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孩子記住4+2=6?

每日疑問


可以理解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待,這是家長愛孩子的體現。但並不是我們只要去憑著直覺去愛,就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五歲的孩子計算4+2= 6需要用手指,說明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相當正常。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孩子2-7歲這個年齡段,認知處於前運算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更多的使用象徵性符號思維。孩子的認知水平還沒到抽象運算,他在計算的時候,需要藉助實物來幫助自己理解如何去運算。如果我們拒絕讓他用手指的話,很可能他就會短期記憶去完成這個過程,那結果就是會記得快,忘得也快!


父母心理


怎麼讓孩子記住4+2=6?這對於5歲的孩子來說不算太難的問題吧!

我家的孩子今年都上一年級了,從幼兒園中班都能10以下的加減法了,只要有正確的方法應該不會太難,我談一下我教孩子加減法的方法,我是根據孩子的平時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比如孩子喜歡吃花生第一次吃了4個第二次吃了2個,一共吃了幾個一共不就是加法嗎?等於6不就出來了嗎?孩子一邊吃大人一邊說第一次吃了幾個第二次吃了幾個,也可以換成孩子喜歡的玩具都是一樣的,教育孩子重要一點就是投其所好,孩子喜歡了,不就容易了嗎?


武術雜談


您好!很高興認識你,我來說一下我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做家長的要了解孩子的性格以及興趣愛好,從興趣入手會更直接一些,比如我家孩子對樂高 畫畫 和遊戲比較感興趣,我會用這三種方法來跟他互動。

1:樂高的方法

邀請他帶我玩樂高拼裝,在拼裝的過程中會用到很多有關於碎片的組建數量,我會用學習的態度詢問孩子,“寶貝你幫媽媽(爸爸)看一看下這裡需要幾個呀?你看一下這個圖片,媽媽看不懂,可以教教我嗎?”孩子會很樂意並自豪的告訴你答案!

2:畫畫的方法

在他畫畫的時候我們也在旁邊跟他學習畫,並不斷的表揚他,但是記得要找到重點去表揚,比如“寶寶!你這個小兔子的耳朵畫的太像了,你看它好像在聽我們說話呢!你看,是不是在偷聽我們說話呀?”這樣,在孩子心裡會有很大的成就感,然後藉機再把我們自己畫的六個小動物給他評價,引導他回答出來,一般呢孩子在心情愉悅的時候,思路是很清晰的,我們成年人也是一樣呀😊

3:玩遊戲的方法

一般我們每天都要抽出半個小時來專注的陪孩子互動做遊戲,比如說石頭剪刀布,我會先故意輸給他四次,然後跟他說“你已經贏了我四次了(手指伸出四個給他看到),媽媽總是輸,不想玩了”這個時候孩子是肯定不願意就這麼停下來,因為他還想贏,接下來再輸兩次給他,就問他:“媽媽剛剛輸了你四次,加上現在又輸了兩次,你看我已經輸了幾次了?”他會很快就回答出4+2=6次[靈光一閃]這是一種心理暗示引導。

以上就是我自己一點小小的教育經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覺得實用的家長朋友們 歡迎評論區互動[大笑][大笑][大笑]





桂林媳婦阿陳


我的辦法是多帶孩子去超市,一次買多東西不多,讓孩子自己算,你可以幫孩子一起算,這樣孩子覺得數學是有意思的,而不是抽象的,就願意學了。

我的孩子上學的時候,我是這麼做的,一個星期去一到兩次,兩個多月,他就能算出來10以內的加減法,而且對小數點也不陌生。


有一丟丟那麼愛你


如果按照我家孩子來作為目標教學,我的方法就是拿草莓(我家孩子最愛的水果)

我給他一盤裝6個,然後問,寶寶今天我們吃4個好嗎?剩下兩個給媽媽吃

當他吃完第四個時,我就裝作把盤子端走,孩子肯定會伸手要,這時就問他,你還要吃啊,你已經吃幾個了,他會是4個,那還能吃幾個(順勢給盤子裡的數量讓他看到),這時問他,你今天一共吃了幾個?

這樣引導的教育,會讓孩子在他喜歡的領域裡面進行加減的運算,他會更加深刻印象,而不是一堆數字的堆積,讓他感覺枯燥而又應付

希望能幫到你


孫掌櫃de育嬰雜談


我是我愛豆月東,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自己本身是老師的緣故,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過程中,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大家一塊分享。

孩子五歲已經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應該是已經上中班的孩子,4+2=6,應該是最基本的數字認知和簡單運算的問題,所有支持的運用前提是必須有最基礎的知識,而最基礎的知識他離不開死記硬背也就是硬積累,我們能做的只是效果刺激強化,不是代替。

一.死背獎勵法:

首先告訴孩子,4+2=6,讓他記住然後在以後的生活中,時常的強化刺激,找他感興趣的問題,比如說他想看動畫片,那他就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4+2=?,如果回答正確就看;如果回答不正確,就不許看!他想吃好吃的,那麼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4+2=?,同樣回答對了,獎勵回答錯誤了就沒有獎勵

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最基本的數字運算能力,還可以培養最基本的情商,想找孩子,將來的無理取鬧以及過分的個性化!

二.出錯參與法:

作為家長,不要強制性的命令,而要放低姿態和孩子做朋友,比如和孩子一塊做遊戲,玩積木.石頭剪刀布等等,多出幾道題!1+1=?,2+1=?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你跟他是平等的,他可以算對4+2=?,你可以算錯!並且錯了,以後還可以假裝哭泣,讓孩子哄你!

你可以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也可以鍛鍊孩子的情商,還可以讓孩子理解家長的辛苦,以及哄孩子的時候孩子應該怎麼做!

我是我愛豆月東,歡迎關注,關於育兒的問題,大家一塊交流!





我愛豆月東


您的孩子,五歲了,還在數指頭,首先,是很正常的,符合孩子自然生長規律。其次,如果您的要求略高,那麼,我只能說,是小時候,掰指頭掰的太少了,以至於現在還在數指頭。

為什麼這麼說呢?

之前挺聽過一次何秋光老師的現場講座。也有學前班老師問過這個問題,說孩子做題太慢。

何老師說,3-5歲的孩子,正處於對量的認知的階段,很多孩子,還沒有把數和量聯繫起來,因此,背不會加減法表,不會做題很正常。

所以,想要讓孩子脫口而出,就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帶他做量的加減法相關的訓練,或者玩相關的遊戲。

比如我家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為了控制他的飯量,每天會讓他數,盤子裡有幾塊肉,他自己可以吃三塊,還剩幾塊;或者家裡有幾個人,每人兩根筷子,一共需要拿幾根筷子;每人半個蘋果,一共需要幾個蘋果;用積木蓋房子,需要幾塊,已經拿過去幾塊,還差幾塊……

這是我們的生活,不是做題,但是關於量的概念,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再比如,孩子剛上學前班時,老師會帶著做手指操:“我有六個金蘋果,你一個,我五個;我有六個金蘋果,你五個,我一個;我有六個金蘋果,你兩個,我四個,我有六個金蘋果,你四個,我兩個……”也會帶他們做大量的實物的,或者數字的十以內數的拆分練習。

只有等孩子把量的概念都弄明白了,他才能自然而然的,弄明白數字與量之間的邏輯聯繫。到時候,簡單些的加減法表,根本不用背,自己就能推導出來。


蘇子葉zs


先易後難

算術是比較複雜的,而對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將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例如去超市買蘋果,讓孩子自己挑選,並數出數量,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洗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吃掉後,問孩子還有多少個蘋果。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接觸數學並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運用分解技巧

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

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幼兒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需要幼兒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

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於10幾,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這樣記住了以後,進行20以外的加減法運算,對孩子來說,就不會很難學;

鞏固成果

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提問,而且問的時候語速要快,要給孩子一種緊迫感,這樣可以鍛鍊孩子思維的效率,而且多次練習能夠讓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從而提高算術能力。如果家長在問的時候孩子能夠快速的答出來,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表揚,例如“真棒!”,“真厲害!”這些話語,會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對數學算術產生興趣,認為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輔導技巧

要想提高幼兒數學加減法能力,一定要讓孩子對十以內的加減法熟練,最好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心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係,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理解。對於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需要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十以內加減法之上才行,家長可以找一個橫格的本子,在十頁紙上隨機為孩子出題,將20以內的數字的任何一個組合都顧及到,幫助孩子更深刻記憶。


小D夏


您好,關於幼兒數學方面的學習,您可以瞭解一下,蒙特梭利教育中,關於數學方面的學習。

在蒙臺梭利數學中,幼兒對與數學的學習都是先從量開始,接著是符號,然後是符號與量的結合。單單出示符號,或者符號算式,對於幼兒來說其實是比較抽象,難以難理解的。這裡給您推薦兩款關於加法的蒙氏教具(加法板以及加法訂正板,見圖片)這兩款教具在家也可以使用卡紙製作,比較實用。具體操作方法您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視頻資源,如果有其他需求也可以與我聯繫。(比如說乘法、除法、四則運算的學習等)




瀧愁


我覺得,題主可能有個誤區。數學這種東西,不是靠記的。

孩子目前五歲,算不出來這種題目,客觀來說,水平有點落後。但是,如果是沒人教,沒系統學習過的情況下,那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

第一:關於如何教。

首先需要培養孩子的數感。而數感又是通過一次次的實踐得出來的。簡言之,我們告訴孩子2比1大,顯然孩子是不理解的。在孩子眼裡,123這些阿拉伯數字,就是一個符號,就是一幅畫。孩子懂了數量二,數量四,合起來,他就自己能看出來,那是數量六。數量與數字符號對應至關重要。對應之前,孩子對數量應該有大量的接觸和實踐。比如,一是一個蘋果,二是二個蘋果……摸得多了,實踐得多了,數感自然就來了。

第二:如果孩子是剛接觸數學,掰著手指頭算,那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正確的。大量實踐之後,熟練之後,才能達到質的飛躍。現在他通過具體的實物來幫助算數,有了這個基礎,後面才能夠將數學從具體中抽象出來。抽象數學的基礎必定說具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