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背诵默写古诗文是否合理且必要?专家热议教育“减负”

南都讯 近日,“有问云上论坛”请来多位教育专家围绕教育“减负”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必需的,什么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有专家认为,课业负担合理与否,在于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和出发点。

学生背诵默写古诗文是否合理且必要?专家热议教育“减负”

“反对不加区分的机械记忆和背诵”

论坛一开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张敏就抛出两张微信截图,这是某小学一年级一个周末的作业,其中存在大量的机械重复抄写,还有大量额外的试卷、教辅材料。

学生背诵默写古诗文是否合理且必要?专家热议教育“减负”

张敏认为,大量的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简单粗暴的作业、低效无效的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或者要求家长完成的作业,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年龄特征的超度超纲作业,都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此外,他还认为,各任课老师之间缺乏协调,虽然单科作业量是适量的,但全部科目压到孩子这里就处于失控的状态。

“合理的、必要的课业负担具备指向清晰、梯度合理、作业量适中、与学生发展水平匹配等特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初教系主任王健举例道,老师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经典古诗词和美文,这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符合文化素养积淀的规律,通过反复流利朗读,不但能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奇妙地感悟文字背后的“韵质”。

但是,王健也指出,如果老师要求小学生不加以区分地背诵、默写所有的课文,这就成为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对语言文化训练价值不大的就没有必要强制要求背诵、默写。我们从来不反对记忆和背诵,我们只是反对不加以区分的机械记忆和背诵。”

“合理与否在于布置作业的目的和出发点”

“合理必要与不合理不必要之间的界限主要在于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和出发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高政认为,关于课业负担的衡量标准,其实并不统一,“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意愿、学习兴趣、知识基础都不一样,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对另一个孩子可能完全不是负担。”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任马海燕认为,学生的负担是否合理,还要根据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学习效果而定,即要在学生能承受的范围内。有监测结果表明:最有效的减负,就是减缓学生的负担感受,也就是让学生不认为是负担。

马海燕还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比如学生学有余力,继续在某个领域深入学习,也不是负担;某个阶段,比如为了某项比赛做准备,学生学到11点,也不是负担。但长期晚睡,身心疲惫,无效的重复、花过多时间在劣势学科而忽略优势学科就是不合理的负担。

除此之外,中山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王捷还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学习压力、学习负担是一种社会建构。他认为,这里的合理、必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时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就是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课业内容。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罗钰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