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了腐肉沒事,而人類吃了腐肉就會拉肚子,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從食腐動物本身講起。

食腐動物

我們知道,很多食肉動物會避免吃死去動物的肉,比如;熊,在網上看到的段子說,在野外遇到熊的時候不要慌,裝死就可以了。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其實這是對熊的誤解,熊雖然不去吃死去動物的肉,但是比較新鮮的遺骸熊還是很樂意吃的,畢竟新鮮的肉也是能量,而且還不用自己捕食,熊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如果一個生物死去很久,並且已經發出難聞的味道,那麼大多數食肉動物都不會吃,這是因為肉類富含蛋白質,而微生物屬於分解者,可以把蛋白質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

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質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一些毒素,防止被其他生物搶先。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但是食腐動物是個例外,它們根本不怕這些微生物,也不怕微生物釋放的毒素,究其原因,是因為食腐動物的胃酸酸性較強。

我們知道,胃酸具有腐蝕性,在PH值試紙上,數字越小,代表著酸性越強,數字越大,代表著鹼性越強。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食肉動物,食草動物以及食腐動物的胃酸PH值,由此可以知道,食腐動物的胃酸PH較小,胃酸較強。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當食腐動物攝入腐肉時,食物經過消化道會到達胃液中,胃部會分泌胃酸將其殺死。

除此之外我們知道,微生物在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毒素,比如:肉毒素。之所以這種毒素對食腐動物不產生作用,是因為食腐動物在數千萬年的進化中,能夠被毒素毒死的食腐動物已經死光了,而倖存下來的個體都對這種毒素免疫,或者說已經有了抗體。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還有一些致病菌,和食腐動物形成了共生關係,食腐動物為它們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而它們幫食腐動物分解食物。比如:梭狀芽孢桿菌。

正因為如此,所以食腐動物吃腐肉輕易不會生病。

食腐動物為什麼能食腐?

其實食腐動物也不是天生的能吃腐肉,而是在演化中逐漸保留了食腐的特徵。

以食腐動物禿鷲為例,禿鷲的遠古祖先也不食腐,它們可能是食肉動物,但在演化過程中,它們可能面臨著生物減少,或者是與其他生物競爭失敗,導致它們不得不吃一些還算新鮮的腐肉。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其中,體質較弱,對微生物沒有抵抗能力的個體因為食腐而死亡滅絕了,或者有一支生物演化成了個體更小的食肉動物,這樣可以用更少的能量維生。

就這樣,一些不適應吃腐肉的演化成了其他生物,或者被自然選擇所淘汰,而能夠吃腐肉個體的基因得以保留,就這樣一代代積累之後,就演化成了禿鷲,能夠吃腐肉為生。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食腐的好處是,不用去捕食,也不用去打獵,只要找到腐肉就可以獲得免費的能量。因此,早期的人類也是食腐,這是因為人類的奔跑能力不強,爪子也不鋒利,還沒有演化出團隊作戰能力,想要獲得高熱量的食物來源必須通過食腐才可以。

早期人類食腐主要是撿拾大型食肉動物吃剩的骨頭,取食骨頭中的骨髓。除了人類之外,動物界還有許多其他的食腐動物,比如:鬣狗。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其實,食腐動物並不完全食腐,也會親自去捕獵,比如:鬣狗捕獵所獲得的食物比食腐獲得食物更多;禿鷲也會時不時地抓一些小生物吃掉。

食腐動物在自然界的位置

食腐動物其實是自然界的清理工。

我們知道造成生物死亡的原因有可能是感染病毒,或者其他微生物引發的疾病。而且生物死亡之後,身上所攜帶的微生物會大肆繁衍,如果沒有食腐動物及時將生物遺骸清理乾淨,那麼該生物身上所攜帶的微生物有可能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傳染給更多的生物,造成大自然發生流行疾病。

為什麼食腐動物吃腐肉不會生病,難道它們百毒不侵?

食腐動物的存在,可以將帶有病原體的生物殘骸快速消滅,而且經過消化道消化之後,再次排放出來的廢物中只含有非常少的病原體,不足以威脅當地的其他生物。

可以說,食腐動物就像是人類世界中的清理工一樣,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當地生物才不至於大規模因病死亡。

總結

食腐動物之所以食腐不生病,是由於這三個原因:

  • 酸性較強的胃酸,能夠殺死大多數微生物。
  • 與一些致病菌形成共生關係。
  • 對一些毒素形成了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