觀。樂觀者收穫價值,悲觀者收穫正確。”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歐陽教授認為現階段投資應以消費為主。2019年全年中國的社會零售總額已經高達41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內市場。長期來看,穩定的高增長的經濟體主要還是看消費。1997-2007年間,美國最賺錢的15只股票都是日常消費品、衛生保健品行業。2007年以後,像蘋果這樣遠超其他企業的科技股少之又少。所以長期來看,

優質的消費股是良好的投資選擇,中獎概率比高科技股中獎概率高。

歐陽教授還提到,除基礎消費外,升級消費也有較好市場,即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相關的消費。如保險市場,疫情期間平安保險獲得新客戶數量為500萬人,保險在未來是很有潛力的行業。又如社交媒體行業,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市值均很高。再如商學院院際間的沙漠徒步、戈壁挑戰賽事,實際上也是自我實現相關消費。復星集團前CEO梁信軍先生說過,“未來中國的投資方向大概是三個主題:快樂、健康、富足”,也就是升級消費的觀念。(梁信軍:面向中產,受益中國以及亞洲的長期成長機會)

由此可見,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仍然是服務業。從人口比例來看,農業、服務業、工業人口各佔總人口1/3,實際產出貢獻率服務業是54%,工業是40%,農業是6%。歐陽教授認為,較有韌性的服務業是互聯網服務和房地產行業。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互聯網+”都是危機推動的,比如2003年SARS推動了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飛速發展。在這次疫情背景下,京東憑藉自己的物流體系證明了它的韌性。同時,消費習慣的改變也會帶來巨大機遇。網絡藥房、網絡醫生、網絡購菜的興起是疫情迫使下消費習慣的改變,網絡辦公則是工作習慣的改變。

劃重點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投資展望》回顧

如果這次疫情發展成“危機”,對中國來說,“危”已經過去了,下一步可能就是“機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