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汶上:說汶上

說汶上

2013-11-23

中都不肖生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因水得名,

大汶河滋養了這片土地,

造就了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勢。

古老的汶河之上,

泉河緩緩流淌。

兩岸良田萬頃、沃野千里,

河床下,

富藏著煤炭、黃沙和鐵礦。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的山不高,

但故事多。

曇山是汶上最高峰,

山間種滿核桃,

山下開了金礦。

西側一山溝名金溝,

這是古代汶上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望。

傳說有一天,

金溝自然敞開了,

滿山谷的金子熠熠閃光。

一路人見此情形,

鑽進山谷貪婪往口袋裡裝,

他背了一袋又一袋,

恨不得要把整個山谷的金子全都裝回家。

結果,

在他埋頭裝金子的時候,

山谷轟然合攏,

他再也沒有出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唱)“一個人,一個人,不要過分貪財”。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的水有靈氣,

從泰萊山區咆哮而來的大汶河,

來到汶上則變得溫順柔情。

初冬的大汶河沙肥水瘦,

一派祥和,

它的下游叫大清河。

明朝永樂年間,

汶上農民水利專家白英老人在戴村築了壩,

截汶河水一路西南,

匯南旺接濟運河漕運。

一時間,

千帆競流,

商賈穿梭,

汶上從此又有了厚重的運河文化積澱。

分水龍王廟遺址公園,

現正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多有聖賢跡,

孔子初仕中都。

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

人生三樂榮啟期、

小縣不大四尚書、

浙閩總督劉韻珂、

仁義衚衕、

禿尾巴老李……

一段段佳話

說不盡汶上的民間故事

家在汶上:說汶上

說汶上不能不講佛文化,

寶相寺的黃金塔是宋代遺存建築,

1994年,黃金塔地宮裡出土了佛牙、舍利等140多件佛教聖物,

一時轟動海內外,

汶上從此享有了佛都美譽。

黃金塔因地宮文獻恢復了宋代名稱:

太子靈蹤。

經十多年的修繕和擴建,

如今的寶相寺香火繚繞,

善男信女,

虔誠朝拜;

遊人如織,

心靈慰籍。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是書畫之鄉、楹聯之鄉,

是山東省文化大縣、旅遊強縣。

中都廣場、

文化廣場、

蓮花廣場、

中都佛苑、

各有鮮明主題。

家在汶上:說汶上

城北三公里處的蓮花湖溼地公園,

佔地4300畝、

水域2000畝、

植物水草數百種,

是天然氧吧、

魚類樂園、

鳥兒天堂。

人在其中、

心在仙境,

春天賞花、

夏天納涼、

秋季採摘、

冬天滑雪溜冰。

避開城市喧鬧,

忘卻一切煩惱,

悠哉樂哉!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道路筆直寬廣,

河湖點綴其中。

政務新區高樓聳立,

聖澤大街、中都大街商鋪鱗次櫛比,

開發區機器轟鳴,

整個縣城嚴然一片工地。

醫療衛生脫胎換骨

教育事業欣欣向榮

一個個現代化的居民小區

記錄了汶上的城市變遷的歷史。

家在汶上:說汶上

汶上新農村建設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土地有序流轉託管,

鄉村道路硬化,

山區小流域治理,

建設生態文明村,

新農合醫保,

廣播惠農,

社區改造,

城鄉一體化,

以人為本,

關注民生,

汶上人民一步步超越夢想。

家在汶上:說汶上

(神奇的中都)

去年餘秋雨講:

在人類文明的準備期,

汶上沒有落伍。

今天我要說:

改革開放30年,

汶上闊步走的更健壯。

在一些領域,

汶上已經樹立旗幟,獨領風光。

我們有理由相信,

伴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東風,

汶上各項事業一定會乘勢再上,

汶上永遠向上。

家在汶上:說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