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作者|寧鏡誠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觸,偉大的作品往往講述的都是一個悲劇,譬如《紅樓夢》,再比如我們今天要談的這部《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作為周星馳1999年的作品,經過21年的沉澱,早已在一眾影迷心中得到昇華,和大多數星爺的鐵粉一樣,筆者認為,這是星爺最好的一部電影。

熟悉周星馳的朋友一定知道,星爺18歲入行,和他同期的好友梁朝偉迅速憑藉《鹿鼎記》走紅,而星爺則在兒童節目《430穿梭機》裡默默擔任主持人長達6年之久。

期間他仍堅持自己想要成為演員的夢想,就這麼跑了8年龍套。直到1988年得到貴人李修賢的提攜,參演《霹靂先鋒》,這部電影幫助周星馳摘得臺灣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也將他徹底推至臺前。

而《喜劇之王》與其說是尹天仇和柳飄飄的愛情故事,不如說是周星馳成名之前的辛酸寫照。毫無疑問,《喜劇之王》就是周星馳的自傳。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提起自己的作品,這位喜劇大師嘴角掛著標誌性的微笑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

此話一出,恍如隔世,我瞬間覺得,周星馳一直在戲裡,從未出來過。

01

影片中那些都可追根溯源的隱喻

好的電影就是這樣,一個鏡頭下所傳遞的語言,往往有千萬種。

《喜劇之王》作為描述周星馳奮鬥歷程的影片,其實說了很多他在現實中不能說的話,也彌補了自己那些未完成的遺憾。

1.不願死的神父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宋兵乙

眾所周知,周星馳曾經在83版《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中飾演宋兵乙,就是那個被梅超風一掌拍死的大頭兵。拍攝時,他去找副導演商量可不可以讓自己擋一掌再死,但遭到拒絕。

這就難怪《喜劇之王》中會出現那位怎麼都不願死的神父,尹天仇只不過想多一點鏡頭,好騰出多一秒的時間讓自己展現演技,他的這一要求同樣遭到拒絕。

2.真正的英雄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星爺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可能是因為單親家庭的原因,母親在他心裡儼然就是英雄般的存在。

影片中少不經事的“洪爺”穿著一身皮衣,每天吹噓自己是個英雄,看似風風火火,實則內心無比空虛。當“洪爺”搪塞自己奶奶,不耐煩地催促老人家回去時,尹天仇說:

“你不是英雄,你奶奶把你養這麼大,她才是英雄。”

那一刻,周星馳的眼裡肯定都是自己的母親。

3.龍套的意義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這部影片拍攝時,正好成龍大哥的《玻璃樽》也在隔壁拍戲,所以兩人就商量好互相客串一下。於是就出現了影片中,尹天仇詢問成龍扮演的臨時演員在哪學的表演,後者回答說自己沒學過,天生的。

這無疑拋出了一個問題,演員這個職業,主要靠勤奮還是天分?

雖然帶著些許自嘲的意味,但無疑在任何行業,天分決定了你的天花板,但沒有勤奮確是萬萬不能的。天才如周星馳,不也跑了8年龍套麼?

4.心中的柳飄飄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九十年代的演藝圈,藝人們為了不影響事業的發展,於是紛紛隱瞞自己的戀情,朱茵也是因此和星爺分手,星爺在現實中選擇了事業為重,感情於是被他擱置半生。

為了彌補心中的缺憾,《喜劇之王》中,已然得到女星杜娟兒提攜的尹天仇,最終還是選擇先將事業放在一邊。

當他跳下車,和柳飄飄緊緊相擁時,我相信星爺希望那是一個現實。

5.《演員的自我修養》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日後為人津津樂道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一書,無疑是尹天仇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雖然他是一名龍套演員,但是他心中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演員,那是他的夙願,也是他賴以堅持的信仰。

但有趣的是,這本書剛被柳飄飄拿去後,尹天仇的演藝事業就出現轉機,而柳飄飄的生活又恢復了往日的混沌;但當這本書再次回到尹天仇手中,他翻身的機會又沒了,柳飄飄卻迎來新生。

這本書在筆者眼裡可以解讀為“夢想”,亦能當作“原則”,當現實和理想發生碰撞,我們是選擇妥協,還是迎難而上?

6.《雷雨》的暗示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雷雨》是曹禺創作的一部話劇,其內核就是悲劇。

在影片最後,尹天仇他們排演的節目正是《雷雨》,這部名叫《喜劇之王》的電影,最終以《雷雨》收尾,周星馳向我們展示的,終究還是一部悲劇。

饒是如此,當尹天仇和柳飄飄互相依偎著看海時,柳飄飄盯著前方的一片黑暗說道:“喂,前面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見。”

尹天仇若有所思地看著前方說:“也不是,天亮之後就會很美的。”

天終歸會亮,黑夜只是虛妄。

02

大器晚成的人,年輕時也沒閒著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相比同期出道的梁朝偉等人,周星馳可謂是大器晚成。

《喜劇之王》中的尹天仇,最後還是沒有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你我心中篤定:這種心懷夢想卻又不輕言放棄的信念,始終是我們心中的圖騰。

影片看到一半,我不禁想到了德雲社班主郭德綱,用侯耀文先生評價郭德綱的那句話來說:“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必定嫉惡如仇。”

這句話放在周星馳身上,一樣適用。

很多和星爺合作過的演員最後都和他交惡,周星馳的表演天賦毋庸置疑,但是他對電影的那種極致的要求和霸道的作風,很多人受不了。

或許能受得了周星馳苛刻要求的,只有他自己。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不少人豔羨周星馳和九十年代幾乎所有的一線女星都有合作,也羨慕他那自成一派的表演風格,作為喜劇電影的代表人物,周星馳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天才的光芒,也明白了一點:

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大器晚成,那背後都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狂熱堅持。

試想周星馳在《430穿梭機》中擔當主持人的那6年,眼見身邊好友成名成腕,心中沒有些許失落是不可能的。但即便如此,他還能潛心鑽研表演,在各大劇組間穿梭,利用一個個小角色沉澱自己。

單是這份堅持和熱愛,就是多少人不可比擬的。

影片中的尹天仇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被劇組人員冷嘲熱諷,回家之後仍三番五次地給負責人打電話詢問通告,一次次的堅持換來了一次次的拒絕,於是他自己張羅排演話劇。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這是一個愛表演愛到骨子裡的人,即便得不到命運的垂憐,但人們內心不會泛起憐憫,反而有一種深深的尊重,對熱愛的尊重。

“其實我是一名演員”,既是尹天仇的自我認知,亦是周星馳大器晚成的依仗。

03

人生如戲,不瘋魔不成活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席慕容曾在《戲子》中寫道:“今生今世,我只是個戲子,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

我卻想說:人生如戲,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喜劇之王》最後,達叔飾演的臥底安排尹天仇去演那場“戲”,周星馳在影片最後安插了一個真實情節,其實是想告訴我們:人生不就是一場戲麼?

不同的是,這場戲不能重來,沒有NG,只能一次過。

很多人會問,一向以荒誕無厘頭著稱的周星馳,為什麼會拍出《喜劇之王》這樣的電影?

我想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會告訴我們答案:一向以刻畫英雄形象著稱的金庸,在自己的最後一部作品中刻畫了一位別樣的“英雄”一一韋小寶。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都說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那麼英雄的內核是否就是一個個小人物?這是金庸給我們留下的思考,亦是周星馳對於喜劇的解讀。

這也難怪,金庸先生在看過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之後會說,這是他看過得最符合原著的形象。

韋小寶本身就是市井出身,活脫脫的一個小人物,而周星馳最擅長的,就是刻畫一個個小人物,並從他們身上捕捉英雄的影子。

不瘋魔不成活,每次看到周星馳近似癲狂的笑聲,筆者早已笑不出來,在那一瞬間我承認,我已入戲。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地點回到《九品芝麻官》裡包龍星苦練口才的那片大海,他直說得那海面捲起層層波濤,魚蝦亂飛,大功告成。

還是那片海,尹天仇直面升起的太陽大聲呼喊:“奮鬥,努力!”

筆者猛然想起海明威也曾面對著這片大海說: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寫在最後:

每次回顧周星馳的電影,我似乎有千言萬語,卻又有好多次無語凝噎,他是我的青春,也是我的人生。我想,金庸筆下的黃藥師應該最符合我心中那個周星馳的形象:

“形相清癯,身材高瘦,風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身穿青衣直綴,頭戴同色方巾,文士模樣。”

他是個英雄,也是個痴情的人兒。

一一END一一

豆瓣8.7分《喜劇之王》:周星馳的自傳,柳飄飄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