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為什麼不說話?

劉禪為什麼不說話?

公元263年,魏國將軍鄧艾出奇兵,破江油,兵鋒直指成都。此時,蜀軍主力由姜維統帥,於劍閣與鍾會軍隊相持,成都空虛,危在旦夕。是戰是降?蜀國的大臣們,在後主劉禪面前,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主戰派以劉備的孫子劉諶為首,主降派以有“蜀中孔子”之稱的譙周為首。沒錯,就是那個後來被唐代詩人溫八叉在“過五丈原”詩中,百般嘲諷的“譙周老臣”。

劉諶主戰,認為這是抵抗侵略的戰爭,蜀國的老百姓肯定支持,所以要戰。譙周主降,認為蜀國的氣數盡了,蜀國的老百姓不支持,所以要降。

首先發言的是劉諶,他上來慷慨陳詞:“魏國無故發起戰爭,侵略我國,我們這是反侵略,是正義的戰爭,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所以我們肯定會贏!”

譙周反問道:“請問,諸葛丞相在時,六出祁山,五伐中原,這是侵略還是反侵略?”

劉諶馬上表示反對:“你這是對諸葛丞相不滿,我們北伐中原,是為了恢復漢室,統一大漢,不是侵略。”

譙周“哼”了一聲:“要說對諸葛丞相的感情,丞相死後,我是唯一一個前往五丈原奔喪的,我對丞相很尊重!至於恢復漢室,請問漢室宗親裡,你爺爺劉備算老幾,輪得著他來恢復漢室嗎?還不是自己想當皇帝!”(歷史上,譙周確實是唯一一個,不顧禁令,給諸葛亮奔喪的。)

劉諶憤怒了,大聲喝道:“你這是大逆不道,我昭烈皇帝(劉備),提劍救蜀中百姓於水火,蜀中百姓無不感激涕零。他順應民意,漢祚天承,這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譙周不緊不慢地說到:“娃娃,說你年紀輕,不知事,你還不服。你可以問問身邊上了年紀的人,劉璋是誰,劉璋也是漢室宗親,還不是隔了十幾代那種。你爺爺的蜀漢地盤是從誰手裡坑蒙拐騙來的?”

劉諶立刻反駁:“我不用問身邊的人,我只知道什麼是民心所向。我爺爺救蜀中百姓於水火,老百姓一定會紛紛響應,全力幫助我們抵抗魏國侵略者。”

譙周連連擺手:“老百姓怎麼想,你是一點都不知道?不是你們劉家養活了老百姓,而是老百姓養活了你們劉家,該感激涕零的應該是你們劉家。且不說,劉璋統治蜀地時,老百姓過得怎麼樣。就說說你爺爺劉備和你爸爸劉禪統治的這幾十年吧。打完魏國打吳國,打完吳國打魏國,時不時還魏國吳國一起打。你倒是能打贏也好,哪次你打贏了?勞師糜餉,死傷無數,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錢,死的都是老百姓的子弟!”

劉諶表示不服:“那是因為魏國和吳國比我們蜀國要強大!”

譙周輕蔑地一笑:“你還知道魏國和吳國比我們蜀國要強大啊?請問魏國是多少人?吳國是多少人?你不知道吧,我知道,魏國是103萬戶,人口443萬,吳國是52萬戶,人口230萬,而我蜀國是28萬戶,人口94萬。”

劉諶狡辯道:“我說的是兵力!”

譙周不慌不忙,接著說:“那我們就說兵力,蜀國的兵力是10萬,老百姓不到100萬,9個老百姓就要養一個兵。蜀國還有4萬多官員要養,你讓老百姓怎麼活,他們怎麼會感激涕零?諸葛丞相在時,我一直反對他北伐,讓他注重經濟,關心民生,他總是不聽,後來我終於明白,他如果不北伐,蜀國必定內亂。”

劉諶繼續狡辯到:“不許你誣衊丞相,諸葛丞相有經天緯地之才,他改革了蜀國的經濟體制和稅賦制度,老百姓都叫好!”

譙周臉色突變,大聲喝道:“你丫閉嘴吧,諸葛丞相的經濟改革就是大量發行貨幣,使得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老百姓手裡的五銖錢全被國家套走,現在用的太平百錢能值一百個五銖錢?以前100五銖錢能買一石糧食,現在100太平百錢能買個毛!”

劉諶啞然。

譙周接著說道:“老百姓才不管你劉氏、曹氏、孫氏、還是司馬氏,也不管你們誰才是漢室宗親、帝王貴胄,更不在乎你們誰才是正統歪統,老百姓要的是安居樂業,有飯吃,有衣穿,有收入,有工作,孩子能上得起學,生病能看得起病。如果稅低一點就更好了。請問劉諶大人,放眼三國,哪個國家的稅賦比蜀國高?蜀國是他們的十倍百倍,劉備帶來的外來派和蜀地本土派政治鬥爭不斷,官場腐敗,民不聊生,你還覺得老百姓支持你們,請問你是真傻,還是真壞?”

這時,大殿之上的鼾聲戛然而止,後主劉禪醒了。

“你們商量好了沒?是戰還是降?”劉禪問道。

大殿上的眾臣異口同聲回答道:“降!”

…………

隔日,劉禪開門投降。

同日,劉諶在他爺爺劉備的墳頭上痛哭流涕之後,拔劍自刎。

再隔日,譙周飄然而去。

(本故事純屬虛構,但採用的史料和數據基本屬實。本人對樵周也無任何好感,對劉諶也無任何成見,因為投降派在中國總是遭人唾棄的,而主戰派或是所謂激進派卻備受推崇,至於老百姓到底怎麼看,史書無記載,因為史書從來不是老百姓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