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英國防疫策略消極,我國應該切斷與兩國航空聯繫嗎?

鐵桿軍迷


保持必要的交往還是需要的,沒必要完全隔斷,只是要提高防護等級,做好必要的檢測和隔離,只要確保這部分人不擴散疫情就可以了,


聯鑫清潔


英國首相鮑里斯 · 約翰遜(Boris Johnson)召開第三次緊急內閣會議,在會後就正在蔓延的新冠病毒發表聲明:表示英國正式進入防疫第二階段——拖延(delay)。擱我看來,就像是一個準備殺人的少年犯在給自己找犯罪理由。

小金毛首相說的最臭名昭著的一句話莫過於:

“許多家庭將失去愛人”。

鮑里斯主要觀點有四個  

1、這是這一代人所遭受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

2、這比流感更嚴重,我們中將有更多人失去他們所愛之人;

3、未來幾個月新冠肺炎將會在英國整個國家傳播(科學顧問會解釋);

4、我們已經無法有效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只能儘可能減緩傳播過程,減緩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民眾由於加速傳播後帶來的痛苦,疫情最危險的時刻將在幾周後。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朗斯的解釋是:

1、英國現在與意大利現狀相距4周(意大利死亡人數已破千,確診人數超15000);

2、目前我們有590例確診,重症患者20多例,估計全國已感染的人數在5000-10000之間;

3、政府預測最差的情況是“將會有80%英國人被感染”(英國人口6650萬最差5000萬人感染新冠)

4、英國疫情爆發高峰期可能會在10到14周左右,甚至更長一些。95%的人在高峰期的9到10周左右感染,50%的人在高峰期的3或4週期間感染。


英國政府避重就輕,犧牲人民防止醫療資源擠兌,其實是在保護精英階級和富人。無限制的保護財產權和“個人自由”其實是放任不平等的生存競爭,窮人連活著都做不到,你收全國人民的稅保護的到底是誰的“人權”?低於生命權的“人權”也叫人權?高於生命權的“財產權”難道不是赤裸裸的壓迫?


沒有生物學常識的無知政策


通常而言,形成群體免疫主要依靠接種疫苗,但RNA病毒不在此列!如果想要形成群體免疫,只能依靠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後產生的免疫能力,這種想法更是荒唐! 雖然群體免疫確實是對抗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但RNA病毒不是細菌類傳染病,而是變異極快的流感病毒:如果能培養有效的抗體,那麼人類不會年年得感冒,如果能製作疫苗,那麼為什麼沒有病毒性感冒的疫苗?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3月14日發佈的一篇文章認為“群體免疫”完全是英國首相的“謊言”。饒毅表示,在一個新的病毒出現,全體人民沒有疫苗,極少數可能有先天免疫力的情況下,不遏制病毒傳播,把全體人民暴露在病毒面前,是不可能出現群體免疫現象的。會出現的是凡是感染了會死的就死去,感染了不會死的就獲得免疫,繼續活下去,這種現象是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不是什麼“群體免疫”。

最後饒教授在採訪中評價:“這是個視死如歸的策略,也是不切實際的。”


我簡單總結一下:


人類產生免疫的速度小於新冠RNA病毒變異的速度,病毒會隨著產生抗體患者的症狀(噴嚏唾沫氣溶膠)不斷傳播,但是抗體沒辦法傳播,抗體是屬於個體的。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不是什麼“群體免疫” 。

最可怕的後果是,現在世界僅僅只有不到10萬名患者的情況下,RNA基因型已經出現四代五種了,意大利甚至檢測出不是來源於中國新冠的基因型。如果放任5000萬人感染,新冠也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英國殺出來的新冠有能力毀滅全世界的醫療資源。


演化是一個種群角度的概念,人類產生免疫是一個微觀的現象,要讓免疫成為群體,需要第一代產生免疫的人繼續繁衍。而新型冠狀病毒繁衍速度快,個體小,變異快,宿主充足,大英帝國“精通數學”的專家也可以不難得出:


新冠摧毀免疫的速度必然快過人類產生免疫的速度。


韓熙程


瑞典、英國這麼消極對待病毒的主要原因應該是,面對疫情沒有預案,沒有準備,相應的醫療設備、物質有限和短缺等,以致預防困難,救治不當!一句話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當前的局面是由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做出巨大犧牲所取得的,非常不容易!當前有一些國家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已採取封閉國門的措施,我們完全可以借鑑,畢竟自己國家安全了,才能有精力去幫助其他國家!


霧濛濛0376


對病毒不設防的國家,不應保持任何關係,斷航和不發放簽證是最基本方法,試想一個國家向病毒投降其後果是非常恐怖的,全國都是死神遍地,將做成全世界大恐謊!


眾綠


當然應該切斷


心的舞臺上


可以的,也是必須的!不給瘋狗打疫苗,同時也不要被瘋狗咬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