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汶上:说汶上

说汶上

2013-11-23

中都不肖生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因水得名,

大汶河滋养了这片土地,

造就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

古老的汶河之上,

泉河缓缓流淌。

两岸良田万顷、沃野千里,

河床下,

富藏着煤炭、黄沙和铁矿。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的山不高,

但故事多。

昙山是汶上最高峰,

山间种满核桃,

山下开了金矿。

西侧一山沟名金沟,

这是古代汶上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传说有一天,

金沟自然敞开了,

满山谷的金子熠熠闪光。

一路人见此情形,

钻进山谷贪婪往口袋里装,

他背了一袋又一袋,

恨不得要把整个山谷的金子全都装回家。

结果,

在他埋头装金子的时候,

山谷轰然合拢,

他再也没有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唱)“一个人,一个人,不要过分贪财”。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的水有灵气,

从泰莱山区咆哮而来的大汶河,

来到汶上则变得温顺柔情。

初冬的大汶河沙肥水瘦,

一派祥和,

它的下游叫大清河。

明朝永乐年间,

汶上农民水利专家白英老人在戴村筑了坝,

截汶河水一路西南,

汇南旺接济运河漕运。

一时间,

千帆竞流,

商贾穿梭,

汶上从此又有了厚重的运河文化积淀。

分水龙王庙遗址公园,

现正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多有圣贤迹,

孔子初仕中都。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人生三乐荣启期、

小县不大四尚书、

浙闽总督刘韵珂、

仁义胡同、

秃尾巴老李……

一段段佳话

说不尽汶上的民间故事

家在汶上:说汶上

说汶上不能不讲佛文化,

宝相寺的黄金塔是宋代遗存建筑,

1994年,黄金塔地宫里出土了佛牙、舍利等140多件佛教圣物,

一时轰动海内外,

汶上从此享有了佛都美誉。

黄金塔因地宫文献恢复了宋代名称:

太子灵踪。

经十多年的修缮和扩建,

如今的宝相寺香火缭绕,

善男信女,

虔诚朝拜;

游人如织,

心灵慰籍。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是书画之乡、楹联之乡,

是山东省文化大县、旅游强县。

中都广场、

文化广场、

莲花广场、

中都佛苑、

各有鲜明主题。

家在汶上:说汶上

城北三公里处的莲花湖湿地公园,

占地4300亩、

水域2000亩、

植物水草数百种,

是天然氧吧、

鱼类乐园、

鸟儿天堂。

人在其中、

心在仙境,

春天赏花、

夏天纳凉、

秋季采摘、

冬天滑雪溜冰。

避开城市喧闹,

忘却一切烦恼,

悠哉乐哉!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道路笔直宽广,

河湖点缀其中。

政务新区高楼耸立,

圣泽大街、中都大街商铺鳞次栉比,

开发区机器轰鸣,

整个县城严然一片工地。

医疗卫生脱胎换骨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一个个现代化的居民小区

记录了汶上的城市变迁的历史。

家在汶上:说汶上

汶上新农村建设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土地有序流转托管,

乡村道路硬化,

山区小流域治理,

建设生态文明村,

新农合医保,

广播惠农,

社区改造,

城乡一体化,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汶上人民一步步超越梦想。

家在汶上:说汶上

(神奇的中都)

去年余秋雨讲:

在人类文明的准备期,

汶上没有落伍。

今天我要说:

改革开放30年,

汶上阔步走的更健壮。

在一些领域,

汶上已经树立旗帜,独领风光。

我们有理由相信,

伴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

汶上各项事业一定会乘势再上,

汶上永远向上。

家在汶上:说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