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挑重擔 村民用電掛心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通訊員 杜清國 劉強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俺村1500餘畝小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順利澆上一邊水,最要感謝的就是李振亮了……”3月9日上午,春暖乍寒,在輝縣市冀屯鎮益三村,村黨支部書記梁德祥對李振亮讚不絕口。

李振亮是輝縣市供電公司冀屯供電所一名普通的供電服務員工,今天上午,他早早就來到村裡,村民郭清全家的老房復修落成,家了急著用電,需要表箱復位接電。村民高金明家電錶燒壞,需要更換新的表記,李振亮這樣一忙就是一個上午。

抗“疫情”挑重擔 村民用電掛心上

越是特殊時期 越要把服務跟得上

今春以來,疫情嚴峻,輝縣市各村都是“硬核”嚴防死守,村民出行受到嚴格限制。但在益三村,卻對非本村人員的李振亮敞開綠燈,村口卡點值班人員沒有人不認識他,全村人還要感謝他為村裡的用電操碎了心。

開春後,小麥澆水是農民的頭等大事,農時不等人,一點也耽誤不得,村民都急需到供電所為澆地卡充費。但是,村村封路,村民出行既不方便,又不利於疫情防控,李振亮也為村民著急,於是,他主動與村裡協商,讓村民把澆地卡和錢每天定時收到一起,然後他集中把錢、卡拿到所裡進行充值,再親自送回村裡,這樣就極大地減少了村民的流動,還不耽誤澆地。

農曆正月初十,村民韓書珍正在澆地,突然水泵停水,他急忙給李振亮打了求助電話。李振亮總是一個字“中”,立即開車趕到村口,由於路口封堵,他就步行二三里地趕到機井旁,經仔細檢查發現是水泵燒壞,他又幫助韓書珍到村委會更換了一臺新水泵,並親自動手安裝好,韓書珍感動的不知說啥才好!

李振亮熱心服務村民用電,實打實,心貼心,他說:“越是特殊時期,我們越要把用電服務越要跟得上。”

抗“疫情”挑重擔 村民用電掛心上

甘於勇挑重擔 他把病痛忘在腦後

益三村原來是一個不穩定村,經常發生用電投訴,該村成了供電所管理的難題。2016年,所長決定讓“人緣好”的李振亮管理益三村和亮馬臺村,這兩個村有1200餘戶,近3000畝耕地,近農排臺區就有20個,管理難度相當大。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李振亮把自己的手機號專門寫在宣傳單上,張貼在每一個機井房和村內十字、村委會、小賣鋪等人員聚集點,只要村民一個電話,他總是隨叫隨到。

2018年5月底,對李振亮來說是一段極其艱難的日子,他漸感疲憊的身體經檢查,發現了惡性腫瘤,經過手術治療,他只住院休息12天就堅持回到了他心愛的工作崗位。所長和家人十分擔心他的身體,讓他多休息一段時間,但他始終割捨不下兩個村的用電管理,他覺得村民們已經和他熟悉了,十分信任和依賴他,剛剛開創的和諧局面,他怎麼也舍不下。他說:“越是關鍵時刻,越要頂得住,搞好服務一口氣也不能松。”

李振亮是一個有著20餘年黨齡的老“電工”,技術非常精煉,是所裡的業務骨幹。患病以來,他看病治療長期服藥,已花費70餘萬元,但沉重的經濟負擔沒有壓垮他,每次工作急難險重,他依然頂在最前沿。他熱心和村民交朋友,將心比心,堅持把村民的小事當大事做,把慢活當緊活幹。

去年秋天,益三村養殖戶王發元家的鍘草機不能正常使用,幾十頭牲畜等草吃,他甚是著急,就試著看給李振亮打了求助電話,沒想到是李振亮一口答應,十幾分鍾就趕到了養殖場,經檢查線路,是漏電保護器燒壞。李振亮又立馬趕回鎮裡為他買了一個正品漏電保護器,並安裝調試好。王發元非常感動,堅持要留李振亮吃飯,但被李振亮婉言謝絕了。

抗“疫情”挑重擔 村民用電掛心上

益三村黨支部書記梁德祥說:“去年夏天一天晚上10電多,我家的空調突然不能正常啟動了,俺家人一個電話,李振亮就從家裡趕來,為俺檢查電路,更換了漏電保護器。只要是村民家裡用電上的事,不管大小、遲早,他從未說過個‘不’字。”

李振亮接管益三村和亮馬臺幾年來,兩村連年實現用電“零”投訴,徹底改變了兩村用電管理的落後局面。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和用電管理工,李振亮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警句名言,但他卻始終抱有隨時服務群眾的一顆熱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