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師範學院:那群“逆行”的巾幗戰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黃岡師範學院,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但在疫情面前,她們只有一個名字——“戰士”,和男同志一道並肩作戰。她們是抗擊疫情的巾幗長城,她們是疫情阻擊中最溫情的力量,她們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最美麗的“半邊天”!

夏瀟 :“漂亮的門神媽媽”

“對不起,沒有通行證不能出去,請理解配合下”“你好,麻煩登記下出入信息”,“大姐,來,給你量一下體溫。”……在位於黃岡市黃州區三清社區的果園南村半封閉路口,黨員志願者夏瀟每次執勤都無數次重複著這樣的話語。

除夕那天,夏瀟帶著剛出生七個月的二寶和還在上小學的大寶回到公婆家過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她一直關注著網上的疫情信息,她回想起2003年的非典,那年她能順利參加高考,得益於許許多多人的付出和奉獻。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她已經是黃岡師範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一名黨員教師,當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辛苦地進行防疫宣傳,人員信息統計,生活物資採買等工作,她也想盡己所能做點什麼,於是她詢問到該社區支部書記的聯繫方式,如實彙報了自己的情況,主動請纓請求作為黨員志願者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書記也是一名女同志,得知她的情況後有些顧慮,並婉轉地說;“你孩子才7個月還在哺乳期,社區防疫工作有一定的危險,你是否考慮清楚?”她卻回答說:“作為一名高校黨員老師,我還是可以發揮一下自己的模範先鋒帶頭作用的,讓我做一點事情吧,我總覺得坐在家裡,心裡就特別不安,有些愧對黨員的稱號。”

社區終於同意安排她在半封閉路口進行執勤,負責在此居住的有100多戶人家,出入戶登記和體溫測量,禁止人員自由出入。

從2月23日開始,不論天氣如何,她始終堅持在崗位上,她每次都是等到接班的人員到來後,多留半個小時,進行詳細交接。

看似簡單的卡口值守工作,卻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卡口值守看似容易,實則異常繁瑣,搬一把凳子坐在門口,有時候一坐就是5-6個小時,杜絕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監督出行人員佩戴口罩,給人員測體溫做登記,嚴防人員違規流動,全力阻斷傳染源。有個別居民不理解,非要強行出去,她反覆勸說,苦口婆心進行宣傳教育。值守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也會發生,有一次,一名中年婦女未帶口罩,非要出去,說就在路口拿菜,她讓其登記也遭到拒絕,在對其反覆勸導下,夏瀟對這名婦女進行了體溫測量登記,讓她帶好口罩,才允許她出卡口,誰知一到路口,這名婦女趁人不注意,撒腿就往遠處跑,她跟著也衝了出去,拉著那名婦女,因為她並不熟識本村人員,經過再三確認後,她才鬆口氣。為此社區其他的工作人員還笑她“百米衝刺速度不錯!”

上小學二年級的大兒子笑著問:“媽媽,你怎麼像門神一樣?”她卻笑嘻嘻的說:“你見過這麼漂亮的門神嗎?”從此以後,兒子稱呼她“漂亮門神媽媽。”

面對社區領導的多次電話表揚,夏瀟總是淡定地說:“我作為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黨員,一名教書育人的高校老師,這是在儘自己的一份職責,盡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求表揚,只求無愧於心!”

李桃花:春天的使者

她叫李桃花,在這個疫情的冬天,她用自己的方式和實際行動,守護著一方平安,用平凡中的堅守傳遞陽光和溫暖,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到來的氣息,正應了那句“疫情終將無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疫情面前,作為預備黨員,她第一時間相應學校黨委號召,在關鍵時刻站了出來,擔負起珠明山生活區居民生活用品的採購、發放等代辦跑腿服務。她同採購組成員一道彼此照應,從採買、統計、收款至發放做到一絲不苟,連續20多天一直充當疫情防控後勤保障的主力軍,以溫柔初心和無畏堅守,始終為教職工辦實事。

黃州封城之後,生活物資供應逐漸緊張起來,超市提供的菜品套餐相對單一,居民也時有抱怨,瞭解到這一信息後,她便開始著手廣泛收集信息,廣開渠道,千方百計滿足難調之眾口,讓大家安心宅在家“養精蓄銳”。

物資採購發放工作帶來全區教職工身體健康與安寧,大家也深深體會到病毒雖猛,溫暖卻從未缺席的暖意。“不給國家添亂,為黃岡加油!這是為大家做的一些小事,還沒有做更好”,樸實的語句背後都是她堅定的行動在踐行。

她堅守工作,散發愛心,以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體現了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葉曙光:黨的好女兒

白天在小區門口值班值守,現場處理各類事務,晚上進行信息彙總,處理各類電話、文書,經常工作至深夜。

這是葉曙光一個多月以來每天的生活常態。自1月29日接到防疫任務開始,她第一時間離開年邁多病剛出院的父母,迅速投入工作。

作為校工會常務副主席,她還是珠明山教工生活區防疫工作組副組長。這是校內最大的教工生活區,人員層次雜,防疫管理難度極大。每天她的工作從早上開始就安排的異常緊密而充實:對小區防疫各階段、各項工作進行統籌協調、主動承擔小區其中3個樓棟的疫情防控包保工作、對接聯繫珠明山社區做好各類基礎信息統計……

儘管每天處在工作滿負荷運轉中,但有一群特殊的居民卻始終讓她牽掛著,無論工作多忙,葉曙光始終惦記著這些人——小區裡的退休高齡老人。

小區裡的高齡老人很多,80歲以上就有20人,他們大多生活不便,且很多老人平常都是獨自居住,家人兒女都不在身邊,疫情發生後,他們的生活物資保障成了最大的問題。有一位88歲的退休老教師,獨自一人住在小區,她經常電話瞭解情況,定期上門送糧送菜;當了解到一位85歲的老人家裡缺少生活物資時,葉曙光將自己家裡的米、面、牙膏等物資送過去。

有幾位老人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到醫院就醫,無論何時電話聯繫她,葉曙光都不厭其煩,多方協調,為其辦理證明,做好安排必要時還為病患人員自掏腰包墊付醫藥費。

不光是關注老人們的生活和身體,葉曙光還注意到有些老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對於疫情的相關信息不能及時瞭解,對此產生心理恐慌。為此葉曙光時常電話聯繫他們,與他們聊天拉家常,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使他們漸漸排除了恐懼,精神狀態轉向良好。

小區的老人們說:“葉主席比我姑娘還貼心啊,只要看到葉主席的身影,我們就感覺特別踏實,她是黨的好女兒!”

餘水婷:我堅信結局一定也會如電影般美好!

2020年1月23日,家在武漢市青山區的餘水婷第一次感覺到熟悉的武漢生病了,她只有一個念頭,我必須做些什麼!我要去保護我的家鄉,保護我的親人!

2月3日,餘水婷收到了武漢市志願者招募的通知,那一刻,她沒有遲疑,堅定地提交了報名表。2月4日,她接到了武漢市青山區團委的電話,她被招錄為志願者了。這一刻,她依然沒有遲疑。

但是,面對父親強烈的反對,她遲疑了!因為從4歲開始,她就與父親相依為命,她從未因單親家庭而自卑,因為父親給了她滿滿的愛,還供她上了大學,現在是黃岡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環境1701班的在讀大學生。

這是她第一次與父親鬧彆扭,第一次看見父親流淚,所以她遲疑了,她理解了父親的擔憂,只得違心地答應不出門做志願者了。

但她仍然不死心,2月5日,經過與志願者團隊協調,餘水婷開始了秘密的線上信息統計工作。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接收各個卡點信息,彙總青山區二七長江大橋、北湖收費站、天興洲長江大橋的志願者值班信息,姓名、電話號碼、地址、值班時間等信息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腦海裡,上百條記錄,近千條需求,萬餘條信息,她都熟記於心。熟悉的位置、熟悉的名字和素未謀面的戰友,她能做的就是整理信息、記錄故事、傳遞感動。

同時,她耐心地與父親溝通,講述志願者的故事,父親也慢慢理解了“如果再有任務,你就去吧,我為你堅守後方,好吃好喝伺候好你,回來把你泡在消毒水裡。”

一場疫情,讓父女倆的感情更深厚了。

2月20日,餘水婷終於與素未謀面的戰友們見面了,那些敲打了幾百次,幾千次的名字,那些穿上志願服務紅馬甲的瘦弱身軀,那些散發出巨大能量的志願者們,讓餘水婷感動不已。戰友們也紛紛為餘水婷點贊,因為她這個幕後英雄,已經成為武漢市青山區委志願服務的“大管家”、青山區所有卡點物資的“管理員”、青山區建檔立卡信息的“統計員”。

如今,在餘水婷的號召下,她的同學、學弟學妹們也都紛紛加入了志願者行列中,用不同的方式守護家鄉,感恩祖國。

“我的城市正在經歷著電影裡的情節,我堅信結局一定也會如電影般美好!”

辛丹丹:為這次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020年1月23日,武漢市按下暫停鍵,遠在宜昌市夷陵山區的辛丹丹感受到了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家人們卻還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可辛丹丹非常焦慮,她是黃岡師範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建設1801班學生,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她感到責任重大,必須為村裡做點什麼。

2月1日,辛丹丹正式到村黨支部報到,成為一名志願者。她所在的夷陵區樟村坪鎮古村一組辛家灣片區距村級主幹道5公里,不通公路,地處偏僻,村民大多為老年人,給宣傳工作帶來很大困難。每天早上七點,辛丹丹就去給村民測量體溫,送口罩,並給他們演示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和處理方法,發放防疫宣傳資料,耐心的講解防疫知識,提高村民自我防護意識。

經過20多天的努力,村民們越來越理解她的工作了,“丹丹每天都提醒我們要勤洗手、常通風、少外出”“我們需要什麼,只要跟她說,總是第一時間給我們買好送過來,讓我們安心家裡待著,不要出門亂串”村民們的肯定與理解,激勵著辛丹丹不畏風險,堅守一線。

2月13日,宜昌市夷陵山區大範圍降溫下雪,寒風中未融化的雪踩在腳下形成特有的音符,辛丹丹一如既往戴上口罩就出門了,負責村口值守工作。“您的體溫是36.5度,在正常範圍,請您說一下姓名、電話、從哪裡來的,我們做一下登記。”對進入村內的車輛和人員,辛丹丹和值守人員都仔細詢問,測量體溫和逐一登記。

一個帳篷,一張桌子,一本登記臺賬,一個體溫檢測槍,一條隔離線,簡單的配置與艱鉅的任務,辛丹丹已經在防疫一線志願服務28天了,累計工作達150小時,檢測體溫1400餘次,宣傳1000餘次。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還在繼續,辛丹丹和戰友們的戰“疫”行動還在繼續,為了萬家燈火,他們還將堅守著.....

“我想為這次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想告訴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們,他們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疫情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在黃岡師範學院,這樣堅守一線的巾幗戰士還有很多很多。她們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生力軍,是防控一線的溫柔底色,因為她們,春天正在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