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善良的品格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養成的呢,對此你有何看法?

悠悠搖落悽愴江譚


什麼叫善良?善良字面解釋就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善良我想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有些時候秉持著權衡利弊的思想而淹沒了這個美麗的定義,在我心裡善良與邪惡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如果每天都是看什麼想什麼都是美好的那心靈絕是善良美好的,如果你想什麼看什麼都是想方設法的去算計去牴觸別人的用心我想善良終有一天會被壓箱底兒了。善良與邪惡都是共生共存的,善良之人也會用不善良的方式對待不不良善的人或事,邪惡之人也能用善良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銘心若梅


我覺得人的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是有各種參數的,比如善良、邪惡、顏值、情商、智商等等。如果每項參數值滿分是100,那麼每項初設值因每個孩子不一樣而不一樣,但是有一樣是一樣的,就是初設值都低,比如善良2、邪惡1、顏值2、情商3等等。所以為什麼有些小孩比較有趣。後面影響這些值得因素主要是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然後家庭環境是影響最早也最大的。所以一個小孩所呈現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是主導,上學後就是社會環境會影響,這影響也有正負。可能有些壞習慣在學校被矯正好了,可能也不會被影響。社會環境還有一個影響時期那就是畢業後進到社會工作的前五年,這個時期是從稚嫩走向成熟,因為工作原因需要不斷對外交流,就會被一些優秀的人和事潛移默化,並且工作也會訓練你,公司的規章制度和領導都會訓練你,從而使你在性格上有所轉變。

所以,一個人是否善良不能一刀切做出評價,還是要看人。


廣西青蛙王子


我覺得天生和後天生長環境各佔一半。為什麼說與天生性格有關呢?一個6個月的嬰兒,當你奪取了他手裡的東西時,有的孩子雖不高興,可會默默接受,而有的孩子會有異常激烈的反應。有的孩子三五歲時,會主動分享自己手裡的好東西給弟弟妹妹,而有的不僅不會分享,而且會奪取別人手裡的東西。有的孩子會十分愛護比自己小的嬰兒,而有的則對嬰兒採取一些極端的傷害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在他們還沒有形成什麼世界觀時的行為,所以有的天性善良有的性本惡。為什麼說後天佔一半呢?有些可塑性強的孩子,會在後天善或惡的環境中改變很多,環境造就人一點不假。比如,有的女孩的父母對爺爺奶奶十分尊重孝順,他們的女兒婚後自然也會是孝敬公婆的人。有的孩子的父母是那種專門欺凌弱者的人,他們的孩子也基本差不多如此。有的孩子的父母善於幫扶弱者,他們的孩子也會愛做憐貧扶弱的人。


馬到成功74634801



llykk


謝謝你,一個人的善良的品格,是人的本質,善良的人從一個人的內心說出,他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用戶名用戶1195596983



chanjuan


俗雲有其父必有其子。遺傳基因即先天因素與品格有密切關聯。當然後天的教養也會影響品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好可變壞,壞可變壞。


2968186160


這個問題我認為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後期能否有所改變那要看經常接觸什麼樣的人,有句話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有些壞人都是人慣的。


正義之劍160868629


品性是天生的,經後天環境可改變甚少,基本是不會變的。否則又怎會有“起小見大,三歲見老”之說?


手機用戶64616411594


是從小養成的,從小就教育他單良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