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兼併-大宗覺得自己是家長,把小宗的主人給殺了


《資治通鑑》兼併-大宗覺得自己是家長,把小宗的主人給殺了


咱們上回說到了晉國還發生了大的動亂,這完全是趙家挑起來的。咱們來說說這個事情。因為這個事情奠定了最後的三家分晉。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趙鞅打算將邯鄲的五百戶人口遷往晉陽。

兩個問題,第一邯鄲也是趙氏控制的,只是這個邯鄲趙氏的始祖是趙穿。趙穿是趙氏大宗趙盾的堂弟,也有一說是堂侄。他被封在邯鄲,做了邯鄲大夫,他的後代就在這裡成為了一方勢力。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和趙氏的大宗,也就是和趙鞅的血緣關係很淡了。

第二、五百戶人口的說法很多,有人說是趙鞅搶來的奴隸,也有說是衛國進貢的人口。甚至還有可能是,趙鞅就是以大欺小,就是問你要人,你給不給?

咱們按照傳統的說法,在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趙鞅率領軍隊包圍了衛國的都城濮陽。

衛國抵擋不住,就選擇了投降。趙鞅在退兵的時候,從衛國勒索了500戶老百姓,由於濮陽距離邯鄲更近,就暫時把這500戶老百姓安置在了邯鄲。

趙鞅這個人辦事就是這樣,想到哪裡是哪裡,沒想到的話,那就忘記了。

趙鞅在這一段時間混的比較好,成為晉國僅次於正卿智文子的二號人物。在這一段時間內,趙氏大宗的土地膨脹的特別快,需要人口充實。趙鞅又想起了這五百戶,就要求邯鄲趙氏的老大邯鄲午,把這五百戶人送過來,我要把他們安置在晉陽。

邯鄲午就答應了,這個要求也算合理,畢竟是人家的人口。

問題來了,邯鄲午的父兄輩不同意,覺得趙鞅這個傢伙,太不仗義了。你家當年都差點滅絕,是我們這一支在護著你們,你們才有今天的。不能在缺狗糧的時候,才想起我這個同宗吧?

更何況我們和你家一樣,都是國君冊封的大夫,我們憑什麼聽你的?這就是人心歪了,你之前的恩情,是之前的,現在確實你該給人家。


《資治通鑑》兼併-大宗覺得自己是家長,把小宗的主人給殺了


邯鄲午見大家反對,就沒有辦法了。但是他這個人還比較厚道,於是他就打算攻打齊國,從齊國搶劫五百戶老百姓送給趙鞅,並把這個解釋讓人帶給了趙鞅。

趙鞅就怒了,我的人和齊國有什麼關係,就你那個慫樣,你還打齊國,你是給齊國送人頭的吧,我親愛的同宗兄弟?不要廢話了,你趕緊親自過來給我解釋一下。

邯鄲午雖然覺得可能有麻煩,但不是什麼大麻煩了,五百戶人口而已,當面解釋一下就過去了。你還能真把我給殺了?我是你親愛的同宗兄弟啊?

於是就走了四百里山路,見到了這個遠支的親戚。萬萬沒想到,到了趙府之後,邯鄲午就被趙鞅給扣下了。哎呦,我去,我這誠心誠意的送人頭,你還真理所當然的就收下。咱們不能客氣一下嗎?

邯鄲午的家臣涉賓得到消息,就帶人到趙府要人。趙鞅讓他們解除武器才能進入趙府,這明顯是要搞事情,所以涉賓不同意。這就是涉賓的智慧,這個時候,是不能妥協的。一旦妥協,將不能給趙鞅任何壓力,就徹底的被趙鞅擺佈了。

但問題是,趙鞅已經決定要幹掉邯鄲午了,這點壓力也不算什麼了。趙鞅派人告訴涉賓:“邯鄲午欺騙趙氏宗主,我已經對他執行家法了,你們回去重新選一個繼承人吧。”

然後趙鞅就把邯鄲午給咔嚓了。哎呀,我去。你這殺人比殺豬的決定都愉快,你哪來這麼大膽子?這一咔嚓,就是晉國的八年動亂。

邯鄲午是世襲的邯鄲大夫,是晉國國君冊封的晉國大夫。趙鞅沒有請示國君,就殺掉了邯鄲午,你這算什麼啊?你好歹也是晉國的執政大夫,你不能把自己當成屠夫吧。

孔子在《春秋》中、對這件事有一句評價說:“晉趙鞅入於晉陽以畔。”就是說趙鞅誅殺邯鄲午,然後逃到晉陽,是背叛晉國的行為。當然了、這是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但是客觀的觀念,在客觀的世界裡,就不一定是客觀的結果了。

涉賓逃回了邯鄲,擁立了邯鄲午的兒子、邯鄲稷做了新老大,然後佔據邯鄲發動叛亂。


《資治通鑑》兼併-大宗覺得自己是家長,把小宗的主人給殺了


邯鄲稷有毛病啊,你是豬腦子啊?是不是吃火鍋的時候,一氧化碳中毒了嗎?你要對付的是趙鞅,這是你的目的。但他卻把自己打扮成了晉國的造反者。這就是客觀世界裡客觀的結果,很讓人不可思議。

六月,晉定公聽說邯鄲反了,馬上召集軍隊平叛,讓上軍司馬籍秦率軍包圍了邯鄲。

當然了,這個軍隊是否是晉定公派出來的,很值得商榷,很可能是趙鞅派出來的軍隊。我覺得應該是趙鞅派出來的,如果晉定公還能指揮動軍隊的話,那一定是先攻打趙鞅啊。就是這小子搞事情的呀,揍他丫的。

晉國這個時候,還是六卿執政,也就是說除了趙氏和智氏以外,還有其他主政的四個大夫。

換而言之還有其他四個大勢力。其中包括中行氏,此時的家督是中行寅。範氏的家督是範吉射。韓氏的家督是韓不信。魏氏的家督是魏侈。

別看趙鞅一族是大宗,其實邯鄲一族的人脈更廣。咱們看一下,邯鄲一族和這幾大家族的關聯。

中行寅是邯鄲午的舅舅,範吉射是邯鄲午的兒女親家。換而言之,這兩家肯定會支持邯鄲稷。而且他們覺得,趙鞅不佔理,你擅自殺掉晉國的大夫,這是大罪,咱們乾脆聯合在一起,把趙鞅給幹掉吧。

兩家在這件事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相視一笑,一拍即合。

要說這兩個家族,完全是因為親情,為了邯鄲午出頭,這肯定是扯淡。每個家族他都有自己的利益權衡,沒有什麼事情是拍腦袋可以決定的,即便是家督他也不敢,因為一個不好,就會掉茅坑裡了,全家一起跟著吃屎,而且還不能趁熱。

範氏的目的是想借著邯鄲趙氏和大宗趙氏的關係,將整個趙氏集團拉入範氏的陣營。實在不行的話,就替邯鄲趙氏滅大宗趙氏。現在就到了實在不行的時候,因為邯鄲趙氏和大宗趙氏的關係完全破裂了。

如果趙氏進入範氏的陣營,和趙氏關係非常好的韓氏,自然就歸入範氏陣營。那麼魏氏就孤單了,然後就可以滅了魏氏。


《資治通鑑》兼併-大宗覺得自己是家長,把小宗的主人給殺了


中行氏是想跟著強大的範氏撈好處。與狼共舞、與虎謀皮、其實都是很危險的事情,很容易把自己給玩死了。咱們這麼說,是一個相對的說法,中行氏的實力並不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實力最強的應該是範氏,其次可能是智氏,再次可能是中行氏,再次是趙氏,再次是魏氏,最次是韓氏。

魏氏也不傻,他們也在積極拉攏趙氏,因為現在的中間力量就是趙氏和智氏。魏氏希望能促成魏韓趙智四家同盟,與範氏和中行氏對抗。這就是當時六家的形態。

趙鞅的運氣特別的好,他有一個特別忠誠且有智慧的手下,這個人叫做董安於。董安於聽說中行氏和範氏將要攻打趙氏的消息之後,建議趙鞅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

趙鞅這個時候有點懵圈了,至少他害怕了,他沒想到殺掉邯鄲午,會有這麼大的連鎖反應。其實他殺掉邯鄲午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打壓邯鄲一族,他並不想要和其他家族群毆。這一個雪球,引起了一場雪崩啊,好意外啊。

咱們說到這裡,是不是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五百戶人家,至於要殺掉邯鄲午嗎?趙鞅這麼做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咱們就下回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